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尹阿姨

    我說下幾年前的親身感受。幾年前我一個遠房親戚的媽媽93歲,平時大多數時候也還清醒,也認識人,有天我和親戚上午9點鐘左右買了點東西去看老太太,到養老院時應該在10點多點,當時老太太剛起床,房門開著,只聽老太太在喊:粥冷了…嘴裡還嘰嘰咕咕說著什麼,原來早上護工把早飯端給老人時她還沒起,等她穿好衣服準備吃時粥涼了,所以老太太在喊,但沒人應,我去找人,發現三亇護工在另一房間嗑瓜子,我說老太太讓你們熱下稀飯,其中一人說這老太神精病,清大早罵人,我耐著性子責問她,老太太現在罵你了嗎?我來了只是聽她喊粥涼了,你們為何都不應聲?你們就是這樣對待老人的?其中另一人才不太情願地去端粥,放在微波爐熱了下端回房間。

    第二件事,因我們去的前一天,親戚姑娘剛給老太太帶去的兩袋京果粉和一袋桃酥,這是老太太平時喜歡吃的,但我們去時老太太抽屜裡啥都沒有,所以老太太嘴裡嘰嘰咕咕地在罵誰偷了她東西(當然也不是貴重東西,沒人去追究)。 所以親戚第二天就聯絡了另一家養老院,後來聽親戚說後去的養老院無論環境和服務都比前一家好很多。

    當然,隨著國家養老制度逐步健全,國家也投入較大的財力和物力,相信應該比幾年前好很多,以後還會越來越好,但個人覺得如果有條件還是居家養老比較好(個人觀點)。

  • 2 # 霜姐說說

    父母住不住養老院,根據父母的意願定,儘量要尊重父母的選擇。

    有些老人喜歡和孩子一起住,感覺兒孫守在身邊是一種天倫之樂。當老人在家一起生活的時候,需要晚輩的照顧和呵護,老人在身邊一日三餐,起居生活,照顧得相對比較多。如果孩子工作沒有時間照顧父母,就需要請保姆在家幫忙照看。

    如果老人喜歡住養老院,孩子應提前帶著老人選擇一家合適的養老院辦理入住,定期探望。生日、節假日也可以把老人接回家小住幾日。

    我的母親去世十幾年了,父親一直一個人生活(在農村和哥哥住的是前後院)。83歲的父親身體還算硬朗,從去年冬天開始,選擇住進了縣城裡的養老院,挑選了一家自己滿意的,裡面還有幾個熟悉的老朋友。養老院環境不錯,一日三餐飯菜可口,還有專門的醫護人員。老人在養老院住著開心,兒女們也可以放心的工作。每逢節假日,侄子就會把父親接回家(我們老家離縣城只有十幾分鐘的車程),吃頓團圓飯再送回養老院,父親有時也會被接來市裡和我小住幾日。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之恩大於山,做為孩子孝敬父母是義不容辭的事,萬事孝為先!父母老了,無論是在家和我們一起生活,還是住進了養老院,只要父母平平安安、健康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 3 # 275575719478

    我自己的父母有四個子女,且都與老人相處融洽。我父母非常排斥養老院,認為是沒子女的人去的地方。所以將來,我們也不可能把他們送到養老院去。但我自己,將來是大機率會住養老院的。因為我懶,不太願意自己動手做飯之類的,而且我不太願意將來和小孩一起住,帶孫輩之類的。我想自己老了能自由一點。所以,對父母住不住養老院,我認為完全看父母自己的意願。

    這個問題之所以會被提出來,有三個原因。

    第一,我們幾千年的傳統觀念,就是養兒防老,就是在家老死。我的外婆96歲了,從她85歲以後,她幾乎不在家(她兒子家)外過夜,即使是我媽媽家也不。對她來說,如果半夜發生意外,造成沒有在自己家終老,那便是“不得善終”。在這種觀念下,住養老院是一種可以預見的“不得善終”。兒女讓自己的父母去住養老院,那就是眼睜睜看著父母“不得善終”。

    第二,以我們現有的養老機構條件,除了少數高階養老機構,大部分養老院人居環境並不好,功能不完善。入住的多是無子女或與子女關係不好的老人,而老人的話語權是很小的,所以養老院的服務也不一定好。這就更造成了“去養老院是不得已而為之,老人去那裡是受罪”這樣的觀念。

    第三,中國人認為最幸福的晚年,是兒孫繞膝,四世同堂。這背後老人的需求,實際上是“不孤獨”。為了不孤獨,要努力融入家庭生活,成為家裡有用的人。退休以後,投入另一個更繁重的工作————帶孫輩。去養老院,意味著沒有孫輩可帶,沒有人需要,意味著老人被社會和家庭雙重遺棄了。

    總之一句話,住養老院不是好事,住養老院的老人都好可憐。但事實真是這樣嗎?養老院真是老人最無奈最迫不得已的歸宿嗎?

    我沒有實地去調查過養老院。但我觀察過很多居家養老的老人。有很大一部分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過著委屈求全的生活。拖著蒼老的身體,帶孫輩,做家務,有些還要貼補家用,或者和小輩合不來的,吵吵鬧鬧。這樣的生活質量,可能和老人理想的天倫之樂差距不小。

    而且和小輩生活在一起也不一定就擺脫了孤獨。老人因為孤獨,在家玩馬桶,一個月用掉上萬水費的新聞也不是沒有。只有交流,才是驅走孤獨的有效途徑,而不是我“住在一起”這個形式。如果在養老院,老人能得到妥善的照顧,能有合適的夥伴互相交流,其生活質量末必低於居家養老的老人。

    所以,父母住在養老院,得看是不是父母的主動選擇。如果父母排斥,那麼不要勉強送去,可以儘量嘗試別的方式安置老人。如果父母能在養老院生活得舒心,那麼,讓老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多探望,多交流,多團聚,那也末嘗不可。

  • 4 # 絲雨如塵1

    我想是這樣的,假如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父母,那就只有請保姆在家照顧和送養老院兩條路可以走了。我覺得那個辦法讓自己的父母覺得舒服就採取那種辦法。我家母親走之前就是請親戚在家照顧的,母親一直也不怎麼滿意,而親戚也多有微詞。人年紀大了,思維方式不一樣了。需要多理解吧!其實都不容易。為人兒女的,想給自己的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只是母親也沒有感覺到自己的生活很幸福。這點我一直感覺有點遺憾。

  • 5 # 春天裡123好

    不要以愛的名義,或者羞於面對周圍人的眼光,而固執的留在家中,還不給老人好臉色,還不給照顧,有時候確實是老人在敬老院或者養老院生活比起在你們身邊獲得的照顧和關愛多的多,還少了嫌棄的眼光。

  • 6 # 揚婉熙

    以父母的意願為主,但是看了好多有關於父母送進養老院後不好的負面新聞,感覺還是最好不要送的好,儘量能自己照顧就自己照顧吧,畢竟自己小的時候,父母不也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長大了,那會兒他們再難肯定沒想過把自己的孩子送走,百善孝為先,還是不要送養老院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家庭四口人,一個月的生活開銷大概需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