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命理師路曉燁
-
2 # 戴訓德退休教師
對聯是特別講究平仄的,嚴格的對聯必須遵從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反的原則。如魯迅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3 # 瑩妝淡墨
我認為一副對聯要做到不光意境美,有強烈的感情融和在裡面,還能準確的表達一些特定的人和事,以及景物,及詩人的情懷,用詞確切,還要音調押韻,平仄的統一,對仗,這樣讀起來朗朗上口,賞心悅目,好象是時光,日月塵事,風景人情的濃縮和精華,如一幅活生生的藝術畫卷展現在讀者的眼前,過目難忘,回味悠長,意境深遠,還能使人產生情感的聯想和共鳴。這樣的對聯和詩句才是好的,不是空洞的嬌柔作做,春花雪月的表面的華麗,讓人看到一些內在美好的東西。總之,意境,押韻,平庂完全統一就是一幅完美的對聯,可只要做到完全一致卻有些難度,就象做人,人人都力求完美,可又有幾個呢?所以審視一幅對聯的時侯要三觀融合起來,取長補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寫它的時侯,儘可能的做到三點完美。這是我個人的心得,不知是否對否?
-
4 # 長青四季松
對聯比絕、詩還要講究平仄。
若是出題聯
一、對平仄的要求是:
1、上聯必須仄尾,但又不能三連仄尾,且又不能孤仄(就是整個上聯只有一個仄聲字),還不能失替(第二、四字同平或同仄叫失替,第四、六字同平或同仄也叫失替。)
2、下聯必須平尾,也不能三連平尾,且又不能孤平,也不能失替。
二、對字詞的要求是
忌重:
不能重字,(有規律的重疊詞例外),
不能重義,(就是不重複用意義相同的字。
此外,少用或不用生癖字詞,聯句通順。
三、對意境的要求,就是意境積極正能量。
當然,若是玩開心,不受此限。
水平問題,簡述至此,若有不當,歡迊指正。,
-
5 # 林看雲
對聯需要滿足六個要素:
第一要字數相等,即上下聯字數一樣,不允許出現不規則重字;
二是詞性相當,要遵循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的原則,具體到小類都要工整,比如名詞要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副詞數詞各有相對,片語結構儘量相同;
比如:鴻是/江邊/鳥,蠶為/天下/蟲。三是要結構相稱,語法結構要相同;
四要節奏相應,音節點要一致;音節點並不是只是兩兩交替的,一般律句可以這麼判斷,散句就有可能有領字有領句等。
五是平仄相協,首先要上下聯平仄相對,上聯仄收下聯平收;其次一般句間平仄要兩兩交替,遵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平仄就有具體的要求了,分古音和今音,古音一般按平水韻區分,今音就按當前普通話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來區分即可,畢竟對聯不需要押韻無所謂韻部,只區分平仄即可。
最後是上下聯要內容相關,有對有聯才是一副成功的對聯。
-
6 # 想發發發
看內容而定。一般來說是有要求求的。但有些內容完全能夠充分體現對句的獨立要求的對句是要用內容作準則。否則,會減輕對句的骨力。
-
7 # 耿氏輕言堂
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平仄,在古漢語中,上去入三聲都歸為仄聲,而陰平和陽平都歸為平聲。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在音律上有了很大的區別,陰平陽平歸為平聲,上聲和去聲歸為仄聲,古漢語中的入聲已經歸入現代漢語的四聲裡了。
對聯肯定是講究平仄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平對仄,仄對平,上聯最後一步,必須是仄聲,而下聯最後一字必須要平聲收。舉例:
○平○仄○平仄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仄○平○仄平
上下聯各七字,按照對聯以及詩詞的平仄規律,叫做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即每一句話當中的第一個字,第三個字,第五個字,不用講究,第二個字,第四個字和第六個字一定要講究,最後一個字,一定要是仄聲,即為上聯,如果最後一個字是平聲即為下聯。另外第二個字如果是平聲,第四次一定是仄聲,第六個字即為平聲。如果第二個字是仄聲,那麼第四個字一定要是平聲,第六字為仄聲。最後一天,還應注意的是上聯最後三個字,避免都是仄聲,下聯最後三個字避免都是平聲,這是對聯創作中的大忌。
當然有人在創作對聯時,要求的比較嚴,聯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講究平仄,我覺得還是寬泛一些好,不必要求的太嚴,所謂曲高和者寡也。
說起創作對聯的心得,我覺得首先應該學習一些古詩詞,瞭解一些古詩詞的創作規律,掌握一些古詩詞的藝術手法,能夠創作一些古體詩詞,然後才能寫好對聯。意境為上,詞性相應,平仄次之,僅此而已。
-
8 # 新泉小駐
對聯講用聲,平仄相對,對仗工整,字數相同,忌重複擇字。要創設意境,用字講究新奇,不落俗套。動、形詞的活用等一系列操作。
-
9 # 竽笙1
對聯平仄
上聯結尾仄,
下聯結尾平,
一三五不論,
二四六分明,
上尾忌三仄,
下尾忌三平,
孤平應避免,
孤仄也不行。
回覆列表
對聯也是有平仄講究的。
對聯要求字數相同,對對仗工整,這是在追求結構美。
要求平仄,則是在追求音律美。
除此之外,還追求用詞美和意境美。
好的對聯是各種美學的組合,一個好的對聯,能為人帶來多方位的享受。
平仄的核心是古四聲和新四聲,古四聲代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平,平即是平仄中的平,上去入為仄聲。
新四聲,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三聲),去聲(四聲)。入聲除了部分地區的方言有,現代一般不常用了。
陰平,陽平屬於平聲,上聲和去聲屬於平聲。
通常對聯,在平仄方面對其中三處要求比較嚴格。
一是上聯句尾一字,要用仄聲,下聯句尾一字,要用平聲,講究仄起平落。
二是上聯的每個片語要與下聯的片語的最後一字對上,上聯如果是平,下聯就是仄聲,如果上聯如果是仄聲,下聯最好是平聲。
三是如果是多個句子組成的對聯,上下兩聯每一句的最後一字韻律都要對上。
如果你只是出上聯的話,只要注意尾字用仄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