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家莊釋出
-
2 # 古驛陘風
問題問的有問題,誰說井陘沒有井,井陘17個鄉鎮,318個行政村,722個自然村那個村沒有幾口井。井陘名字叫井陘是因為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四面環山,如井如陘,故名井陘!
-
3 # 石門報事人
先說井陘,這個地名跟它的地形有很大關係,“四方高,中央低”,像井一樣。
“陘”是指太行山中的東西向橫谷(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這裡面的第五陘就是井陘。
“井”字怎麼講呢?其實並不是這裡有很多古井,而是說從地形上看,地勢狹窄,地形像是井的兩端,故而得名井陘。所以,當然井陘是沒有井了,它整個地形就是一個井。
再來說說平山,其中有一個說法,平山這個名字,有平定安祿山之意。為什麼說地名和安祿山有關係呢?因為在天寶十五年,即河北有三個地名和安祿山的名字有相同字眼,即鹿泉縣,鹿城縣,房山縣。(鹿和山有諧音)
當時為了顯示平定安祿山之決心,官員提議將三個地名改了個名字。
唐天寶十五載(756年)鹿泉縣改為獲鹿縣,屬恆州。(抓獲安祿山之意)唐天寶十五載(756年)鹿城縣改為束鹿縣,屬饒陽郡。(束縛安祿山之意)唐天寶十五載(756)房山縣改為平山縣置,屬恆州。(平定安祿山之意)因此,平山之平並非地勢平坦。
-
4 # 大風起兮偶飛揚
“陘”是指太行山中的東西向橫谷(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這裡面的第五陘就是井陘。“井”字怎麼講呢?其實並不是這裡有很多古井,而是說從地形上看,地勢狹窄,地形像是井的兩端,故而得名井陘。所以,當然井陘是沒有井了,它整個地形就是一個井。由此可見,平山一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兼取西平、房山二名之意,一是取平定安祿山之意。去過井陘和平山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地方都有山,屬於河北的山區,於是很多人猜測,這句民諺是不是在調侃井陘都是山卻沒有井,平山也都是山一點都不平,但其實不是的。井陘無井,名義來源於地形;平山不平,是取的平定安祿山之意。
回覆列表
石家莊有句民諺叫“井陘沒井,平山不平”,很多人用字面意思來解釋這句話,其實井陘的井和平山的平跟字面意思並沒有太大關聯,要解開這句話的謎團,還得從井陘縣和平山縣名字的歷史由來說起。
井陘名字由來
井陘是個古老的地名,秦時置縣沿用至今。宋代地理志《太平寰宇記》中記載,井陘“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井陘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盆地錯落其間,中山“九嶺”隆起,“三川、十八峪”交錯連綴,雖形狀走向各異,卻均為“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且谷底多有季節性山洪或徑流剝蝕,形成溝壑並通衢四方的戰略要道,為歷朝歷代兵家必爭。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趙滅中山、秦滅趙,漢初以少勝多的“背水之戰”,隋唐時期衛戍晉陽,抗戰時期百團大戰破襲戰等,無數次鏖戰都發生在這裡。
“陘”——《爾雅·釋山》釋義“連山中斷絕”。早在南北朝時期,郭緣生的《述徵記》就有“井陘為太行八陘之五陘,天下九塞之六塞”之說,而宋代地理志《太平寰宇記》加釋“如灶之陘”後,更清晰地勾勒出山體斷裂兩側自然風化帶具“拋物線”形狀,其形與古代軍旅的行軍灶好有一比。由此可見,井陘以地得名,“井”為地理,“陘”為地貌。“井陘”二字也充分體現出了這個千年古縣歷史文化之厚重。
平山名字由來
平山歷史悠久,據中賈壁、田興、米家溝、尚家灣、韓莊、郭蘇、西沿興、西榮村等地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說明,在原始社會晚期,縣境內的滹沱河兩岸就已有人類活動。出版於1983年的《平山縣地名志》中寫道:“唐堯之世平山屬冀州地,虞舜之際屬幷州地,東漢屬常山國,三國鼎立屬常山郡,隋代初屬恆山郡,後屬房山郡,唐代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兼取西平、房山二名置平山縣。(注:一說為安祿山造反時,詔令有安、祿、山三字之地名一律改名,故改房山為平山,意即平定安祿山之亂。)”
由此可見,平山一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兼取西平、房山二名之意,一是取平定安祿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