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鏡頭讀名著
-
2 # 影視口碑榜
周迅、霍建華、張鈞甯、董潔、鄔君梅等領銜主演的《甄嬛傳》馬上將迎來大結局,在李純飾演的炩妃的層層謀劃下,如懿已斷髮和皇帝離心,自知時日不多的她在海蘭、太后和蒙古嬪妃的協助下,終於將炩妃拉下馬,可謂大快人心。可宮鬥高手甄嬛的一段話卻讓人深思,甄嬛說“哀家活了這一輩子,看緊了前朝後宮的明爭暗鬥,波詭雲譎,可在如懿這裡,恩寵也好,權勢也好,後位也好,她都沒放在眼裡,唯將情分盡到底”這差不多是對如懿的和棺定論了。
的確,《如懿傳》的路子和一般宮鬥劇不同,雖然和弘曆有著青梅竹馬之情的如懿躲過暗害,從冷宮復出登上了後位,但她始終不曾主動參與過宮鬥,有的無非是防禦之策。當初怕她先懷了子嗣更得寵,富察皇后在送她和高貴妃的鐲子裡放了避孕的藥材,在冷宮中鐲子意外摔落得知真相,如懿也沒對富察皇后真正下過手,只是借蓮心和高貴妃之手除了王欽。後來的嘉貴妃算是如懿真正謀劃絆倒的第一人,但這也怪不得如懿,是嘉貴妃先出手構陷如懿和大師,想壞了如懿的名聲,如懿出手是為了自保才謀劃。
這樣的如懿登上後位之後,本以為她會有點手段,能護住周圍保護自己的小夥伴,然而受制於她和弘曆的情分,如懿真真的就做了個沒有子嗣、沒有家室仰仗的皇后。凌雲徹遭進忠和炩妃冤枉被打發到馬場,如懿沒能及時出手,只讓他安心等待時機。景兕和剛出生的阿哥被害,她也沒能由著性子處置了炩妃,當豫妃在炩妃的挑唆下對十二阿哥下手間接導致皇帝懷疑如懿和凌雲徹,如懿還是沒能手刃了她。
這樣的如懿在如今盛行的宮鬥劇中實在是叫人憋屈,以至於讓很多網友對周迅飾演的如懿失望至極。但是這樣的如懿才是對弘曆有真情,這一生所有的期盼都在弘曆身上的如懿。周迅飾演的如懿不是沒有脾氣,在皇帝對寒香見痴迷至極,甚至荒唐到要如懿去幫他做說客時,如懿時心碎而難受的;在乾隆起了懷疑如懿和凌雲徹的心思時,如懿也是不齒且失望的;最可恨的是當乾隆一再縱著自己的性子,流連煙花姑娘間,對如懿的勸說置若罔聞還重提凌雲徹舊事時,這些失望、委屈、絕望和憤恨到了極致,這樣的皇后如懿早就做倦了,不用你著急廢后,我自己先跟你恩斷義絕,這樣的如懿是有股子倔強在內心的,也是這種倔強和對情誼的看重讓她不齒也不能對心愛之人的后妃下手。也正如甄嬛說的,如懿這一生什麼都沒看在眼裡,唯將情分盡到底。
-
3 # 小歪And影片
《如懿傳》這部劇跟其他宮鬥劇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用一個宮鬥劇的古典外殼,講述了一個現代愛情故事。
撇開君王與皇后的形式,骨子裡只不過是現代婚姻中最常見的悲劇,兩個青梅竹馬的情侶,本來以為可以如膠似漆常伴一生,最終免不了被猜忌,嫉妒,見異思遷所毀,兩人的愛情最終被他們親手葬送。說起來有點好笑,用一個君王的故事來講述愛情,多少有點不倫不類。
都說後宮佳麗三千人,要求君王只愛一個人,那其他人算什麼呢?雨露均霑?一夜情?這個有點可笑,說白了,這是原著的問題。這種愛情生來就是不平等,只有女人對一個男人忠貞,男人可以任意踐踏女人的感情,這樣的愛情是畸形的,註定也被權力和順從毀滅。
