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漢錘金塊

    首先說明一點,袁大頭一元面值的是沒有5年造的。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佈《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根據這一規定,於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民國3年版的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民國8、9、10年版的為“中華民國*年造”;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中圓”(伍角)、“貳角”、“壹角”字樣,後幾種上方分別有“每二枚當一圓”、“每伍枚當一圓”和“每十枚當一圓”的字樣;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袁大頭的官版的成色為89.1%;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在該系列幣中,民國3年、9年、10年等一元幣較為常見,民國八年的則較少些。但是,在民國三年的“袁大頭”中,袁世凱“簽字版”則出類拔萃地被收藏愛好者所鍾愛。一類是民國三年天津造幣廠試鑄的義大利製版人的英文簽字版;另一類是袁世凱的左側面像後頸部位的簽字版(大寫英文L·GIORGI)。

  • 2 # 古泉學府

    1914年(民國三年)北洋政府為統一貨幣,頒佈《國幣條例》,同時設立幣制局,鑄發新銀幣,正面有袁世凱的頭像,我們俗稱“袁大頭”銀元。

    1915年(民國四年)袁世凱同學準備當皇帝,並於1916年(民國五年)改元,在這種情況下,您覺得北洋政府會鑄造袁世凱像銀幣嗎?

    袁世凱同學皇帝龍椅坐了還不到90天,在1916年(民國五年)就被迫從龍椅上面起來。所以很多資料沒有記載民國五年製造了一元的袁大頭銀幣。

    雖然沒有資料記載一元面額的,但是市面上卻確實曾在有民國五年袁世凱像貳角銀幣大量存在,您覺得他是在什麼背景下發行的?

    所以關於袁大頭五年一元銀幣沒有明確的參考資料記載,但是某寶有大量的民國五年袁世凱像的一元銷售,價格多在幾元一枚。

    上圖這種中華民國五年袁世凱像一元,標價多在2-5元。

    如果錯誤請大師指導!

  • 3 # 風雲說收藏

    你好謝謝邀請。民國五年並沒有鑄造過一元面值的袁大頭,因為早在民國四年12月袁世凱就在北京宣佈恢復帝制,廢民國紀元改為洪憲紀元。全國鑄幣廠即停止了袁大頭鑄造,天津造幣廠即設計鑄造飛龍紀念金幣及銀幣,再加上民國三年鑄造量極大,袁世凱又有稱帝的想法,所以民國四年就沒有鑄造袁大頭。

    民國六年和民國七年,市場上仍然流通的是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一元及輔幣,而各造幣廠也是繼續鑄造三年袁大頭供市場流通。袁世凱死後,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各大軍閥為了爭奪中央權力,各自為政,民國中央政府基本上被架空,所以各鑄幣廠並沒有鑄造新的年號的袁大頭,直到民國八年才重新鑄造新年號的民國八年袁大頭,直到民國十年後不再鑄造袁大頭。

    所以說,民國早期並沒有民國五年的袁大頭一元銀幣。有人說他的袁大頭五年一元明明是很老的,是祖上儲存了幾十年的,為什麼還不是真的?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這種袁大頭五年一元包括三年袁大頭五元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不存在的袁大頭,早在民國時期就有造假者臆造出來,以矇騙當世,連當時的不少錢幣藏家都被矇騙,以為是未流通珍品。

    實際上,民國元年、二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一元和五元,以及以上年份和麵值的簽字版都沒有發行過,如果在古玩市場上發現,那必定是臆造幣,而且基本上都是現代臆造的,也有極少為民國時期臆造的。所以大家遇到這樣的袁大頭,完全可以直接忽略,以免造成財物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