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維觀察者

    汽車有一萬多個零件,能從幾百個方面導致成本,價格的不同,遠遠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分成平臺,車身,動力等幾大塊而已。

    現在的模組化平臺,動力總成都是彈性的,在更高階品牌的車上,一般來說各方面用料更好,工藝更精,不過普通消費者看不見罷了。

    並且越是精益求精,越要付出更高的代價,就好比從60分提升到80分付出的努力遠不及90分提升到95分需要付出的努力多!成果的提升越往上,越需要的是成幾何增長的付出。這個定理可以應用在所有的領域,汽車這種集合了很多種類的製造業當然也不例外。

    從工藝上來說,精度高一倍(0.1到0.05)的成本可能是5倍甚至10倍!用料就更不用說了,有些塑膠質感,耐用度和成本可能比一些金屬都高。同樣是金屬,生鐵多少錢?一般不鏽鋼多少錢?銅多少錢?銀多少錢?黃金又多少錢?這個梯度應該很好理解吧。 另外插一句,有一個“質量排行榜”在國內很有名,但是那個榜單羅列的是故障率,而不是“質量”,汽車這種很多種製造業結合在一起上萬個零件的產品,故障率比家用電器高是很正常的。而故障率相對高不代表“質量”不好,可能是零件甚至模組之間協調不夠好,新技術應用的過早,供應商某批貨出了問題等等。個人覺得故障率和質量不是化等號的,有的時候更精密的東西並不是那麼可靠,但是使用年限耐用度久很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電子錶和機械錶。

    太多人斷章取義,沒有理解上一段話的意思,再解釋一下,故障率和質量不是劃等號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故障率是質量體現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並不是故障率和質量沒關係或者成反比! 工藝和用料是普通消費者看不到的,不過配置是普通消費者很容易看到了,即便是一款車型,不同的配置也可以導致巨大的差價,國內消費者習慣了廠家自動分好了不同價格級別/梯度,動力更強的預設有更高的配置,這樣可能會導致消費者誤認為動力的提升導致價格高這麼多。

    用賓士E級舉例,184馬力的汽油E200在德國4.2萬歐元,如果不配到5萬歐,幾乎沒法開,只是一個“空鐵殼”,而一般雜誌測試的都是選配到6萬歐的,展廳裡放的高配展示車經常7萬歐!相比之下6缸,333馬力的E400起價5.68萬,8缸,408馬力的旗艦E500“只不過”也是7.1萬歐元。可見配置帶來的價格差距可以遠大於動力的差距!

    一般來說在國內,同平臺,相同或者相近動力的車型,品牌定位更高的配置更高,定價當然也更高。 再往下說還可以說到品牌價值,品牌溢價,廣告宣傳,售後服務,設計理念,但是那就扯太遠了。。。都實行市場經濟這麼多年了,成本和售價不直接成正比這個觀念應該早已普及,更何況成本遠遠不止製造成本,製造成本和售價直接對比更是意義不大。iPhone製造成本只要一兩百美元,為什麼賣六百五?64G記憶體的成本難道真的比16G高100美元?

  • 2 # EliKun

    剛才第一個朋友已經回答說一個車有上千個部件,其實每各部件之間的搭配有區別,還有就是調教,這個有點模糊,但是卻真實存在,同樣大眾高爾夫和奧迪A3,出自佛山廠,發動機一樣,但是你自己去試駕體驗下,看看是不是不一樣,這就是調教和內飾,我覺得除了品牌價值本身外,更大的就是調較和內飾,其他的比如大眾用錦湖輪胎奧迪用倍耐力,這些如果細分析就太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句話,讓你瞬間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