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碼字的蝸牛

    不是,事實上所謂的明末資本主義萌芽只能算作廣義的概念中,在中土的大環境內,除非能解決國家對商業的賦稅收取,要不只能算作官商結合的腐蝕政權的一個特例,最終在帝國的覆滅中又會再一次洗牌。

    就如同宋朝時期的工商業的蓬勃發展,最終帝國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亡國(外敵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事實上南宋官民兩極分化極其嚴重)。

    這其實是中土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外古代大國的一個特點,主要原因就是商稅難收取,同時商人易與官員相互勾結,從而腐蝕帝國的核心利益。因此在古代幅員遼闊的帝國,一般會選擇重農輕商,或是在後期選擇打壓商業等等抑制商人利益的措施。這點哪怕是日不落的英帝國也一樣,在大航海結束步入工業革命時,會選擇扶持本土商人,打壓殖民地商人的重幹輕枝行為。

    因此我們也能發現,在中土的歷史裡,工商業理論的發展最為巔峰時期,竟然是2000多年前的“城邦制”諸侯國時期,即先秦時期。而後歷史裡,所有政權當中土工商業理論的發展,事實也就根據這條線索“強幹輕枝”而進行著。

    故而在中土的歷史裡,漢唐宋基本都是國有壟斷制下的商業體系執行,尤其是宋朝,為了應對三冗現象對財政的吞噬,政權基本上將國內所有能賺錢的生意及工業都產於,甚至是南宋為了壟斷海上貿易,而頒佈民間禁海令。

    而明朝也一樣是國有壟斷機制下的商業體系,因此這種情況下很難出現所謂的資本主義,學術點的說法就是封建制度下公有制與私有制之間的矛盾無法呈現,私有制無法透過抗爭來獲取其應有的權益。

    因此明陽心學並非是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物,而是對先秦時期及之後歷朝的經驗進行實用性的總結。

    即在北宋時期,因為北宋政權對經濟的壟斷化,使得國家與士大夫階級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思考,商業於國,於民是否有利,或是國在奪取民間財富這樣的一種探索。

    所以宋朝時期,儒家進入了一種全新狀態,一種是以道德理學派為主的,堅持以人為本,人作為承接“”天、道”載體的思想,這種思想則認為國家參與商業是與民奪利,國家多收取一點則民少一點。

    而另外一種則是以孟子、荀子這類外儒內法的作為研究物件,提倡實用性的心學派,他們在國家與商業的關係則認為民組成國家的一部分,市場經濟才是國家經濟的主體——“食貨者,生民之本也”(明朝邱濬)。

    明朝早期的丘濬透過補充宋朝時期的《大學衍義》,結合了元朝時期,外來的商業學說(穆斯林商業理論),補充並說明了國家本身並非是掠奪民間財富,民間工商業的發展反而能促進國家財富積累。

    但他的理論在明初期以道德理學派為正統思想的被迅速束之於高閣之中。

    直到明朝中期,土地集中化、政權財政匱乏嚴重時,以其為基礎的明陽心學才得到發展契機。

    事實上這種結果,在清朝時期也發生過,只要到達政權中後期,以致世經學為理論的林則徐等人才獲得政權的青睞,才能推動政權的改革。

    所以,明陽心學並非是所謂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雛形而帶來的,而是透過總結前人並根據當時的情況所發展而來的一種實用性儒家學說。

  • 2 # 創史人

    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只是陽明心學產生的諸多背景中的一個因素,陽明心學的產生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程朱理學走向僵化,弊端顯現

    在明朝誕生的幾百年時間裡,乃至明朝之前,官方都把程朱理學作為官方正統主流思想。由於自上而下的推行,所以程朱理學的地位堅不可摧,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統官學。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因為種種原因提出了:“罷蹦雜書”,“勒成一經”的主張,這個所謂的雜書就是程朱的理學,朱元璋以“理學開國”為榮,科舉考試皆以程朱理學為準。

    然而在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以後,原本完備的程朱理學已經變得僵化保守,漸漸的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了,所以理學喪失了自己的活力,漸漸走向式微。

    資本主義萌芽對傳統觀念的衝擊

    在明朝時南方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對於人們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產生了巨大沖擊。資本主義萌芽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對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衝擊,更消融了一些人們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更改變了人們的民宿風氣。明初淳樸的民風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奢靡成風,所以朱熹理學中的觀點已不僅失去了指導現實的作用,還變成了他們享受奢靡的來源。

    王陽明自身的因素

    王陽明的祖祖輩輩幾乎都已忠孝而聞名,但同時他的祖上也有人以瀟灑隱世著稱。所以王陽明實際上是既有建功立業,去著書立說,衝破束縛的衝動。也有怡然自得,瀟灑避世的隱士之心,正是這樣多樣的王陽明才造就了陽明心學。

    在加上後來,王陽明自己對著竹子格了幾天幾夜,最後格到吐血也沒弄出個所以然,便對程朱理學徹底失望了,才有了陽明心學。

  • 3 # 穿越時空感受歷史

    我們知道,中國有兩千年封建史,這兩千年中的大一統王朝自漢以降,一直是尊儒家為正統價值觀。但是所謂儒家學說自孔孟之後,也是變化發展的。自從宋代後,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北宋五子開創的新儒學,在南宋成為朱陸兩派,到了南宋末年,程朱理學逐漸成為思想文化界的主流。到了明朝則進一步成為官方正統意識形態,並透過八股取士和文化專制等措施,固定為封建君主專制統治要以。而在明代中後期,各種社會矛盾激化,江南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市民階級的壯大,一股帶有平民主義色彩的個性解放思潮,開始猛烈的衝擊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官方意識形態和綱常禮教觀念。王陽明心學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王陽明本身是一個思想家。他的理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他自己的軍事實踐以及對明朝後期的思想解放的影響。這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重要條件。任何理論都有時代性,脫離了時代就沒有意。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後歷經北宋、南宋得到發展,其內涵與朱熹的理學概念是明顯不同的。到了明朝時期,在王陽明對心學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心學"兩字才被正式提出來,世人也習慣稱之為陽明心學,同時也提出了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自此以後心學便開始了其正式發展的歷程.而後,伴隨著陽明心學的不斷髮展,其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社會思潮,並給人們的思想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母乳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