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056550451

    那是在我國唐代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裡。唐代的宋城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這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閒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個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裡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邊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就再問說:"那你袋子裡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這些紅繩是用來系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是仇人或距離很遠,我只要用這些紅繩系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信,以為老人是和他說著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要再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著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就跟著他走。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3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裡抱的小女孩便是你將來的妻子。"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他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後,就立刻跑了。當韋固再去找那老人算賬時,卻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了。光陰似箭,轉眼14年過去了,這時韋固已找到滿意的物件,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只是眉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岳父說:"為什麼她的眉間有疤痕呢?"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說:"說來令人氣憤,14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姆陳氏抱著她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只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韋固聽了,愣了一下,14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地浮現在他的腦海裡。他想:難道她就是自己命僕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的追問說:"那保姆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變,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說:"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韋固證實了這件事之後,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然後把14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盤說出。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並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仙作主的。結婚以後,韋固夫婦倆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著恩愛的生活。這件事後來傳到宋城,當地的人為了紀念月下老人的出現,便把南店改為"訂婚店"。由於這個故事的流傳,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結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後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月下老人以赤繩相系,確定男女姻緣,反映了唐人姻緣前定的觀念,是唐人命定觀的表現之一。唐人以為,人的命運,不是自己可以確定和改變的,所謂"天下之事皆前定","人遭遇皆系之命","人事固有前定"。唐人的這種前定觀念,當然也表現在婚戀方面,"結縭之親,命固前定,不可苟求","伉儷之道,亦系宿緣"。月老形象的出現,正是這種命定觀在婚戀中的藝術化、形象化。唐人小說中就有類似的形象,如唐肅宗時的進士戴孚在《廣異記·閻庚》中,就曾經記載道:仁亶見其視瞻非凡,謂庚自外持壺酒至,仁亶以酒先屬客,客不敢受,固屬之,因與合歡。酒酣歡甚,乃同房而宿。中夕,相問行禮,客答曰:"吾非人,乃地曹耳,地府令主河北婚姻,絆男女腳。"仁亶開視其衣裝,見袋中細繩,方信焉。這裡自言為地曹的"客",即是"主河北婚姻"者,同樣是透過以袋中之繩"絆男女腳"的方式,確定世間男女姻緣。可見,在唐代,婚姻前定、主於地府冥司是普遍流行的觀念。世間男女之所以能成為夫妻,是由於地府冥吏以繩相系,是冥冥之中的命運安排。不過月老於月下結繩以定婚姻的形象,更具詩意,因而流傳更廣,遂成為故實,月下老人也因此成為民間家喻戶曉的婚姻之神。

  • 2 # 徐桐律師

    明朝有一位將軍,名叫譚綸,他與夫人的姻緣有一段佳話,流傳至今。印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月老牽紅線,姻緣天註定這一說法。

    明朝時江西宜黃出了一位抗倭名將,名叫譚綸,字子理,號二華,死後諡號為“襄敏”,故而後人多尊稱他為譚襄敏公。譚襄敏公的夫人賢淑又聰慧,卻因一事,曾令家人蒙羞。

    據說,譚襄敏公的夫人曾經許配給一戶李姓人家。可就在她出嫁當天,突然在迎親的轎子中失禁了。出了這個醜後,本要迎娶她的李姓青年覺的臉上無光,竟當場拒絕了這門婚姻,把她送回了孃家。此事一經傳開,周圍許多人都知道了,多有恥笑,一時間竟然再找不到一個肯娶她的人。

    相反,處於這件事情之中的譚襄敏公夫人,卻並無羞愧之色,依然過著恬淡閒適的閨閣生活,並不為外界閒言閒語所煩心。幾年之後,家人越發為她焦慮,怕她從此嫁不出去。

    當時年青的譚襄敏公正因家境貧寒,無錢付聘禮,尚未娶妻。譚襄敏公夫人家打聽到之後,願意不要聘禮,只想趕緊將女兒嫁出去。就這樣一對璧人就拜了天地父母成了親。

    婚後,譚襄敏公發覺夫人既賢淑又聰慧,不像是會在迎親轎中失禁的人,故而曾向她詢問此事,可夫人三緘其口,只是不說。譚襄敏公雖好奇,卻也只好作罷。

    大明嘉靖甲辰年(公元1544年),譚襄敏公高中進士,為國為民做了很多好事,歷任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等要職。一次譚襄敏公的夫人被皇后召至宮中聚會,出來後,她笑著對丈夫譚襄敏公說:數十年前之夢,今日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譚襄敏公的夫人對前事娓娓道來,當時我登上李家的迎親轎後,中途突然迷糊著睡了過去,夢見有倆位皇宮中的宮女把我引到宮殿中,宮闕雄偉壯觀,經過了數重宮門後,我忽覺腹漲要方便。倆位宮女便把我引至皇宮中一處房間,讓我在一個紅色的馬桶上方便。結果醒來時就已經失禁了。

    當時我心中雖覺羞愧,卻也知道此夢蹊蹺,必有緣故,故而隱忍等待再配佳偶。此前,之所以不將此夢告訴別人,是怕人說我故意編造故事,為自己遮羞。

    然而今天我進入皇宮,所見的一切皆和數十年前夢中的景像一模一樣,途中我也是忽然要如廁,便被宮女引至一處,而房間的陳設和夢中的景象完全相符。這樣看來,假如當年沒有那個夢,也就沒有今天這樣的榮耀了;反過來說,沒有今天這樣的榮耀,那當年也就不會有那個夢啦,上天的安排真是奇妙啊。

    譚襄敏公聽完夫人的述說後,大為感嘆,深覺萬事早有定數,一切都在神的安排與掌控之中,他與夫人的天作之合,原來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防治富士蘋果大小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