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狂人間
-
2 # 畫素說
在我們看來皇位的爭奪往往伴隨著血腥。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首次被廢,使得當時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對儲位謀求的願望在一起被喚醒(包括廢太子胤礽),隨即引發了清朝史上最殘酷的奪嫡戰爭-“九子奪嫡”。
當然這裡面也有那麼幾個覺得自己沒戲,或無心問鼎九五至尊之位,便早早打消了參與奪嫡的念頭。最後真正參與皇位爭奪的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禎等九位。其中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是八阿哥胤禩同黨,他們主要是助老八奪位,他們自己本人並無野心;十三阿哥胤祥則助四阿哥胤禛,他自己也是無意爭位。
而當時已成年的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十二阿哥胤祹三位他們深知皇位輪不到自己,也放棄了奢望,只想安安穩穩當個親王就滿足了,所以並未參與奪嫡。
接著我們迴歸正題,畫素和大家說說這三位阿哥不參與奪嫡的真正原因!五阿哥胤祺:說起老五,他在太子復立時,僅有的三個被加封為親王中的一個,分別是他和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被封賜親王。按理來說,能有此殊榮,他至少應該也是奪嫡的重要力量之一。只是五阿哥胤祺這個人“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其太過於善良也無心九五至尊之位,所以不參與奪嫡之爭。
七阿哥胤祐:老七胤祐的出身並不算好,他的母妃是戴佳氏、司庫卓奇之女。這使得老七胤祐註定沒有強大的外戚來支撐自己的奪嫡事業,其次七阿哥胤祐還是個“腳跛”,大清朝對於皇子的身體質量十分的重視,一個身體殘疾的皇子是沒有任何繼承皇位的希望,就如康熙本人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康熙出過天花。所以老七胤祐很有自知之明,早早就放棄了參與奪嫡。
十二阿哥胤祹:老十二允祹應該是康熙所有皇子中混的最慘的一個,一直到了康熙四十八年才封為貝子,而其他的親王、郡王已經是一抓一大把,一直到了雍正繼位,老十二才被封為郡王。老十二允祹跟那些參與奪嫡的阿哥們比,他既沒有爵位上優勢,而且他的母親定妃,只是個是五品郎中之女,沒有顯赫家世,更沒有強大的外戚支撐,這樣的“三無皇子”自然也是沒有繼承皇位的希望,所以老十二允祹也就早早放棄了參與奪嫡。
古代的皇位之爭可以說是異常的激烈,只要一個動作做錯都有可能萬劫不復。如果沒有有改變現狀的力量,那麼就選擇獨善其身做到明哲保身,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
-
3 # 一允
五子胤祺性格不溫不火,淡泊名利;七子胤祐身有殘疾,大清不可能要一個身體殘缺的皇帝;十二子胤祹生性淡薄,沒有結黨謀位。
-
4 # 談古論金
五阿哥胤祺在雍正年間去世,蓋棺論定,碑銘上說他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總之是個老好人的形象定位,之前,康熙帝也認為這個兒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因為性格原因,他沒有參與奪嫡之爭,也因此,雖然他的母親是雍正帝非常討厭的宜妃郭絡羅氏,弟弟是八阿哥黨的中堅人物胤禟,但是他沒有受到株。此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或許是胤祺從小是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撫養長大的,據說漢語也不是很熟諳,這大概也是使得他比較『敦厚』的原因之一。
七阿哥胤祐身體有殘疾,腳是跛的,據說因為這個原因對皇位沒想法,但是胤祐能夠隨同康熙帝遠征噶爾丹,可見其殘疾程度還是比較輕的,參與奪嫡不完全是本人要上位,也可以是支援其他阿哥,胤祐不參與,主要還是因為本人安安分分,老老實實。
十二阿哥胤祹是蘇麻喇姑撫養長大的,與文藝作品中表現的情況不同,蘇麻喇姑其實比康熙帝長一輩,因此胤祹類似胤祺,也是被奶奶輩人物撫養長大的,或許也因此比較沉穩,所以沒有參加奪嫡之爭。
回覆列表
注:如時間允許請耐心讀完!
康熙本名愛新覺羅·玄燁,一生共有35個皇子,其中11個兒子因為幼年夭折,並沒有列入排序,所以列入排序的共有24人。分別是
1胤褆;2胤礽;3胤祉 ;4胤禛;5胤祺 ;6胤祚 ;7胤佑 ;8胤禩 9胤禟;10胤(礻我);11胤禌,12胤祹;13胤祥;14胤禵;15胤(礻禺);16胤祿 ;17胤禮;18胤衸 ;19胤禝 ;20胤禕;21胤禧;22胤祜 ;23胤祁;24胤秘。
24位皇子中卻有9位皇子參與了奪嫡的權利鬥爭,這24皇子中,有四個人年幼夭折,分別是
六子胤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十一子胤禌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生母宜妃郭絡羅氏,12歲殤(死)。
十八子胤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十九子胤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他們分別要死或夭折,無法加入奪嫡。
參與“奪嫡大戰”中的皇子集中在康熙前14子當中,參與奪嫡最小的是康熙第十四皇子胤禵(當時已經34歲)。其餘皇子因個人實力或年紀問題並沒有參與奪嫡!
參與奪嫡的前14子,有9位參與奪嫡(有5位並未參與)分別是五皇子胤祺,由仁憲皇太后撫養長(按照大清慣例,地位低的妃子需要將皇子交給品階高的妃子撫養,宜妃品階不高,沒有資格撫養五阿哥。)皇太后孝莊因太過清閒,就要求康熙把五皇子交給她扶養。晚年的孝莊皇太后非常慈祥可愛,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天天燒香拜佛誦經。孝莊皇太后與世無爭的性格無形當中影響了五阿哥,五阿哥性格變得不溫不火,淡泊名利,孝莊皇太后比較傳統,她支援立嫡長子制度,所以康熙立胤礽為太子她是堅決支援的。這樣自然把這種觀念灌輸給了五阿哥,告訴五阿哥皇位是胤礽的,他不該心存妄想。
(上文說過皇六子胤祚和皇十一子胤禌都是幼年夭折)。
七皇子胤祐母親是成妃戴佳氏,胤祐身有殘疾,大清不可能要一個身體殘缺的皇帝,因此胤祐早早的就被排除在外。
十二皇子胤祹的母親是定嬪萬琉哈氏,胤祹是由孝莊皇太后的侍女蘇麻喇姑撫養長大的。(蘇麻喇姑當時已70餘歲)!胤祹(允祹)很受康熙重用,也很有權,但是他生性淡薄,與世無爭,沒有結黨謀位。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