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什麼樣的孩子才需要特殊教育?
6
回覆列表
  • 1 # 冰焰-

    我理解的特殊教育有兩種。一種是人們普遍認為的對一些特殊兒童及成人開設的特殊教育,也就是對身體或者心理生理上存在缺陷的人們所採用的非正常的教育教學手段,幫助這些特殊群體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能夠自己照顧自己,減輕家人及社會的負擔。還有一種就是採用特殊手段對正常人的非正常的訓練。從而讓這類人與眾不同。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2 # 石頭陪您觀教育

    一、特殊教育概念提出

    1994年6月7日至1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西班牙王國薩拉曼卡市召開了“世界特殊教育大會”,有88個國家政府和25個國際組織分別派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並透過《薩拉曼卡宣言》。

    《薩拉曼卡宣言》是全世界第一份關於特殊教育檔案,全文共5條。再次重申《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殘疾人機會平等標準條例》提出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並再次向世界各國確立“不論個體差異如何,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的“全納教育”思想。呼籲各國政府應當發展特殊教育,重視特殊教育,制定法律法規,發展規劃綱要,保障財政投入,建立示範專案,確保師資培訓,鼓勵社團參與,加強國際合作,評估實施效果,將特殊教育作為國家教育體系不可分割一部分。

    為了滿足特殊需要兒童學習的需要,而設計(提供)的教育,即稱特殊教育。

    二、特殊教育實施物件

    特殊教育是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養目標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特殊兒童的教育需要,發展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增長知識、獲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針對不同種類特殊兒童的教育可成為分為盲童教育、聾童教育、智力落後兒童教育、超常兒童教育、言語障礙兒童教育、情緒和行為障礙兒童教育,多重殘疾兒童教育等。

    根據2015年教育部統計公報顯示,目前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053所,在校生44.22萬人,其中,視力殘疾學生3.67萬人,聽力殘疾學生8.94萬人,智力殘疾學生23.21萬人,其他殘疾學生8.40萬人。

    三、中國特殊教育發展

    隨著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行,特別是1990年《殘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殘疾人教育條例》的實施,透過六十多年努力建設發展,國家建立健全了特殊教育體制機制。經過長期建設發展,我國特殊教育形式有三種: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設特教班,普通學校的普通班中隨班就讀,大多數殘疾兒童是在普通學校的的普通班隨班就讀。國家“九五”期間特殊教育發展的格局是“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以一定數量的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基本形成了以教育部門為主,民政部門、衛生部門,殘聯部門和社會力量作補充的特殊教育辦學渠道,形成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等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殘疾人教育體系。

  • 3 # 陽光語言矯正師

    語言障礙康復界有一個觀點——“不論父母的愛有多麼大的付出,在康復的專業問題上都不可能替代語音矯正師的角色,有多少專業人員來提供服務,有多少專精技術作為指導,這些對兒童的語言康復來說,至關重要。語言功能的恢復,以及重新融入社會的心理健康等問題,時刻困擾著家長們,當然對孩子的完美康復更是殷切希望,這同時也是語言障礙矯正機構的期望和責任。

    當然語言康復中心無法替代父母的角色,那就是家庭語言環境和語言氛圍的影響,因此在患兒長期康復的後期階段,家長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和正確的輔助配合

    建議語言障礙兒童的父母去讀一讀《從零歲開始的聾兒家庭指導》這本書,這是特殊教育界、語言矯正專家非常推崇的一本書。其中的“母親法”的親子關係值得學習,家庭環境、社會關係輔助等都會對孩子的康復起到病理、心理雙重康復的積極效果。同時還能幫助家長正確的認識康復訓練技巧,客服不良心理狀態。

    以聽力語言障礙兒童的康復為例,好的兒童語言康復中心會怎樣做康復計劃呢?

    一、聽力語言障礙康復的三個原則:

    1、耳聾發生的時間,耳聾發生的年齡越小,對語言的形成影響越大;

    2、耳聾的時間越早,聽力損失的程度越重,語言障礙越突出;

    3、語言環境,康復教育,康復方法都能影響聾兒語言的形成發展。

    聾兒早期的發現和聽力補償是語言障礙矯正的前提,直接影響著後期矯正康復效果

    二、聽力語言障礙康復訓練重點

    聽覺訓練階段,詞彙積累階段,言語訓練階段,是聽力語言障礙康復的三個階段,在不同階段要注意:

    1、做好聽覺訓練,保護補償的聽力,培養聽覺和記憶能力。包括聲音觀察,聲音分辨,聲音理解,語言因素的特點等。

    2、做好發音訓練,這個階段會很難(篇幅有限不做具體描述),包括髮音基本功,呼吸以及口舌操,有必要的話對大齡聾兒,還要進行針對性的口肌訓練,重要的還有發音協調能力學習,從發音分辨,到發音準確,到音位理解正確等,都要經過大量的練習,從而使聽障兒童瞭解、體驗並掌握髮音部位及方法,從而培養正確發音的習慣。

    3、語言訓練,包括理解語言,語言表達,正確使用能力培養,引導聾兒主動學習、發展語言的途徑和方法,直到可以自己駕馭語言能力,達到自由交流後,才算成功,才能真正迴歸社會,融入社會主流。

  • 4 # 周老師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指對三類特殊兒童的教育,包括聽力障礙、視力障礙、智力障礙。肢體障礙雖然屬於殘疾,但通常不需要特殊教育。

    聽力障礙透過醫學手段做了人工耳蝸或者佩戴助聽器的,需要做康復,讓他學會聽、說。如果他能學會進入正常學校,就不屬於特殊教育;如果他還需要一定的幫助,比如一邊在普通學校上學,一邊聽力語言康復,那就是有特殊教育支援的。

    同理,視障和智障也是這樣,完全不需要特殊支援,可以在普通學校就讀的,雖有障礙但不需要特殊教育。

    但有一些孩子,僅給予支援是不夠的,他們需要完全不同的一套教育方式,比如聽力障礙需要手語,視力障礙需要盲文,智力障礙需要適合他們智力的簡單的課本並學習社會適應。這就需要特殊教育了。

    不知道這樣說你能不能明白呢?至於哪些孩子需要特殊教育支援,哪些孩子需要完全的特殊教育,這要看孩子本身的能力。不是有殘疾就一定需要特殊教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基礎參加大資料培訓時該如何選擇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