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體隨筆教育
-
2 # 校長看我來
首先放飛自我,那肯定是不可能的。3-12歲的孩子自制力和對社會的認知都是模糊的,是不清晰的,如果我們選擇放任,那麼和同齡人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這裡需要前期保證孩子不落後、引導孩子找到興趣所在,鼓勵孩子深入學習。
一、從知識獲取上:目前國家提倡教育減負,但事實是學校減負了每個家長都拼命的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學習,事實上比減負之前所學的知識更多,試問在這樣強度下同學都學,你孩子不學,在班級上的排名可能只會中等偏下,長期下去孩子就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就這樣了也好不到哪裡去放任自己不學,而參加培訓的學生的收穫到成果只會越來越優秀。
二、從心裡上:當我們和孩子看到同學或小區內的小朋友參加什麼全校、全市、全國、國際等比賽獲得名次,這時你和孩子都會覺得別人家孩子聰明,從而失落,自我認知為學習不好是因為沒別人聰明。
三、現在的培訓機構都在做趣味教學,先透過遊戲、活動等形式引導孩子喜歡上這一門課程,再透過趣味教學帶孩子深入學習研究。
其次,就拿英語舉例,3-12歲是語言類學習的黃金時間,如果孩子從3歲學習至12歲,在我們成人的工作裡也算是資深技工了。
最後,建議是可以學習2個剛需課程:如:英語,以後高考、出國留學、旅遊、工作、進跨國公司等都能用到。再經常帶孩子參加各類興趣活動、親子活動開拓眼界與見識,多與人溝通會增加孩子交流能力和情商,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
3 # 西安鑫航標教育明責權
這個問題,主要看家長的追求是什麼?好比你的月薪5000你很滿意,那麼你繼續保持就可以,如果你不滿意想要月薪10000,那麼你就需要在別人下班、休息時學習、提升自己或加倍努力工作。
小孩子的"課外生活"非常重要而又有意義,看家長如何去引導和安排。
一、給孩子一點任務。
很多人說:"放飛自由",我覺得放飛自由也不行。首先要有針對性,因人而己的,因為,不是每一個小孩都是還麼自律,有奮鬥目標的去做一些有意義事情。放飛自由,不但會白白浪費美好時光,還會造成安全隱患,因為,小孩控制能力差,紀律性薄弱,實在無聊時,他們就想搞點刺激事做:比如打架,破壞東西等等。其次不同年齡段的小孩想法同,存在的安全隱患的程度也不同。要給小孩適當的一些任務,完成後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玩樂,課外的任務可以是:一幅字畫,一首歌曲,手工,一項發明,也可以是洗衣服,掃地等等。
其次,把小孩的課外生活,全安排在培訓班、輔導班等,會無形中增加孩子的負擔,讓小孩失去了童年的歡樂。可以這樣適當安排小孩去學習一些感興趣,熱愛的藝術特長如:足球、跳舞、鋼琴等等,在陶冶其情操的同時,又讓孩子們對生活充滿幻想,在樂趣中學習,同時也大大提高對學習的興趣,達到樂學的狀態。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因為我是2個孩子的媽媽,又是十幾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比較希望小孩在快樂中學習,健康中成長。所以,小孩的課外生活不應放其自由,應對其有一定的約束和定位,給他們一點任務,完成後才能自由遊玩。給他們一節才藝培訓課,讓孩子找到共同興趣的玩伴找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