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個碗

    以前聽過一句話,十年以後的你,會感激現在拼命努力的自己。

    隨著年齡的變化心理的想法會產生變化這是自然的,年齡增加,專業技能,經驗積累,視野眼界都在變化,摒棄年輕時幼稚的想法,產出更佳成熟和適合自己的變化這恰恰是發展的自然規律。

    說到底,我們最終的追求無非就是兩點,更好的物質條件,更豐富的精神享受。

    這是虛化的標準和目標,我們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評判呢?

    就說物質條件,有的人認為在一線城市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一輛30萬的車子,一年幾十萬的收入就是好的物質條件,還有的人認為在田野鄉村,有一棟自建的樓房,幾畝可以耕種的土地就是好的物質條件。

    所以每個人的標準是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去界定的,當然個人的價值觀也會有所變化,但是無論怎樣變化不都是自己所認可的嘛。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認為享受自由悠閒的時光就是畢生的追求,討厭都市裡忙碌的生活和整天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

    可是想到我只要再努力一點,就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點,我反問自己,這樣的狀態是以前的自己所討厭的,難道不是現在的自己所欣賞的嗎?難道以前的自己是對的,現在的自己就是不對的嗎?

    漸漸的我發現自己在一個時間跨度結束後發生了很多的改變,以前認為對的事現在可能認為錯了,以前認為錯的,反而現在的自己認為對的。

    這是矛盾還是發展?是自己墮落了還是進步了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開始論證。

    我想要留在都市,就要適應都市的壓力和節奏。

    我想要買得起大房子就要有足夠的錢。

    我想要足夠的錢就要有更好的業績。

    想要有更好的業績就要更努力的工作去加班。

    最終發現,現在的狀態是符合自己的目標的,

    所以,我沒辦法勸說自己不喜歡現在的狀態。

  • 2 # 讀過幼兒園

    應該沒有人會喜歡現在的自己,畢竟想法跟現實總會有一定的差距。年輕時候的自己想的是說走就走的旅行,自由自在的生活,而現在的自己卻越來越現實,面臨生活的壓力,總有不得不低頭的時候

  • 3 # MAX影視剪輯

    喜歡現在的自己,特別是自己認真的樣子,超級喜歡。

    專升本的時候自己每天都是在圖書館早六點晚九點,堅持了半年考上了自己喜歡的學校,現在準備考研了,相信自己,會更加努力。

    我和一個朋友打賭,他今年考研,目標江南大學,說他下年等我,不想輸給他,一定比他更努力,為更好地自己加油拼一次!

    也祝福你,希望你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 4 # 青豆愛寫文

    人在不同的階段,對於自我會有不同的認知。從十幾歲的青澀到二十幾歲的成熟再到三十幾歲的穩重。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不同且唯一的自己。

    以前的自己會喜歡現在的自己嗎?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心態下也會有不同的答案。

    有句詩說: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詩詞強說愁,而今識的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是不是也像曾經年少時的我們,在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年紀,卻偏偏向往外面世界的朝九晚五和寫字樓。

    燈火闌珊處的夢想,一顆無拘無束的心。

    而後當我們終於踏入社會,過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從曾經的自己變為現在的自己。卻發現曾讓過去的自己心心念唸的現在,也會在喜歡此刻的同時,而懷念過去的曾經。

    過去成就了現在的我們,讓我們一步步成為自己想象中的樣子或是偏離了軌道成為了另一個自己。

    以前的自己會喜歡現在的自己嗎?不知他人的答案如何,而我的答案是喜歡。不論好壞,不論是否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或成你欣賞的姿態,你依舊是那個唯一的自己。就如那首歌“我就是我,是顏色一樣的煙火”。

    我們要愛自己,不管是曾經還是此刻。

  • 5 # 政哥悟生活

    如果是十年前看到自己現在的狀態的話,講真心一句,應該是比較滿意的。十年前想都沒有想到現在的生活狀態。

    十年前那時候還在給別人打工,每月拿著二千,二千多的工資,每個月生活費用也只有二千多,一家三口生活也基本夠用,也沒有別的想辦法!

    十年後的今天每個月平均有一萬多塊的收入,有車有房有份屬於自己的事業,生治質量比以前上了幾個臺階,這在十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

    但為什麼現在的自己比以前有更大的壓力和焦慮呢?可能是人隨著年齡的增大,思考的問題越來越多,考慮和打算越來越遠!這一個點也是十年前沒想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來了會帶來什麼好商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