回覆列表
  • 1 # 姚遠I007

    首先看一下STO的定義:安全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證券化代幣發行,代幣的發行在確定的監管框架下,按照法律法規,政策規章的要求,進行合法合規的通證公開發行。目前可以理解現實中的股份、債權、智慧財產權,以及黃金珠寶等實物資產,在區塊鏈上加密資料的一種錨定表現形式,資產、權益數字化。

    理解了上面一層含義後,如果STO在證券領域,能在監管下健康的發展,會比較有前景。

  • 2 # 幣圈社群

    STO, 全稱為Security Token Offering, 指的是證券型通證的發行,屬於在政府監管下證券發行的方式。

    從下圖可以看出,STO的底層資產是基於實體有價資產,且受到強監管。 STO同ICO 一樣,能夠全天候交易,具有流動性強的特點。 政府監管下,STO 解決了ICO無監管,透明度差的問題,對亂髮垃圾,空氣專案募集資金現象能有效的制止,給投資者更強的權益保障。

  • 3 # 陳思進

    首先簡答:是的,毫無疑問!

    之前,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在演講中告誡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證券型代幣發行)從業者,如果開展活動的話,政府將視同非法金融活動予以驅離。霍學文在演講中稱,要向想宣傳發行STO的人做一個風險提示,不要做!我們將視同非法金融活動予以驅離。

    其實,只要對比STO和ICO的英文含義,就能看出問題來了,ICO是騙局的話,STO顯然也是騙局。而政府嚴禁ICO,自然也會嚴禁STO的。

    請大家再回想一下,去年9月,中國央行取締了代幣發行(ICO),禁止了所有面向國內的加密貨幣交易活動和交易平臺。而在當時,中國的交易量佔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幣市場的80%。幸好果斷禁止,不然的話,這次虛擬幣市場的崩潰,將會有多少中國百姓傾家蕩產啊……

    點到為止吧。

  • 4 # 使用者104597378891

    2017年,ICO爆發,火爆的背後是專案魚龍混雜、詐騙幣、空氣幣充斥市場。由於ICO對市場造成的混亂以及監管的缺失,多個國家政府已經命令禁止ICO。

    2018年,STO橫空出世,由於國內對於STO的認知僅止步於“發幣”,或者僅僅是由於ICO被叫停,緊接著STO應運而生的邏輯關係,STO被某些主體認定為ICO的替代方案,STO或許被嚴重“誤讀、誤用”。從美國註冊的公司角度來看,STO只是證券融資的一種新的形式。

    從政策上來說,有的國家對STO是明令禁止的,而有的國家對STO持開放、友好的態度。

    說STO是披著ICO外殼的新騙局過於武斷。

    據報道,目前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審批透過STO的專案僅有39家,但申請了STO等著透過的專案卻高達上千家,可見隨著全球ICO監管的加嚴,STO受到了眾多區塊鏈專案的青睞,但令人煩惱的是現實是,STO的透過並不容易

    且從獲批到發行,SEC沒有任何輔導,只有監管。銀行賬戶開設和反洗錢是目前透過STO的兩大阻礙,那些擁有實際應用場景的商業模式更容易透過STO,那些想賺快錢的專案只會越來越邊緣化。

    從美國、歐盟、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實踐來看,STO監管的核心在於判斷通證是否屬於該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下“證券”的範疇。一旦通證被認定為證券,那麼該類通證就需要收到證券法的監管,需要滿足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同時向有關管理機構進行登記註冊,完成資訊披露等要求。

    這是STO區別於ICO最大的不同,也是STO不可能重蹈ICO覆轍的重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某廠加班加到十一點半還要強制加班,不加就罰款這種情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