我開篇說乾隆最後割發是一種老年人的懺悔。因為老年人的懺悔是因為時光不在,如果時光重返,他的深情依然還是寡意,他還會猜忌,還會嫉妒,還會用一個君王的傲慢要求自己的妃子順從,並不好重新選擇,重新好好對待如懿。
這是現實,就如同先皇后去世後,乾隆明明厭倦,但是依然在筆墨之間深情款款,每每悼念,這是做給別人看的。最後他的斷髮也一樣,其實是做給自己看的,他連自己都相信,他對如懿是一邊真情。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正能量滿滿啦
皇后害瞭如懿,玫嬪的孩子,結果兩個嫡子早夭,皇后也被玫嬪嚇死了。
嘉嬪害死了哲貴妃,利用了皇后和高貴妃,害死了玫嬪的孩子,害了海蘭,到最後,自己的兒子沒有一個好下場,自己亦被皇帝和母族拋棄,鬱鬱而終。
令妃害死了舒妃,害死了五公主,害殘廢了八阿哥,害死了十阿哥,十三阿哥,最終,自己親生的女兒不認自己,十四和十六阿哥早夭,此身唯一愛過的男人也被皇帝變成了太監,自己最終是成為了皇貴妃,但是最終卻被皇上毒死。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昨日《如懿傳》大結局,讓跟了很久的吃瓜群眾終於鬆了口氣。憑心而論,這部劇除了開篇周迅飾演的少女青櫻有點出戲之外,其他時間段裡,無論是演技,還是劇情都是線上的,但是相比《延禧攻略》,註定成不了爆款劇。因為《延禧攻略》的劇情基本都是吊著觀眾的同時,還是讓觀眾有種酣暢淋漓的快感,看著魏瓔珞開掛的人生,從一個小宮女逆襲到了皇貴妃的地方,心裡就是一個爽。但是《如懿傳》勝在節奏緩慢而不膩煩,劇情紮實而不虛空,最後一集其實也沒什麼故事好講,如懿之死是定然的結局,乾隆的老去,最後割發與如懿青發合併,顯然是一種老年人的懺悔,倒是賺取了不少眼淚。
《如懿傳》這部劇跟其他宮鬥劇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用一個宮鬥劇的古典外殼,講述了一個現代愛情故事。撇開君王與皇后的形式,骨子裡只不過是現代婚姻中最常見的悲劇,兩個青梅竹馬的情侶,本來以為可以如膠似漆常伴一生,最終免不了被猜忌,嫉妒,見異思遷所毀,兩人的愛情最終被他們親手葬送。說起來有點好笑,用一個君王的故事來講述愛情,多少有點不倫不類。都說後宮佳麗三千人,要求君王只愛一個人,那其他人算什麼呢?雨露均霑?一夜情?這個有點可笑,說白了,這是原著的問題。這種愛情生來就是不平等,只有女人對一個男人忠貞,男人可以任意踐踏女人的感情,這樣的愛情是畸形的,註定也被權力和順從毀滅。
我開篇說乾隆最後割發是一種老年人的懺悔。因為老年人的懺悔是因為時光不在,如果時光重返,他的深情依然還是寡意,他還會猜忌,還會嫉妒,還會用一個君王的傲慢要求自己的妃子順從,並不好重新選擇,重新好好對待如懿。這是現實,就如同先皇后去世後,乾隆明明厭倦,但是依然在筆墨之間深情款款,每每悼念,這是做給別人看的。最後他的斷髮也一樣,其實是做給自己看的,他連自己都相信,他對如懿是一邊真情。只不過這種真情只存在懷念中,如果時光重返,他依然會眷戀其他人,厭惡這個脾氣倔強的如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