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幻中詩
-
2 # 邰社江
項羽武功蓋世,足以說明他是軍事方面的人才。政治方面,不禮賢下士,不接納好建議,失去建功立業的機會。自刎烏江,無法面對江東父老,這只是片面原因,和偉人相比,失敗都不革命了嗎?這能怨劉邦嗎?
-
3 # 一本夏聊歷史
怨恨有什麼用呢?要怨只能怨自己剛愎自用,目中無人。
項羽在烏江自刎前,怨恨的只有天,他怪天沒有助他。劉邦一直是他成長的陪伴者,項羽終其一生也沒有了解劉邦,劉邦出身低微,也沒有什麼本事,一副吊兒郎當的德行,在項羽心裡劉邦根本就成不了大事。
正因為項羽的這種自信,錯過了太多的機會,鴻門宴上劉邦是項羽的砧板上的肉,可項羽硬是看不上劉邦這坨肉,不願把他剁了。
項羽武功蓋世,單打獨鬥無人可以匹敵,所以他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就連智囊范增也被他冷落,其實他在他的團隊裡絕對權威,也就是一言堂,說一不二的後果只有他自己負責。
劉邦則不同,一遇到煩心事就找張良以及身邊的人商量,而且他能夠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所以遇事總能化險為夷,平安度過艱難期。同時劉邦還會不拘一格用人才,除了從小跟隨他的樊噲、盧綰等,他還能用蕭何、張良等人,就算是從項羽陣營投奔而來的韓信,他在身邊人的建議下,也委以重任。正是這個韓信幫助劉邦奪得天下,逼死項羽。
因此說劉邦雖然無才無德,可他知人善用,特別懂得平衡之術。項羽武功蓋世,可他生性多疑,不會用人,就算是忠心耿耿的亞父范增,也被陳平一點都不高明的離間計給坑了。如此項羽能怪誰呢?只怪自己。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項羽能發揮團隊力量,虛心接受身邊人的意見,也就沒有劉邦什麼事了。
-
4 # 畫詩人生
剛剛看過電視劇《韓信大將軍》,在劇中的焦點就是,若沒有韓信,項羽是當時天第一人。除了韓信,在軍事戰爭中,沒有任何人是項羽的對手。
劉邦在與項羽的軍事對抗中,根本就沒有一點點的優勢可言。劉邦手中掌握再多的軍隊,在項羽的打擊下,根本就沒有一點與項羽抗衡能力。彭城之戰,劉邦以五十六萬大軍在項羽三萬鐵騎的攻擊下,灰飛煙滅,不堪一擊。
項羽的失敗就是遇見了,歷史上攻必取,戰必勝的兵仙神帥,兵權謀家韓信。劉邦若是沒有韓信的幫助和維持,項羽擒殺劉邦易如反掌。在彭城戰後,若沒有韓信提前在滎陽之線做好阻止項羽的準備工作。劉邦在項羽大軍的追擊下,將沒有任何生還的希望。
項羽之勇,千古無二。韓信擒殺項羽,動用軍隊之多,千古無二。在韓信基本上以外圍戰術掃滅項羽的側翼後,仍不敢掉以輕心,以六十萬大軍,佈下天羅地網,圍困項羽僅存的殘兵敗將。依舊以兵謀瓦解項羽軍心,四面楚歌,使項羽的大部分軍隊逃離投降。
項羽僅以少數近衛親軍,在韓信六十萬大軍的圍困中,突至烏江邊。項羽若想過烏江,韓信也沒有辦法攔阻。是項羽對戰爭生涯失去了信心,是項羽對生命失去了留戀,以自殺來結束了一生悲壯的史詩。
回覆列表
項羽最大的缺點是自矜功伐,自視過高,其實倘若他渡過烏江,捲土重來也有可能,但虞姬之死和四面楚歌給他的打擊過大,巨大的反差讓他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於是自刎,項羽是個有勇有謀,自視過高,性格倔強,難忍一時之氣的人,他是個英雄,但難成王者。
項羽是真正的大愛,霸王知道,項羽與劉邦只有一個人死,天下才可以太平。
項羽想成全大勢,成全天下,項羽是敗給時勢,並不是敗給劉邦,項羽乃英雄造時勢,而劉邦是時勢造英雄。自秦統一天下之後,人們已經不想再回到春秋戰國時代了,因為春秋戰國時代年年打仗,每年數以百萬計人民或死亡或流離失所,天下一統便是大勢所趨。而秦二世太急於求成,致逼民反,民只不過想另選一位皇帝罷了。那什麼勢力不想一統?唯六國貴族,而項羽便是代表,他不可以選稱帝,只能選霸業,這是項羽的宿命,也是他的無奈。項羽作為一個軍事家,不可能不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他太明白了,何況他並不是窮途末路,江南之地有著他的死忠。霸王死後,江東人依然奮起反抗,久攻不下,不得以劉邦命人把項羽首級拿與守城官兵看,所有官民哭泣並投降。但他選擇了天下太平,這是他偉大的地方。
項羽知道人生的真諦,劉邦雖然贏得了天下,但他永遠贏不了項羽。項羽贏得了愛情,親情,友情,名聲,榮譽。項羽是一位英雄,戰神,勇士,又有著貴族的驕傲。氣節!這是勇士的尊嚴。“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少憶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對項羽氣節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