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想知道建立時間的歷史是什麼樣的?
4
回覆列表
  • 1 # 惡趣歷史談

    古人最早使用的計時工具是晷,文物系石刻,不容易判斷製作年代。推斷應該是夏商之前人開始觀察日月並制定曆法的時候就在利用日影計時了。晷不是普遍的生活用具,古人也沒有客觀需要去精確安排時間,從古詩文看,約定見面一般是籠統的時間比如某天,要在一天內更具體的話,就用比較明確的物候現象來確定見面時間,比如清早、正午、黃昏、晚飯後等等。

    使用晷計時,可以精確到幾時,甚至幾刻。隋唐開始有較為精確的計時工具滴漏、更香等等,在晷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陰雨天、夜間、行旅途中等)作為補充。

    但它跟晷一樣難以隨身攜帶,所以約會見面確定時刻仍舊較為籠統。

    小時候在農村,大家都沒有鐘錶,但也不再使用日晷、滴漏等工具,農民約時間就是日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幾個大的時段,在約定時段裡,隨便哪個鐘點過來都可以,最多具體到太陽位置,比如【等日頭高了再去】這就是說,大概定在九十點鐘的樣子。

  • 2 # 偶來三徑

    有一句詩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還有一句俗語:“巳時發財,午時難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裡的“黃昏”“巳時”“午時”,就是古人對幾個時間段的指稱。

    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表示時間,如對應到現在的時間,即:子時,又稱夜半——夜間十一點到一點;丑時,又稱雞鳴——夜間一點到三點;寅時,又稱平旦——夜間三點到五點;卯時,又稱日出——早晨五點到七點;辰時,又稱食時——上午七點到九點;巳時,又稱隅中——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午時,又稱日中——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未時,又稱日映——下午一點到三點;申時,又稱哺時——下午三點到五點;酉時,又稱日入——下午五點到七點;戌時,又稱黃昏——晚上七點到九點;亥時,又稱人定——晚上九點到十一點。以上,就是俗稱的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兩個小時。但顯而易見,這種時間表述太寬泛了,如有約定,難以精準。於是,古人又發明了“刻”,“更”,“點”:刻——古人用漏壺計時,銅壺表示時間的箭上,有一個個的刻度,一晝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現在的十四分二十四秒多,當鐘錶傳入我國後,做過試驗,大致就等於現在的“十五分鐘”,因而,人們就把十五分鐘稱作“一刻鐘”了。例如古代的“午時三刻問斬”,大概就明白了指的是在中午十二點前行刑;更,又稱鼓——因為夜晚看不清天色,不好辨別時辰,故把一夜分稱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夜間擊鼓報更,從戌時開始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往下類推;點——銅壺滴漏計時時,以下漏擊點為計,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點,一點合現在的二十四分鐘,如果說“現在是五更未點了”,天大概就已經快亮了。上面,主要說的是時稱,那麼,我國又是從何時起,用什麼來計時的呢?從時間上說,遠在周朝就已開始了漏壺計時,漏壺又叫“銅漏”“漏刻”等,到了春秋時期已普遍使用。最早的漏壺是用銅壺盛水,壺底穿一個小洞,壺中插一隻標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數,箭下用箭舟託著浮在水面,壺裡的水逐漸地漏下去,箭上的度數陸續顯現,便可知是何時。當然,那時候的漏壺還比較簡單,精確性和穩定性都不太高。因此,漏壺在古代一直都在不斷的改進之中,到了東漢,張衡已經使用二級漏壺;唐朝的呂才設計了四隻一套的漏壺;北宋的燕肅又對此進行了改進;到了清朝,仍繼續有所改進,以期日趨達到更加的穩定和精準…而古代的計時儀器,除了上述廣泛而持久使用的銅壺漏刻,還有我們熟知的圭表,日晷等。圭是南北向平放的尺,表是直立的竿,二者垂直,根據表影的長短來測定真太陽時,遠在春秋時期,古人也已用這種方法確定時刻;日晷起源於圭表,日晷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按照晷面安置的方向,可分為地平,赤道,立,斜等晷,它比圭表更先進和科學,還可以測定節氣。綜上可知,古人真的很聰明很智慧。雖然那時還不能像現在這樣對時間精確到秒,但他們日常的表述也基本滿足了對時間的把握。更何況那時他們也不需要坐火車趕飛機…

  • 3 # 淡忘136299999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那麼古人是如何具體看時間的呢?

    1、漏壺計時;日晷;看太陽的方位。

    2、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子:23~1點;

    醜:1~3點;

    寅:3~5點;

    卯:5~7點;

    辰:7~9點;

    巳:9~11點;

    午:11~13點;

    未:13~15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一天多少次開啟手機,你有沒有發現身邊可以聊聊天的人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