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峨眉武術於鐵成

    這個問題一出,很多人首先就會選擇衛青或者霍去病。誠然,衛青和霍去病都是英雄,都取得了偉大的功績。但說到漢武帝時最出色的年輕統帥,在鐵哥心目中只有一人,李陵!沒有之一!

    李陵,字少卿,李廣長孫。李陵作為李廣的後代,完美繼承了李廣的武藝,騎射冠絕一時,愛士卒的美名也與祖父媲美,他的部眾願意與他一同戰鬥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然而,他同樣繼承了李廣的悲劇,公元前99年,李陵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在沒有得到漢朝大軍一點支援的李陵,戰鬥到最後一刻,殲敵倍於己,最後力竭被俘,甚至被皇帝逼降於敵。

    李陵在浚稽山與單于主力交戰,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以大車作為營壘,殺匈奴兵數千。單于嚇得幾乎墜馬,急召左賢王、右賢王部八萬多騎兵一起圍攻李陵。李陵始終站在大軍最前方,指揮若定,以弓弩為兵,以遊擊為計,殺得匈奴兵血流成河,人人膽寒,單于不敢繼續,決定撤退。不料李陵軍中一名軍官管敢因犯軍法受懲,竟投降匈奴,向單于告密說,“李陵無援,箭矢已盡,單于再堅持兩天,必能反敗為勝!”

    單于大喜,加緊圍攻,李陵的軍隊開始出現大的傷亡,剩兵三千(之前殺敵上萬,自損僅數百人,可見李陵的強悍),箭矢已盡,刀槍已折,竟又用車輪輻條和石塊殺死匈奴兵兩千人。此後,李陵單身行刺單于未果,與同袍韓延年突圍,韓延年戰死,李陵力竭被俘。

    事實上,李陵被俘後也的確拒絕投降,不料更大的悲劇即將到來。漢武帝瞭解到李陵的失敗是因為沒有得到救援,因此決心接回李陵,便派因杅將軍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接李陵。公孫敖膽小怕死,不敢深入敵境,又擔心皇帝追究他的責任,便回來對武帝說:“李陵在幫單于練兵以對付漢軍,所以我們接不到他。”"漢武帝大怒,將李陵滅族,他的母親、兄弟和妻子都被殺害。漢武帝的這一做法,將李陵逼向了敵人的懷抱。最終,李陵歸降匈奴,實為一大憾事。但李陵終其一生,並未與漢朝作戰。

    稍微具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古代戰爭中,步卒與騎兵的差距是很大的,匈奴騎兵的戰鬥力更是聞名天下,李陵不但用步卒戰勝匈奴騎兵,並且是以少勝多,這是整個冷兵器時代都是罕見的。

    因此,以戰鬥力而言,擁有大量物資、強力後援的衛青和霍去病,是無法與孤軍深入卻震破敵膽的李陵相提並論的。

  • 2 # 小沈談史

    中國古代的年輕傑出統帥有很多,而在漢武帝時代最著名的年輕統帥毫無疑問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大約出生於公元前140年,本來是一個貧民的出身,可是之後由於一個女人改變了他的人生。這個女人就是他母親的妹妹衛子夫。

    在衛子夫的地位在漢帝國後宮中的逐步上升,他的舅舅衛青也逐漸得到武帝的重用,之後,衛青派人去尋找他這位可憐的外甥,在把他找回之後,一直帶在他身邊,在舅舅征戰沙場中,幼年的霍去病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逐漸變成了一位能獨當一面的青年將領。

    在此期間,霍去病又在河西走廊地區大破匈奴,驅趕了河西走廊地區的匈奴勢力,並在河西走廊地區設立行之有效的行政區劃,於是就建立起了漢朝和西域之間的聯絡,之後,兩地的商業活動興起,形成了陸上絲綢之路。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爆發,漢武帝舉全國之力與匈奴決戰。在此戰中,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以及李廣等其他將領率領分別率領一路大軍直指匈奴的王庭,戰爭進行的異常激烈。此戰給了匈奴極大的傷害,從此匈奴遠遁漠北,一段時間內無力南侵。他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更是激勵著無數的英雄為建功立業而奮鬥,也顯示出了他高尚的品德。

    在此戰之後,年輕的霍去病就已經達到了與舅舅衛青相同的地位。令人不解的是,霍去病卻在2年後意外去世,至於死亡的原因,眾說紛紜,我們現在無從知曉,只是讓人覺得很可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的什麼表現會讓你覺得他很有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