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重點筆記

    基督山伯爵

    當時初二,看的很累,後半部分看的很快。就記得基督山伯爵有很多身份,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勳爵。還有啥身份忘了,好像就這些,很牛逼的復仇成功。

  • 2 # 冰冰情感夜話

    我看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封神演義》。

    那時年齡很小,是讀三年級的暑假。那個漫長的炎炎夏日,識字不多的我,一讀到這本書,立刻被書中的人物、情節深深吸引,不忍釋卷、廢寢忘食。

    小學三年級文化的我,自然有很多字是不認識的,有很多字是估的,肯定也有很多字是讀錯了。但不管有多少字讀錯,年少無知的我,帶著濃濃的興趣,深深的迷戀,一頭扎進去,讀完了那套《封神演義》。

    看神仙打架,一個與現實分離,有趣、生動、離奇、玄幻、不真實的神仙世界,讓人沉迷,讓人神往。至今還記得,神仙法力無邊,動動手指,祭起法器,就引得山搖地動,天昏地暗,取人首級與瞬間。多年以後還記得,法力無邊,道行高深莫測的趙公明,無人能收服。最後卻被野道人陸壓,扎個玩偶,每天祭拜幾下,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就魂飛魄散,命歸黃泉。深為可惜。

    也是透過這本書,讓我對書中的世界,開始了無限的嚮往。此後,一有機會,抓住一本課外書,不管是小說、傳記、雜誌、童話,我都能一口氣把她讀完。

    那個夏日,讓我在平凡之中,看到了書中,還有如此想象豐富,多彩多姿、變幻莫測的嶄新世界。也是由這本書,開啟了我的讀書之旅。

  • 3 # 笑冰

    我上小學時,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由於破舊的沒有了封面,所以不知道小說名字。現在依稀記得小說的主人公姓“簡”,叫:“簡素華”。小說表現的是解放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故事。內容已經記不清了。

    拜託

  • 4 # 胡勇洲

    大約是在八幾年,我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看的第一部小說《白衣俠女》。記得女主是白蓮教首領王聰兒,她的父親叫王清,意思是亡清,要把大清滅亡。還有一個軍師好像叫劉半仙啥的,記不清了。

  • 5 # 風月無邊未可期

    三年級時開始看三國演義,父親講解了篇首語“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後便自己閱讀,居然看得津津有味……

  • 6 # 小玉就是小玉

    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列夫托爾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

    小說一開始的一段話就把我吸引住了!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句話很平常卻很現實很經典!

  • 7 # 泰山人1963

    我看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水滸全傳》。雖然過去四十五年了,我還記得當時的心情:這麼好看啊。那時候也沒有多少書可瀆,自從看完了《水滸全傳》以後,我喜歡上了看書,這個習慣一至保持到現在。

  • 8 # 瓊之月

    看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鹿鼎記》。那會初中剛畢業,98年吧,當時電視還是黑白的多,節目就更不用說了。我爸在外地買回三套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碧血劍》《鹿鼎記》。天龍八部與碧血劍是繁體字,看不進去。抱著試試的心態看鹿鼎記,開頭描寫顧炎武的那些,看的吃力,在第二章描寫到揚州妓院裡13歲的少年韋小寶便深深吸引到了我,故事跌宕起伏,緊湊幽默,每天活都不顧得幹就是捧著書看,書很厚,有六本,我把每一本細細讀過,讀完以後無聊時再拿出來重溫,這套鹿鼎記陪伴了我兩三年。

    幾年後《鹿鼎記》拍成了電視劇,陳小春演的,這部還算尊重原著,基本上還原了原著,由於我知道了劇情的點滴,因此在看電視劇沒有絲毫懸念,看的索然無味,而且無論電話劇怎麼拍都拍不出小說裡的氛圍,且羅剎國的一些篇章在電視劇裡被刪減了一部分。總體還是讓原著粉滿意的。現在再看網路版本的鹿鼎記小說,很多都是修訂版,與原版有很大不同,也非常慶幸讀到了原版。

  • 9 # 楓園老人

    五十年代,小學六年級,家姐在某市小學任教,我隨之讀書住校。遇一高中畢業生複習備考者,亦隨其姐住校,遂與之成忘年交。他閒時看小說《秋海棠》,似頗投入。我向他借,他不肯,說小孩不宜看。後經不住我糾纏,終於借給了我。這是我平生讀的第一本長篇小說。當時我尚年少,情智未開,難免囫圇吞棗。但留下的印象頗深,小說的人物和情節至今尚有記憶。食髓知味,後來又陸續向他借了《啼笑姻緣》等。這個頭開得層次很低,要是他當時借給我的不是言情小說而是格調更高點的小說就好了。

  • 10 # 1237021310305737

    我看的第一部書不是小說而是帶議論性的也可說是夾敘夾議的一部書――《毛澤東選集》,咱有四本,那時還是上小學時,也沒錢去買課外書,在家裡我父親的箱子裡發現了這個!於是偷偷地拿了一本躲到沒人的地方去看,但那時理解力有限,大多看不懂,挑些帶故事性的如打仗的來看,不認識的字就跳過去,還過前後聯絡也能大致明白,隨著後來年齡大了,理解力也增強了,看的書就多了,再後來外出打工,手邊有點錢了,開始買書,那時找到個價廉物美的好地方――舊書攤,買到了許多自己喜歡的好書……我認為讀書可以明智!就象外國著名作家高爾基所說――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而書則是啟迪智慧的鑰匙!我更認為書是最廉價的老師,看書讓我學到了許多在別的地方學不到的知識!惜乎隨著智慧手機的晉及,當今時代的小學生,中學生,乃至於高中生大學生等都看手機去了!手機上也可以看文章等,但其對眼睛的傷害是有目共睹的!我認為應該由學校和家長共同對孩子的教育重視起來,小孩子除非上高中以後!否則絕對不讓其接觸手機,平時以書,電視等代替……越扯越遠了,打住吧,說了那麼多,不知是否有離題之嫌!總之一句話――我認為看書比看手機更有益於對眼睛的保護!所以應大力提倡,建議那些在校學生以看書代替看手機!因為手機裡有的書裡也有……

  • 11 # 潤看書

    我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春潮急》,對我而言,不僅印象深刻,還是我認識社會的啟蒙書,我看這部書時,在讀小學,國家也正處於大建議之中,所以,對我成長的指引,意義重大。

  • 12 # 徐記84151567

    小學三年級開始看小說,是《西遊記》開始了我的文學覽讀之路。之前都是看連環畫,一個故事一冊,沒頭沒尾的,這可是整套故事,猴子拜師學藝,鬧天宮,八戒和沙僧是怎回事……過足了癮。接著是《武松演義》,《三國演義》,巜楊家將》,《興唐傳》都是鄰居陳洪文先生處借來的,他兒子陳文年紀與我相仿,偷著把他老爸的寶貝借給我看。那年月家裡有藏書的人家稀罕,木頭塘公社大院裡,就兩家人有,陳洪文先生藏書以演義傳奇類為主。而另一位梁祖華先生則是科普小說為主,《神秘島》,《海底兩萬裡》等。

    幾十年過去,自已藏書早已過萬冊,回想起初初步入讀書行列,彷彿就是在咋天發生的事,不知道陳、梁倆老可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缺鈣,會影響身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