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玖兒談戀愛嘛
-
2 # 漫話二次元
陳年月餅小元報到!
要說小元支援誰呢?這個問題好難選!因為大師公和三師公說得都沒錯!
首先,要表揚一下大師公和三師公,二人學習不錯,書沒有白讀,沒有辜負先師的教誨,句句引經據典,張口不離儒家思想,你說孔子,我說孟子,你請出祖師爺,我也搬出老祖宗,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學霸鬥法,神仙打架,厲害了,我的玄機娘娘,為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生動的語文課。看吧!讓你不好好學習,否則吵架都吵不贏,看吵架也看不明白。
有人說,此處聽不懂,對於高中生的話還好,因為課本上學過不少,再加上多年來積攢起來的文言文功底,能理解個大概。簡言之,就是這樣:
伏念:子房,你錯了!始皇帝陛下惹不起,乖,老實聽話!
張良:不,師兄,我沒錯!我才不聽他的,他不配!
誰說《秦時明月》缺少歷史文化底蘊的,先聽懂儒家論道再說。小元可能看得少,只發現玄機娘娘願意將如此枯燥只活在古籍裡的文字搬出來用,而且用了很多,“歷史為骨,藝術為翼”不是口號。
兩位師公是“齊魯三傑”之二,都是《諸子百家》出場的,三師公給人的感覺溫文儒雅,謙和有禮,意氣風發,睿智勇敢,正如官方設計的要求“花無缺+楚留香+諸葛亮+唐伯虎”。大師公給人的感覺古板嚴肅,端正沉穩,成熟莊重,深沉嚴厲。從三四部的表現來看,三師公一直在暗中幫助墨家、聯合反秦聯盟搞事情,不好好當老師,跑出來瞎折騰。而大師公貌似一直在授課、授課、授課,為人師表,管好自己的三尺講臺。當他得知子明子羽的真實身份後,竟然想把他們交給李斯。
相比風度翩翩、光彩奪目的三師公,大師公一直被小元所忽略,直到《君臨天下》,在扶蘇公子來訪小聖賢莊之前,他對桑海城的局勢、各派的情況分析得頭頭是道,一針見血,小元徹底路轉粉了。大師公好棒!不愧是儒家的掌門人,三師公的大師兄!這哪裡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分明心裡裝著家國天下。
這次辯論,大師公和三師公吵了起來,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為他們的立場和角度是不同的。“天地君親師”本就是儒家奉行的倫理綱常,君可不行儒道,可儒道欲行卻必須要透過君王,這也是為什麼孔老夫子勞苦奔波很多年周遊列國,宣傳他的儒道。
大師公駕馭得了威道之劍太阿,其聖者風範、王者氣度將聖王劍法練就得出神入化,一切依禮而行。他不想捲入什麼剿滅叛逆、奮起反秦的事件中,他很有掌門人的擔當,有將儒家發揚光大的覺悟。因此,他只想維護儒家自身的利益,保護儒家上下的周全,小聖賢莊上上下下的安危比什麼都重要,他只想單純地專研學問,不涉時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儘管如此,大師公並未交出天明和少羽,因為他有仁愛之心,“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大師公與這兩個小孩無冤無仇,他是不忍心將兩個小孩子送入虎穴的,否則還談什麼儒道,連這點仁義都沒有!當得知天明和少羽身在蜃樓這等險要之地時,大師公還為此擔心著。大師公雖然不惹事,可也不怕事,你有心若止水和萬川秋水這等非常之道,我來個知海無涯,見花問道,連天才少女曉夢都忍不住誇讚說大師公不錯!
至於三師公,小元覺得,三師公除了不認同始皇帝的嚴刑酷法,對始皇帝更有一種國仇家恨,因為他不是普通人,他出生在一個相國世家,假如不出意外,韓國未滅,他會和其祖輩父輩一樣成為一代賢相。為人慷慨,雪中送炭是好事;為民著想,痛斥暴政也沒錯。只是,由於他的任性,他真的會把小聖賢莊推向火坑。
三師公說過,有兩件東西在他心中同樣重要,小元猜,這兩件東西,一是儒家安危,一是心中大義。雖然話是這樣說,可三師公還說過,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選擇捨生而取義。看來,小聖賢莊在他心中是萬年老二,他更在意的是心之所向,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他就會不顧一切地去做。真有做選擇的那天,他一定會選心中大義,為了它,哪怕與流沙、與曾經並肩作戰的夥伴兼好友為敵,也在所不惜!
不過,從羅網要消滅諸子百家、唯我獨尊的架勢上看,就算三師公不這樣做,不連累到小聖賢莊,儒家也已經成了俎上魚肉,驚鯢不是說了嘛,儒家是下一個目標!始皇帝陛下認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眼睛裡揉不得沙子,墨家已滅,儒家尚存,而羅網正是始皇帝陛下統治天下的一件鋒銳兇器。
小元覺得,不能單從此事上而將大師公、三師公分高下,沒有對錯,只有利弊,優秀如三師公,也只適合成為一個智囊,而沉穩如大師公,更適合成為一代領航人。
回覆列表
沒看到這個問題之前還真不知道萬里長城已經出了,先去看看再說。看了之後覺得,張良和伏唸完全是站在兩個不同的角度之間的辯論,就辯論本身而言兩人都是以儒家的教義為出發點和論據,但是最後的落腳點卻迥然不同。二落腳點的不同則是由他二人的覺悟決定的,張良是以天下計,為百姓計,伏念是為小聖賢莊著想,為帝國的統治的著想。覺悟不一樣,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