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終極嚮往
-
2 # 浩翰74881913徐群力
我是在單位解體後,大概是96年吧。一來沒有了生活來活,只好住到我老婆的單位林場。她當時也是沒有工資,全靠多勞多得,一來可以幫助做些事,二來也可以上山捉鳥下河燒魚換點收入。每天起早摸黑也只能填飽肚子,平時還受盡了林場人和當地爛仔的欺負,想想那時真的不容易呀!一直到二千零幾年我母親離開人世,我就到上猶縣建築工地做小工,一個工地也就一到二年,又要去另外的工地找活幹,這也要看運氣好壞,單身一人找事做也很難,有時還要靠朋友幫忙才能找到事做,零零星星的,沒辦法!去年總算把欠繳的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凊楚,今年辦好了退休,也沒去再找事做了。總之,在沒有了生活來源的時候,一切為了生存所迫,不努力就不能成功,一來我沒有專業的技術,二來沒有什麼手藝謀生,只有靠賣苦力,更沒有給國家,給社會增添負擔!我也就問心無愧了!謝謝邀請!
-
3 # 手機使用者6830972137
自信與奮發,是我與生具來的。因父輩是國民軍一個校級軍官,我自然是黑五類子女,我的學習成績,年年是年級第一,四年級加入少先隊時,全班都入隊,我和另一個地主子女沒有被批准。但是,這並不影響我的學習,我在1962年,國家壓縮教育,多數學習不招生的情況下,升學率只有2%,而我考上了師範專科學校,但是,因政策絕對不允許做生意,我也只有苦日子慢慢過。到了30歲時,已經是七口之家的唯一掙錢的人。1984年改革開放還在輿論階段,我就偷偷地做了一筆木材生意。一車木料一晚上連買帶買賺了1700元。諸位,你知道當時的1700元是多少嗎?是我六年的工資總和那麼多。
-
4 # 行走在小城
努力奮進其實是很好的,個人建議,還是應該早點開始,曾經很喜歡讀書的我,因為仗著聰明,從來不願意下功夫去學東西,因此沒有唸到自己喜歡的學校。現在奔三了,有時做夢還夢到自己去讀書。
這個現象其實不僅僅是普通人,曾經張愛玲因為很多原因也是沒有讀到她自己想要的書。因此曾在小團圓裡寫到,九莉三十歲還做夢夢到去讀書,可見有多遺憾。但張愛玲那時寫作是很高產的,而且很努力和堅持。
曾經張曉風在散文裡寫過《她曾教過我》描述她的戲劇老師季蔓瑰老師時,季老師曾說過一句話,讓我至今還感觸良多。
張曉風曾經問季老師,是否有男性朋友對她影響比較大,季老師說:有的,我有個男同學,功課很好,不認識他以前,我只喜歡玩,不大看得起很用功的人,寫作也單憑才氣就可以,可是他勸導我,使我明白好好用功的重要性,光憑才氣是不行的。——我至今還在用功可以說是受他的影響。
這句話,一直在我心裡感觸良多,每個人或許會因為很多因素而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無論你走在那一條路上,只有不斷地努力才能達到你想要的高度。往往看似很成功的人,他背後所經歷的苦難和堅持比外人想象的要多。
如果你還年輕,想要追求自己的人生高度,不管什麼環境,去試試,再去堅持,這個是不分時候的。
有些事很難,但不堅持,你將來還是在原來的高度,甚至越來越不好,一時的痛苦好過一世的痛苦。
村上春樹,30歲以前的人生一頭霧水,30歲決定寫小說,從此他堅持每天鍛鍊和每天保證寫1000字,寫了三十年也跑了三十年步,因此也是一個很勤奮的作家。如果想做點什麼,就和他一樣,先把簡單的事堅持十年二十年,你就成功了。
回覆列表
如果大言不慚的話,努力奮進這個詞可以說從我兒時就相伴在身,可謂座右銘了。
當然,那時候,更多地出於血氣,而不是自覺。
同學超過我,不服;同事超過我,不服…不服就會奮起,就會努力。事實上,顏面和忌妒佔據主流。
真正出於內心,出於責任的努力,是在婚後,是在父母漸顯老態之後。
上有老,下有小,真的會陡生壓力,陡生重負,讓一個人的肩頭沉甸甸。那是一種人生的職責,引導你務必去努力。
於是,你真正地長大了,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