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弟子箴言

    “絕學無憂”,是說在洞察知識背後的規律,參透天地自然乃至民心之道之後,人就會超脫塵世,無憂無慮,怡然自得,便如夢蝶莊生一般了。

  • 2 # 溪上青青草8503

    老子是中國最早的批判大師,當整個社會都推崇“智者”“唯才是舉”“折騰百姓”的時候,老子出來反對“謀略”,反對“智慧”。所以,老子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他不去推廣自己的觀點,但該說什麼,他就會說出來。他不會失言。正是因為他的說,中國老百姓少流了不知道多少血。他的智慧和哲學,可以讓中國老百姓在某些時候過上和諧的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了,他也可以像莊子那樣,逍遙遊。

    他的“三絕三棄”非常好,他很明白地看到,很多東西瞭解得越多,不但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反而會把我們的心搞亂,把我們的生活搞亂,甚至把我們的人生搞亂。

    我每次跟作家一起開會時,大家都會談發行量、談獲獎,有些人還老是問我,雪漠,你什麼時候獲茅獎啊?我一聽這些,就不想再寫作了。所以,我就對他們說,你們再不要跟我談這些了。如果我寫作是為了這些,讓這些烏七八糟的觀念把我的心弄得很噁心,我寫作還有什麼意義?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如果你在表達內心很多情懷的時候,背後卻想著發行量、想著能不能用這個作品獲獎,那這情懷變成什麼了?我不願為了那些很快就消失的東西,自己糟蹋自己。我寧願像莊子那樣,做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寫點自己想寫的東西,逍逍遙遙過一生,也很好。如果沒了原則,少了一種質樸、無功利的心態,寫作就沒意義了。

    老子活著時,肯定不在意多少人看《道德經》,他也沒想過要影響世界,他只不過把自己明白、證得的東西,傳給真心向他求道的尹喜,如此而已。他只是隨順一種因緣。

    老子沒想過要影響世界,卻影響了世界,還影響了幾千年。一切都能恢復本然,恢復本來面目,迴歸本源,才是最好的。

    這也是絕學無憂。

    “絕學無憂”還有另一種理解:“絕學”是最好的學問,“絕學無憂”就是最好的學問能讓老百姓不再憂慮。這樣理解也是對的。佛教就是這個意義上的“絕學無憂”。它所有的目的,都是讓人離苦得樂,讓人從愚昧中解脫,得到一種不會動搖、也不會消失的快樂。這就是無憂。

    道家從佛家中汲取了營養,佛家也從道家汲取了營養。禪宗六祖的《六祖壇經》中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就和老子的“絕學無憂”非常相似,我的《光明大手印:實修頓入》中關於本元心的描述,也跟那種無為的境界非常相似。所以,佛道兩家都是“絕學無憂”。

    老子反對求“智慧”,認為所有求“智慧”的人都非常詭詐;也反對求功利,認為所有求功利的人會想方設法地謀利;也反對求仁義,因為求仁義容易變得虛偽、作秀、裝模作樣、欺世盜名。總之,一有求就不好,所以,老子追求無求。

    ——選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一輯》 雪漠著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3 # 朝聞道夕不死也可以

    這裡的“絕學無憂”的“學”是有特指的,是指那些華而不實或者是損害他人利益的學問,比如現在大熱的成功學,還有很多人推崇的厚黑學。這些學問要麼沒有實際的功效,比如成功學類書籍的作者往往並不成功,讀了只能讓人更加茫然,更加浮躁。要麼害人害己,比如厚黑學,公然挑戰社會底線,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危害社會。老子認為,學習也應該有所選擇,有所揚棄,這樣才能走上正道,真正“無憂”。

  • 4 # 淡漠千里1

    “絕學無憂”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即中止或放棄學習、知識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但是,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見素抱樸”!

    見素抱樸,即執一無為。為無為則無不治矣!既已大治,何憂之有?

  • 5 # 元琴1998

    絕學無憂。

    絕學,是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理解的"拒絕或斷絕"學問嗎?大家不妨聯絡一下身邊現實社會,不讀書丶不學習知識的人多嗎?當然不多,甚至是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大家知道不學習知識就會找不到好工作、賺不到多少錢,甚至會被社會無情淘汰!這樣的人肯定是煩擾多多,還怎麼會無憂呢?所以,把"絕學"理解為"拒絕學問",是與事實不符的!

    絕學,它的正確解釋是什麼呢?我們不妨找幾個用"絕"字組合的詞語:絕代雙嬌、絕頂聰明、絕色美女。這裡的"絕"就有"頂級"的意思,那麼,我把"絕學"解讀為"頂級學問",換句話講叫"真理"!

    絕學無憂,就是"掌握了真理的人,就不會有無謂的憂愁"!因為,掌握了真理的人,做事就會有正確的方法,不會做出會導致災難的選擇,所以無憂!

    正因為真理的可貴,歷代儒學大師才說:為往聖繼"絕學"!

  • 6 # 朗朗歌

    絕學無憂,每一個不同層面的人生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我認為這可譯為,真正透悟的大道學習所俱有,是可以沒有任何困惑憂慮的問題在現實中成為阻礙了。絕學是無上覺悟智慧,無憂是沒有憂慮的障礙。不知你認同嗎?

  • 7 # 外睿故

    如果只從字面理解古代智慧,往往會誤解。

    佛教有“無學”、“有學”。“阿羅漢可分四個果位,分別是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羅漢,前三位是有學,達到四果阿羅漢可說是無學位了,也就是說不用再學習了。但事實上他們還有得學,按照大乘的理論,他們只是斷了分段生死,還沒有斷變易生死,也就是說,只斷了我們人間這種身體的分階段死法,但還有念頭的生滅。”

    莊子所說的“絕學無憂”,——所有該學的已經學了,不再有任何煩惱憂愁。

  • 8 # 流芒流

    不是絕斷的絕。是絕頂高深學問是沒嘛可為它擔憂的。也應該是對不好的,歪門邪道,不正統,有偏見,不成熟,導人向俄的學說要拒絕。當你學富五車,能用於指導你的行動行為,規範語言思想,你的文章寫作,事業...那就不會有憂慮了!

  • 9 # 軼可

    你看那從孃胎裡剛出生的嬰兒,他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連媽媽是誰也不知道,也不會叫;只本能的哭、笑、睡覺、吃奶。他的每一個動作和眼神一切都自然而然,不帶任何塵世間的紛擾,那時便是一個人最無憂無慮的時候。所以,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去非洲可是語言不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