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亞餘宇

    三者立場不一樣

    工傷是社保範疇,是國家保護勞動者的。我們俗稱“五險一金”中的其中一險。是向法定範圍的勞動者補償其因職業病或工傷而導致的全部直接經濟損失,由國家或企業單位對其生活給予一定物質補償的保障制度。

    但是工傷保險的賠償範圍並不能覆蓋公司的全部賠償責任,在發生工傷的情況下,公司還是要承擔部分賠償責任的,比如:5-10級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職工傷殘津貼、停工留薪期內護理費用及工資、福利待遇。

    意外分個人意外和團體意外,個人意外是我們自己平時自己買的意外險。和工傷、僱主放在一起談,猜測題主說的是團體意外。

    團體意外是用公司名義給員工投保的人身意外險,賠付也是打到員工賬戶上,而員工呢有權向企業再次要求賠償。

    僱主險是從僱主的利益角度出發,轉嫁企業用工風險。賠款是打到企業賬戶上。企業主更推薦購買僱主險。

    這麼說吧,工傷是國家強制要買的,團意和僱主是自願投保的,團意更像福利,僱主是規避企業主風險的。

    團意和僱主的差別主要有這幾點:

    1、保障的主體不同

    團意險:保障的是名單中的個人(員工)。

    僱主險:保障的是企業應該承擔對員工的責任,責任最終的體現就是企業該賠給員工合法的錢。

    2、法律風險度不同

    團意險:更適合做為員工福利。

    僱主險:更適合來規避企業對員工工傷的賠款風險。

    舉例來說:

    企業員工張三,工傷5級,要求老闆王總賠錢,由於金額談不攏,就走到司法流程,最終法院判定老闆王總要賠付給員工張三40萬元。

    假設買的商業保險的5級傷殘賠付額度能有40萬。

    情況一:老闆王總買的是團意險,理賠款是保險公司直接打到員工張三卡上,張三可以再問老闆王總索賠40萬,法律支援,王總需要再次賠付40萬給張三。

    情況二:老闆王總買的是僱主險,王總先行現金賠付給張三40萬,整理好相關理賠材料,保險公司再將40萬理賠款打到企業或法人賬戶,這時張三知道40萬保險公司賠給企業後,再問企業索賠,法律不支援,王總不用再次賠付40萬給張三。

    3、傷殘定級標準不同

    團意險:十級 281項 列明賠付,俗稱“行標”

    十級最輕,一級最嚴重

    十級賠付比例通常從身故保額的10%起,每高一個級別,增加10%,但也有例外極少。

    僱主險:十級,社保工傷認可的鑑定機構按照傷情嚴重程度定級,俗稱“國標”

    十級最輕,一級最嚴重

    十個級別也是按照身故保額一定比例賠付,按照投保人數、工種風險度、企業以往理賠資料、保費的高低等來確定比例大小。

    4、保障時間不同

    團意險:保障24小時,工作時間和自己時間都保。

    僱主險:保障工作時間,但不限於朝九晚五,上下班、加班、出差都算,工作以外自己時間不保(可以附加24小時)

    5、附加險差異

    團意險:一般附加住院津貼,比如100元/天,這個必須按照住院天數算,在家修養的天數不在理賠範圍內。

    僱主險:附加誤工費,比如100元/天,包含了住院天數及合理的在家休養天數。沒有哪個賠的多這個說法,團意和僱主直接和投保時保額強相關,而工傷和員工繳納的基數相關。

  • 2 # 奧美智慧

    我們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不一定哪個先到。最好多買點意外險做為工傷和僱主險的補充,注意可以選擇有身故,殘疾,醫療,補貼綜合保險。當然,在住院醫療理賠時,保險公司要先按照工傷醫療額度扣除之後,再報銷餘額部分。補貼是按住院期間天數計算,有時間限制。身故剛按照所買保險金額而定。三者各不相同,互相補充,多多益善。建議,可選擇意外傷害醫療補貼綜合險。

  • 3 # 王澤成律師

    1,工傷險是根據社會保險法以及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交納一種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一種法定義務,如果單位沒有為職工繳納工傷險,一旦職工發生工傷,將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2,意外險屬於商業保險,是人身險的一種。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了意外險,是單位對職工的一種福利,保險人和受益人都是職工。一旦職工發生且保險合同中約定的理賠事項,由保險公司向職工賠償。但是意外險不能用來抵扣工傷保險責任,也就是說工傷職工在獲得工傷保險待遇的同時,可以獲得意外險的賠償,可以雙份。

    3,僱主責任保險,是財產險的一種。這種保險可以用來抵扣工傷保險責任中用人單位應當向職工賠償的金額。這種保險的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為用人單位而非職工。

    綜上所述,如果你要問哪一個保險賠償的多,那當然是工傷保險對勞動者保護最為全面。而後兩種保險屬於商業險,保險公司當然是能少賠就少賠。如職工一旦在工作中受傷,應當按法律規定申報工傷認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企業為職工又上了意外險,那麼可以要工傷待遇和意外險的雙份,如果單位只是上了僱主責任保險的話,這種保險不能完全賠償職工所受到的損失。

  • 4 # 濟寧金橋集團

    工傷險、意外險和僱主責任險哪個賠的多?

    眾聯勞務保險顧問為您解答:三者並不衝突,可同時理賠。

    工傷險:

    賠償責任

    仍有部分工傷賠償責任需要用人單位自身承擔。用人單位申領工傷保險金的次數也反映了該單位的勞動安全狀況,可能會招致相應的行政處罰

    意外險:

    被保險人為企業員工,受益人為員工本人或其指定的受益人,保險公司賠付後無法免除僱主的賠償責任,不包含職業疾病

    僱主責任險:

    賠償僱主對僱員依法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可以免除僱主後顧之憂。賠償與勞動安全記錄無關,且理賠、申領程式更簡單、快捷。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為企業,是為企業轉嫁應承擔的員工意外以及職業病費用的風險。包含職業疾病,同時可擴充套件非工作期間內的意外保障

    眾聯僱主責任險-僱主心安:

    承保年齡範圍16—70歲遠高於一般公司的60歲年齡上限

    1、加強版:身故80萬+醫療20萬

    3、豪華版:身故40萬+醫療5萬

    4、強化版:身故20萬+醫療4萬

    5、基礎版:身故10萬+醫療2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異性之間,明知是“哥們”,為何還會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