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朽不羞

    我認為是彌勒佛,因為彌勒佛是未來佛。不管三界,對未來是充滿幻想和希望的。因此,對現實則充滿包容,心境寬廣。所以寺廟裡,門口就有彌勒佛的佛龕,佛龕兩邊鑲嵌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這更佐證了彌勒佛的胸襟!

    看到彌勒佛,就看到自己的希望!

  • 2 # 千百萬年

    《西遊記》裡的神仙都是吳承恩先生刻劃出來的,在此基礎上,不約而同的也造就出了不少的像吳承恩一樣的作者,如《寶蓮燈》,《天仙配》,《牛郎織女》,《媽祖》,和其它三部名著的人。這些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胸寬廣的神仙,因神話故事說的盡是人的精神世界,名稱再多,地位再怎麼不一樣,指的是精神境界,並非人的意識,這種境界就像一棵參天的大樹身上的果實,有高的,低的,枝頭的,樹懷的,成熟的與不成熟的,成熟能成佛成仙,不成熟的只能成個神。當然也有不結果實的參天大樹,這種大樹只能像個孫悟空一樣的成為一個所謂的鬥戰聖佛,也就是俗話說的一個徒有虛名的佛,而不是一個貨真價實的佛。貨真價實的佛已圓寂,圓寂並不代表著就消失,圓寂寓示著恆通與通達,這恆通與通達指的是精神,不是肉體與意識,恆通與通達了才能像吳承恩先生一樣的照著葫蘆畫瓢的給人類指點迷津。吳承恩先生與以上的這些作者一樣,都是天地悉皆歸的真人,人類透過他們創作的神話故事,只要善於悟空了,細心的研讀了,照樣能像孫悟空一樣的成為一個鬥戰的聖佛。

  • 3 # 吳公子燎

    《西遊記》裡神仙眾多,胸襟最寬,格局最高者應非太上老君莫屬。

    太上老君的原型是戰國時期的老聃(李耳),第一個稱他為老君的是東漢時候的孔融,到了北魏的時候,冠謙之為了取得自己“天師”的合法身份,就在老君前面加上了“太上“二字,成了“太上老君”,這就是太上老君的由來。到了唐朝,唐明皇(玄宗)封其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正是成了帝皇的祖宗。下令在全國各州縣建廟繪製圖像,人人共祭之。

    太上老君不同於其他神仙的有三點特別

    1:出身正:譜系直傳2500年,道德經的作者。道教老祖,三清之一。

    2:身份特殊:雖為神仙,但是並不歸屬玉皇和雷音寺管轄。如果說玉帝是神仙的領導者,那老君就是神仙和玉帝的老師,老君住在天之最高處,他到天庭,玉帝都是跑出來迎接。

  • 4 # 70後大叔講歷史

    很多看《西遊記》的朋友都會有這樣一個觀感,作為神仙觀音菩薩的出場頻率是眾仙中最高的,在取經任務當中地位如此突出,在全書線索推進中的作用如此關鍵,可謂是胸襟寬廣,格局最高。

    其實,很多人都沒看明白,觀音雖然只是一個菩薩,但他無論是在佛教體系中還是在整個天庭仙佛體系中的地位,都是極高的,至少是和太上老君是一個段位的,三界中(僅限於《西遊記》當中的)的神仙能凌駕於觀音之上的幾乎很少!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觀音的地位可從和鎮元子的對話中看出:鎮元子號稱地仙之祖,道觀裡只供奉天地二字,門下童子更是牛逼哄哄地吹噓“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但就是這麼牛到沒邊的人物,見了觀音也是趕緊出門迎接,而且在觀音面前自稱“小可”——

    大仙躬身謝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下降?”可見鎮元子對觀音是十分敬畏的。

  • 5 # 史文小通

    縱觀西遊記全書,我認為只有一個人能稱得上是,胸襟最寬廣,格局最高,他就是毗藍婆菩薩!

    什麼是神仙,修仙修佛已經功成的,能長生不老,且具有一定的三界地位的,可以稱之為神仙!

    在西遊記原著中,毗藍婆是一位菩薩,而這位菩薩卻是一位與眾不同的菩薩,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她的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

    什麼意思?

    從黎山老母的話中,我們大體可以推斷出,毗藍婆是一個怪人,與那些人不合群,甚至是性格怪異!

    事實難道真是如此?

    不是的!因為毗藍婆自參加了盂蘭盆會以後,三百年沒現身,一直是隱姓埋名,其中的原因就是,在那次的盂蘭盆會上,毗藍婆和佛家的高層有了爭執和衝突,一怒之下,脫離了那個團體,不去參會了,也不來往了。

    毗藍婆說,也罷也罷,我本當不去,奈蒙大聖下臨,不可滅了求經之善,我和你去來。

    脫離了組織,本來不應該管,可還是管了,這是不計前嫌,胸襟寬廣,毗藍婆看中的是求經是善舉,自己應該幫一把,這是格局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砂鍋粥店,用什麼牌子的米熬粥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