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古鑑君

    最近一直在關注建盞,也學習建盞,建盞一物出現於五代十國,盛於宋代,衰於元代,為宋皇家御用器物。宋代茶文化盛行,隨之與茶有關的器物也得到發展,今天我們所看到建盞器形大多數都是宋代創造的器形:撇口、束口、斂口、敞口。

    一般器形大點的是宋代點茶杯。我們所俗稱的斗笠、雞心、壓手、玉蘭、禪定、將軍等器形,都是根據四個大類發展的。

    我個人買的第一個建盞就是20元選的,電燒的。

    也很好看的紋飾圖案。鷓鴣、斗笠的,並非名家,也非精品。

    但我用心開盞,用心養盞,出現了類似蛤蜊光澤的盞光。

    第二個是束口的油滴盞,也是20挑的,一開始我就當喝茶的容器,沒有什麼稀奇的,也是按照開盞的流程辦的,沒想到用了幾次之後出現了七彩光澤,內外兼修。實在讓我意外。朋友喜歡,就送他了。

    後來買個50的禪定缽型的兔毫,柴窯微瑕,烏金底,入茶色不變,不論任何茶品,保持不變。

    最近考慮觀看入手一隻名家建盞,看了很多,學了很多,名家建盞是傳古人,承後代的作品,當然可以入手一隻。也要根據具體情況。

    名家頂尖級:孫建興、陳大鵬等一些大家的普通人一個月以上的工資。

    其他的大家、名家也價值不菲。幾百元也可買入一隻名家建盞。

    建盞一物,名家固然有道理,但我覺得科技發展的今天,電窯出現讓燒製瓷器更加穩定,是發展的必然,一味追求復古,反而有點遺憾。電燒氣燒的建盞更加絢麗多彩,顏色多變,窯變豐富。更加受年輕現代人喜歡。

    柴窯燒製的建盞,古樸典雅,光澤內斂,不炫目,不多變,有自然的草木灰。更受建盞多年玩家喜愛。

    有幸見識過柴窯和電窯的建盞對比下不論是自然光下,還是燈光下,差別很明顯。

    建盞一物,說到底是茶湯的容器,自己喝幾塊的茶,用幾千的盞,內心得不到愉悅。

    幾千的茶,幾十的盞,也不痛快。

    所以與己匹配最重要。

    [靈光一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午健身之後會超級困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