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獵場長虹

    被接手分配完,並未消失,畢竟你確實花了真金白銀,你自己虧錢而己。如一直下跌,你虧的被你上家賣你的,下家買你的(高買賣低,上家賺),券商,印花稅分配了。

    理解嗎?

  • 2 # 吉首億達燈飾

    簡單的講之前的價值都是虛假的繁榮,不是這個價值去哪兒了,而是這個高出來的價值本來就不應該存在。要不然囯家為什麼要提出來去泡沫,去扛杆。

  • 3 # 吳國大帝

    世界上的錢沒少。只是股市的錢少了。就比如你錢看好股市投資了1000萬進去。而現如今你不再看好股市了。把手中的股票賣了。錢就又回到了銀行。股市就少了1000萬。

  • 4 # 彼得兔槽

    我印象裡很有意思的幾件事,證券業最先開始降低玩股票玩證券的門檻,鼓勵全民炒股玩證券。後來大眾創業全民開始拿出自己的積蓄或者貸款投入到創業的大潮中來,再後來信用卡套現民間借貸小貸盛行,大把的利息流入銀行業,順便把一部分人拉入失信人隊伍,再後來發展夜間經濟,鼓勵全民下班後繼續消費,在之後突然遇到新冠肺炎,全民討論的話題卻是誰家有存款,誰就能在這場疫情中活下來。那麼錢去哪了,既然不在人民的口袋裡,那錢去哪了?

  • 5 # 趙波

    以人民未來的收入作為債券發行的紙幣,本來就是空的,那是虛無縹緲的,當然煙消雲散般了,本來就是“空”,那裡來的“有”!

  • 6 # 啊呀啊呀

    哈,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其實是貨幣流通出問題了,用一個簡單明瞭的方式解答一下吧。假設現在有100元錢,胖胖僱小勇保潔,付給小勇100元,小勇僱小花寫作業付給小花100元,小花僱小丁打少衛生付100給小丁,小丁僱胖胖仍垃圾給胖胖100元,這樣這100元流通了4次,創造了400GDP價值。但是突然出現狀況大家都呆在家裡,胖胖不僱小勇,小勇不僱小花,小花不僱小丁,貨幣流通為零,幾個人突然發現收入突然下降了對未來充滿擔憂,愈加不敢花錢。導致經濟流通出現危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錢不是沒有了,而是錢的流通出問題了,懂了嗎?

  • 7 # 葉子風語

    原因很簡單啊,因為那些錢從來都不存在,是虛擬的,蒸發了就是塵歸塵土歸土。

    現代社會所謂的錢,大部分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各種花裡胡哨的金融手段憑空創造出來的,就比如信用卡的額度,那是你的錢嗎?你用信用卡過度套現消費,紙醉金迷的生活你覺得自己很有錢,但一旦還不上,就出現了債務危機,你就準備吃白饅頭過日子吧。

    將這個模式放大到社會上看看,整個社會的車貸、房貸、分期,各種商業貸款、抵押,股票,花裡胡哨的金融手段,會讓整個社會都在虛假的繁榮中,但危機也再一直潛伏著並蓄力,一但債務危機爆發,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就回到不存在的狀態。

  • 8 # 股釋心

    股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的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在股票市場股價經常有浮動,那麼當股票下跌時,虧損的錢都去哪裡了?到底是誰拿走了這些錢呢?

    1.股票是怎樣漲起來的?

    供求關係決定股票的價格,買的多,賣的少,價格自然就上去了,這時想買就要花費更多的錢。實際股票本身往往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大家的熱情高漲的而已。

    比如,一隻股票的市值為100億元,6個月以後,股票的市值上漲到200億,看上去是多100億。事實上這只是賬戶裡數字的變化而已,如果想把這筆錢變現,就需要你的公司真的值這麼多錢。如果賣出沒有接盤的人,股票價格自然下跌,所以價格只是表象而已。那麼有人會問,市場不是已經給出估值了麼?事實上股票的估值並不是非常準確,很多都有投機的成本在。

    2.股票是為什麼會下跌呢?

    反之,當供大於求,也就是說賣出的人比買入的人多,那麼想要快速成交,賣方只有降低價格,當賣方越來越多,股價會根據市場規律自然下跌。

    3.那跌下來的錢哪去了?

    4.錢轉移到哪去了?

    事實上股市的主要是功能重新分配財富和整合調配資源,所以很明顯,財富轉移到那些高價丟擲,低價買入的人手中。

  • 9 # 普天藍

    舉個簡單例子,大家都把錢放到一個桌子上相互賭錢,桌子上擺滿了錢,這就相當於整個市場錢很多,根本不差錢,突然有一天有人帶頭把桌上的錢拿了回來,別人也陸陸續續把錢拿了出來,桌上沒錢可賭了,這就相當於市場開始缺乏資金了,市場交易開始暗淡,全球經濟下滑相當於錢蒸發了!

  • 10 # 大棚界的彭于晏

    錢都被捂起來了,進不了市場,不能流通,即:有錢的人不用錢,也不能借給別人錢,用錢的人又沒錢,還借不到錢,跟總財富沒關係。

  • 11 # 美好時光62239541

    馬克思的價格與價值理論應該能回答這個問題,貨幣只是價值的一個符號。貨幣的流通量並不能代表社會財富的變化。貨幣的發行量是調整經濟發展速度的手段之一。由於經濟下滑實際是社會財富的縮水,因此透過價格因素最終使價格與價值靠近。當然在此過程中由於資本的嗜血性會使大量貨幣向富人手中聚集,從而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 12 # ETF財經江湖

    真正的錢沒有消失,是泡沫沒了!

    如果沒有銀行這樣的信用機構存在,企業有多少資金幹多大事,百姓有多少能力就消費多少,就不會有泡沫,但這樣不利於經濟發展,適度的引入槓桿利於擴大規模,發展經濟。企業不斷借貸擴大規模,百姓也可以借貸消費企業生產的商品,市面上最初流通的錢被銀行借款,存款,再借款,再放款放大了很多倍!人性永遠都是貪婪的,貪婪加上慣性,規模不斷擴張,有一天超出了供需的平衡點,產品滯銷,沒了利潤,裁員,百姓失去工作,更沒能力消費,產品更滯銷,企業變賣資產還債,更多的人失業,資不抵債,百姓破產,企業破產,銀行壞賬破產,泡沫消失,因借貸而起的虛擬的錢沒了,又回到了最初市面上那麼多錢!甚至由於恐懼加慣性,資產的價格跌破了其該有的價值。這樣說不是很嚴謹,道理是這個道理!

  • 13 # 傳說52

    真正的錢只多不少,因為一直在印鈔票。但是許多虛擬的東西沒有了,泡沫破裂了,比如一套房子的成本20萬,實際財富也就20萬,但炒到了200萬,經濟一下滑,就原形畢露了。類似的有房地產、股市、期貨、古董等投機性商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職後被返聘要不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