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登俊坊柳橋巷
-
2 # Hi吳先森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出行船隻最多、航海時間最久、歷史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海上航行,甚至比起歐洲來說,中國的航海事業足足領先了近一百年。
鄭和下西洋的事蹟令世界各國為之矚目,同時向世界各國傳達了明朝實力強盛、明朝不容小覷的現狀,鄭和下西洋是世界範圍內的偉大的壯舉之一。鄭和之所以能夠成功下西洋,除卻鄭和本人能力出眾以外,同樣離不開明朝在位皇帝的大力支援,如果失去了中央政府的支援,鄭和下西洋很難成行。那麼鄭和下西洋在位皇帝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會支援鄭和下西洋呢?
朱棣,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曾為燕王。公元1376年,朱棣來到鳳陽老家,在此處住了將近四年多,這一段民間生活對朱棣的影響極大,讓他有了想要改善民間疾苦的宏偉願望。在父親朱元璋死後,皇孫朱允炆繼位,沒能成為皇帝並沒有改變朱棣最初的想法,公元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以清君側為口號,將皇位從建文帝朱允炆處奪了過來,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為帝,成為大明王朝的永樂帝。
朱棣繼承皇位後,為了實現初衷,推翻了朱允炆所頒佈的政令,繼續加強皇權統治,併為此推行了一系列的吏治改革,並將國都遷移至北京。實現了大明朝的經濟、政治發展之後,為宣揚大明之威儀,加強與鄰邦的外交聯絡,朱棣命令鄭和展開下西洋的行程,這項舉措可謂是極為英明的外交政策。
-
3 # 北洋海軍炮手
沒啥功績,就是沿著阿拉伯人走的航線反向走了一遍,沒啥了不得。而且鄭和下西洋把東南亞華人據點給拔了個乾淨,如果留著的話完全可以像歐洲人那樣以點帶面對東南亞施加影響,進而控制東南亞。
再一點,鄭和下西洋實際上是官方徹底控制海外貿易,私人出海徹底斷絕,這相比宋元是個巨大的倒退,宋元包括後來的清朝商業繁榮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海外貿易上的,這也標誌著明朝的海禁徹底形成。
而且,鄭和下西洋並不有助於中國人瞭解海外,因為完全被官方控制,民間根本接觸不到。元朝的汪大猷獨自出海,回國後寫就《島夷志略》一書供人們瞭解海外,同時大量外國商人來華,除了帶來巨大的貿易利潤外還帶來了數學 天文學等大量西方學術,對中國學術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這些被明朝徹底掐死。
而且,鄭和下西洋基本上是出去撒幣,賠錢賺吆喝,最後連官員工資都發不出來只能用香料來替代,對社會沒有任何促進作用。
所以,鄭和下西洋沒什麼值得吹的,一味的吹捧下西洋實在是很搞笑。
回覆列表
憑記憶簡單手敲一下回答,鄭和原是雲南的回族,在明成祖攻打蒙古梁王的過程中被俘,因為人聰穎,淨身後成為成祖身邊的親信太監。
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歷史上有多種說法,常見的一個是因靖難之役中南京城破后皇宮大火,並未尋到建文帝的屍首,而民間一直有建文帝逃出南京到海外避難的傳言,成祖深以為憂,想要派人下海外查訪。這種事當然要託付給信任的人,有明一代,太監常常作為皇帝的親信出宮辦事,鄭和作為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正好可借麥加朝聖之名下西洋,而且穆斯林的身份在西洋的諸多穆斯林國家進行外交活動顯然更為便利,所以最後選中了他。
鄭和下西洋的詳細過程今天已不可考,包括出發時間,到達地點,持續年限都只能靠考古和一些微少的資料推測得出,尚不能十分準確。原因是下西洋活動前後歷時數十年,靡費人力物力財力巨大,造成明代財力的巨大負擔,鄭和每到一地,必宣講天朝強大,天子聖德,目的只是要當地政權稱臣納貢。所謂納貢,重在形式,因為諸番進貢之物,常常沒有什麼價值,而天朝素有回禮,往往回禮的價值是貢物的數十倍。因此鄭和死後,記載鄭和下西洋的記錄被一名戶部尚書在憤恨中付之一炬,以免後人依此為據繼續下洋出海,再次造成浪費。
所以所謂的外交功績,就是在西歐的大航海時代開始前六十多年,中國人率先帶領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艦隊和平友好地訪問了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的幾十個國家,(期間也有徵伐海盜,甚至攻打對明使者不敬的錫蘭國的插曲,但總體比起西洋的科爾特斯,麥哲倫,皮薩羅真的要友好多了)建立了天威,擴大了明代的朝貢圈而已。
至於開闢的航線,如前文所述,並不能精確考證,只能推測,今越南,泰國,汶萊,馬來亞,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加里曼丹島都是到達過的,還有印度南部的一些港口,紅海沿岸和東非沿海的一些地方,這是有物證或者當地歷史明文記載鄭和曾到達的,基本上就是印度洋上的季風航線,也是古代阿拉伯人常用的貿易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