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海微辦稅
-
2 # 河南新華LYX
1、全面負責財務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負責編制及組織實施財務預算報告,月、季、年度財務報告;
3、負責資金、資產的管理工作;
4、組織制定財務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有關規定,並監督執行;
5、制定、維護、改進公司財務管理程式和政策,制定年度、季度財務計劃;
6、協助財務總監開展財務部與內外的溝通和協調工作;
7、管理與銀行及其他機構的關係;
8、負責公司全面的資金調配,成本核算、會計核算和分析工作;
9、監控可能會對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重大經濟活動;
10、完成上級交給的其他日常事務性工作;
首先我們要明確財務這個崗位的工作目的。
財務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或者是,目標是什麼?職責是什麼?
如果弄不好,對業務、對企業、對單位都不利!
在不少企業,不少單位、機構、組織,不把財務當回事,比如,公款私存,把大量公款存入領導或密切關係人個人賬戶上,存入出納個人賬戶上;會計月末才記賬,下個月才記賬,甚至幾個月後才記賬;以發票作為記賬的依據,有發票就記賬,沒發票不記賬;領導要求交多少稅就申報多少,少交稅就少申報,不交稅就不申報,應交稅金額由領導決定……
那麼,財務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一、對企業,為業務部提供資金,提供資料,提供材料,幫助業務部賺到錢,賺到更多的錢。
資金原則:找到資金,保證支付,保證安全,快速支付,支撐到底,加快回籠。
資料原則:及時記錄,準確記錄,條理分明。
材料原則:充分且適當。
二、對非企業,包括行政、事業單位,為業務部提供資金,提供資料,提供材料,幫助業務部正常開始工作。如果,財務不力,財務使壞,業務部就賺不到那麼多錢,或賺不到錢,或虧損,甚至倒閉!
具體表現有:
一、財務無法提供資金支付影響到業務正常執行
在部分民營企業,實際控制人(老闆)根本就不相信財務,把企業絕大部分、甚至全部資金存入老闆或密切關係人賬戶上,企業經營需要時再從個人戶上轉到公戶支付。這往往造成實際控制人(老闆)挪用公款,企業需要資金時得不到,拖慢了、拖小了、甚至拖垮了經營業務。
我見過一家企業,公戶上僅保留幾毛錢養著,所有資金經過公戶後全部流入個人戶。老闆把其中五千萬元借給小貸公司,月息兩分。後來,小貸公司所在的集團公司倒閉清算了,法律顧問去申報債權,這五千萬也就打水漂了。
2019年案發的上市公司康美股份、康得新股份就是實際控制人把過百億資金抽走,造成上市公司經營危機。
二、錯誤財務資料影響到企業生存
一家民營製造企業,固定資產大概有一億元,對產品報價,老闆是材料費和人工費這兩部分成本上加毛利點數,財務在旁邊默不作聲,最後是同意,估計是一直來老闆太霸太橫,說一不二,財務已成綿羊。我知道後,感到不對,哪裡有這樣定價的?報價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借款費用和稅費?如果加上這些成本費用,實際成本高過報價,企業虧定了!這家企業價格倒置,越生產越虧損,日後必會倒閉!
控制人明白財務的目的,財務才會發揮其作用;
財務人明白財務的目的,財務人才會做好財務。
然後我覺得財務的崗位職責用最標準的答案是:對外資訊披露和對內的監督管理,所有的財務工作都是圍繞這展開的。咋一看去,財務似乎不會直接創造利潤,這也是很多公司在剛開始的高速發展階段,不太注重財務的原因,覺得財務可有可無,有利潤有現金老闆能賺到錢就可以了。但是,沒有一個行業一個公司可以長期地野蠻增長,最後總要發展到一個需要財務管理的階段。財務的隱含價值可能體現在這樣兩個方面。
1、提供所有檢查監管機構需要的財務資料。最典型的是稅務,沒被審是本事,一旦被查到有嚴重的問題,可能就不是罰款那麼簡單。比如今年以來非常典型的是在查公對私轉賬,稅務系統的大資料和智慧稽查,也是未來會影響到公司稅務管理的一個重點。那上市公司的報表披露,也是財務的常規工作,雖然現在也開始有外包給事務所的操作,但要說上市公司的財務完全不管報表,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2、透過財務管理帶來的運營改善。
比如:資金管理帶來成本節約,有財務公司的集團企業,這一點會體現得更為明顯。
藉助內控,減少內部舞弊行為。前陣子有網際網路公司暴露出來採購貪汙,職工餐廳的採購負責人,能貪汙上千萬,也是蠻有看頭的。
改善運營指標。這是管理會計最重要的作用,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案例,比如控制合同風險,降低應收賬款壞賬率,採用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等等諸如此類的。
以上是說財務部在公司裡能做的事,具體到每個在財務部的人,又還有一點不一樣。我想,這可能是那位朋友更關心的問題。我來說這個問題,可能還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就全當是探討。
很多職場不如意是錯配導致的。只要是在公司中存在的崗位,對公司來說,就一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否則人力資源會把這崗位最佳化掉。那在某個崗位上的人,覺得不如意,大機率是個人和公司的期望值不一致。這個矛盾,公司是沒辦法幫員工解決的,它只會這個人不合適就去另找一個人,然後跟同行也和人才市場同步,別人漲工資了我也漲,別人降了我也降。甚至現在還有大量的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可以根據它需求,提供大把合適的人讓他挑選。所以,到最後,職場的問題,真的只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是能力不匹配就提高能力,如果是興趣不吻合,就換一個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怨天尤人可能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