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嬙遙度天際

    1、擁立楚懷王,項羽本是楚國人,擁立懷王讓楚政權更加具有正統性,相比於自立陳王的陳勝,反秦更加有號召力,讓天下英雄雲集響應項梁、項羽叔侄。並且,放羊娃出身的懷王就是個傀儡,掌握大權的還是項氏。不過這也為項羽套上了緊箍咒,後來項羽野心膨脹,殺死懷王,劉邦就抓住了把柄,成為項羽十大罪之一;

    2、鴻門宴殺劉邦,范增看出了劉邦的雄心壯志,認為他遲早成為大患,於是建議項羽趁劉邦攻入咸陽私自守關,拒不接納諸侯的時機,向劉邦問罪,乘機攻殺他。項羽不聽,於是范增讓項莊在項羽宴請劉邦的宴席上借舞劍殺死劉邦,但後來被張良、樊噲化解,劉邦也逃走;

    3、封劉邦在偏遠的巴蜀,這是范增最臭的一招。本來楚懷王約定誰率先攻入咸陽就封關中王,最終分封巴蜀意味著失信於諸侯。其次巴蜀天高皇帝遠,地理位置不是四戰之地,進可攻,退可守,蕭何又在攻入咸陽時拿了全國的戶籍和地圖,巴蜀之地名雖偏遠,實際卻沃野千里,天府之國,正好劉邦養兵練兵,張良又賄賂項伯,把漢中之地也要了過來,為劉邦東出打下基礎,又分封了秦朝的三個降將在關中稱王,為劉邦奪取關中埋下伏筆,為他爭奪天下奠定了基礎。可謂范增最失敗的計策。

  • 2 # 口水雜談

    1、擁立楚懷王,項羽本是楚國人,擁立懷王讓楚政權更加具有正統性,相比於自立陳王的陳勝,反秦更加有號召力,讓天下英雄雲集響應項梁、項羽叔侄。並且,放羊娃出身的懷王就是個傀儡,掌握大權的還是項氏。不過這也為項羽套上了緊箍咒,後來項羽野心膨脹,殺死懷王,劉邦就抓住了把柄,成為項羽十大罪之一;

    2、鴻門宴殺劉邦,范增看出了劉邦的雄心壯志,認為他遲早成為大患,於是建議項羽趁劉邦攻入咸陽私自守關,拒不接納諸侯的時機,向劉邦問罪,乘機攻殺他。項羽不聽,於是范增讓項莊在項羽宴請劉邦的宴席上借舞劍殺死劉邦,但後來被張良、樊噲化解,劉邦也逃走;

    3、封劉邦在偏遠的巴蜀,這是范增最臭的一招。本來楚懷王約定誰率先攻入咸陽就封關中王,最終分封巴蜀意味著失信於諸侯。其次巴蜀天高皇帝遠,地理位置不是四戰之地,進可攻,退可守,蕭何又在攻入咸陽時拿了全國的戶籍和地圖,巴蜀之地名雖偏遠,實際卻沃野千里,天府之國,正好劉邦養兵練兵,張良又賄賂項伯,把漢中之地也要了過來,為劉邦東出打下基礎,又分封了秦朝的三個降將在關中稱王,為劉邦奪取關中埋下伏筆,為他爭奪天下奠定了基礎。可謂范增最失敗的計策。

    4、圍滎陽。項羽想議和並且一直存在議和的傾向,而范增堅持圍攻。戰與和作為後人來看只是個態度。但當時需要對形勢做出判斷。觀整件事因果關係,可以推測出劉邦滎陽的逃生和陳平離間項羽范增有直接聯絡。

  • 3 # 張竹邦

    范增在鴻門宴頻頻舉杯,示之者三,要殺掉競爭對手劉邦,此為最毒的計謀與手斷,只有他才有此膽略。

    項羽認為這樣做是詭計且不仁道,沒理會他,范增復要項莊出來舞劍,屢屢靠近劉邦,準備趁機誅殺。

    其“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只是出玌了內奸項伯,表面拔劍助興,實以身軀遮住劉邦。張良看出范增的殺機,忙外出招樊噲闖帳。範的計謀失敗後斥項羽“豎子不足以謀!”。

    范增的計謀成功的不少,如要項氏叔侄擁懷王;鉅鹿之戰破釜沉舟等,惟最關健的鴻門宴,劉邦如約已上當,那知之失之交臂。

    范增七十歲出山輔佐項羽,為項羽鞠躬盡瘁,可惜項羽始終過於自負,對於范增的計策有點視而不見,甚至最後對范增產生了猜忌。可以說范增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空有一身的本事卻無處施展,實在讓人感嘆。

    後來劉邦說:項羽有一“亞父”范增卻不能用? 註定了他的失敗。

    民間認為范增是個鷹鼻鳥嘴,善用毒計的人。

  • 4 # 滾滾江水mzs

    范增是項羽的謀士,項羽很尊敬范增,稱之為“亞父”。秦失道久矣,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拉開了推翻暴秦的序幕,各地紛紛響應。

    項梁是楚國的舊將,擁立楚國皇室後裔為楚王,起兵反秦。後被王翦率領60萬秦軍戰敗身死,楚王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副之。趙國陳餘、張耳被圍,向楚求救,宋義不敢出兵,項羽殺之,破釜沉舟,解救趙國之圍,諸侯跪著迎接項羽。楚王激勵諸侯曰“先去咸陽者為王”。劉邦帥軍先去咸陽,推翻了秦朝,不搶後宮,不搶金銀,出榜約法三章,維持社會穩定,這時范增就看出來將來最大的對手是劉邦,給項羽定計,擺下鴻門宴,邀請劉邦赴宴,趁機殺之,以消除將來奪取天下的隱患。

    可惜項羽婦人之仁,猶豫不決,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趁機走了。

  • 5 # 胡言兌先生

    張良都曾說過“范增智謀三倍於我”,這句話可能有謙虛的意思,但是也足見范增還是很有謀略的。

    1,立楚懷王。范增分析陳勝失敗的原因在於自立為王,沒有立楚王的後代。建議立楚懷王之後為楚王,楚國的民眾紛紛加入義軍,擴大了項羽的勢力。

    2,鴻門宴。范增看出了劉邦的野心,強烈要求項羽殺了劉邦,但是劉邦遲遲下不了手。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項羽沒有采納范增的建議,最後自食其果。

    3,急攻滎陽。楚漢之爭,劉邦被困滎陽,劉邦向項羽請和,項羽打算同意。范增分析此時最容易擊敗漢軍,建議急攻滎陽,滅了劉邦。項羽雖然採取了范增建議,但是項羽多疑,被陳平利用了這一缺點,離間了項羽和范增。最後劉邦得以解圍。

  • 6 # 國仕匯

    成王敗寇,如果范增成功了或許又是後世口口相傳的一個姜子牙式的人物,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年七十說明出道晚。

    要說奇計,也就是秦末風雲際會時出世,結合陳勝吳廣曇花一現的前車之鑑,與項梁講解一番,結合楚地流傳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找尋楚國王族後人,利用項氏又是楚國大將項燕後人,拉大旗作虎皮,迅速聚攏崛起。

    後面的鴻門宴所說所作所為是在自己一方勢大的情況下的作為,也不好說是多麼高妙的計策,倒是有一點以勢壓人的感覺。

    至於分封劉邦至彼時認為鳥不拉屎的漢中,雖說是有意識的隔離封鎖,但不可否認也間接的讓劉邦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遠離是非之地。要知道在這期間項羽可一直東征西討著田榮、臧荼、陳餘、張耳、彭越等人,一刻也沒有休息,真是搞得疲憊不堪,當然這也不能全怪范增,也是項羽的性格使然。

    綜上,范增算是一個正常的比較接地氣的、更加真實的或者說是一個有著比較高業務技能的謀士。不似演義中描述的近似妖的諸葛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回頭是因為固執,不放手是因為不捨,你是否也有這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