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uguodefaduoye

    小寶貝上火是很常見的,如嘴角潰爛、腹痛還有大便秘結,雖然不是大病,可是也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尤其天氣乾燥、炎熱,都會不約而同引起“上火”。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可不要著急。

    中醫認為,小兒脾胃功能尚不健全,而生長髮育迅速,所需營養物質較多,加之飲食不知自節,故而內傷飲食而上火。

    上火的三大常見症狀

    1、孩子不肯吃飯,煩燥不安,甚至不願進水,訴說口腔疼痛。

    2、孩子胃腸功能紊亂,訴說腹部飽脹不適,或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3、 孩子大便秘結,每隔3~7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結而量少,呈粟粒狀,排便過程延長或排便困難。

    給孩子喝些黃花郎茶或綠豆稀飯,黃花郎性寒味甘,能清涼解毒,清熱解煩,對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寶寶最為適宜。能去肝火解肺胃鬱熱,對容易上火的人常食有益。

  • 2 # 小兒推拿殿堂

    舌苔厚的問題,是說明寶寶脾胃的運化功能出現了問題,需要清淡飲食,清食導滯啦。脾胃的問題不是單純吃清火藥可以解決問題的,其後果是隻治表不治本,容易反覆復發。

    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發展和家長餵養的不科學,導致孩子脾胃的情況越來越多。據一項統計,大約有五成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的症狀。傳統上,針對小兒上火的處理方式就是吃藥。那麼,有沒有一種不用吃藥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呢?答案是:有。

    “前幾天有個孩子,舌苔很厚,嘴唇很紅,在我們這裡做了一次推拿調理,馬上就明顯減輕了。”一家知名小兒推拿專家說,前兩天店裡來了一個三四歲的小患者瑩瑩。來的時候,瑩瑩肚子脹,下眼袋發黑,噁心,口臭。據瞭解,小瑩瑩從小就在家長的指導下吃些油膩肥甘的東西,一歲多的時候就得了腸繫膜淋巴炎,心情也變得焦躁易怒愛發脾氣,家裡人在她跟前都要小心翼翼地,生怕惹著她。醫生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推拿專家經中醫方法診斷認為是脾虛脾胃失調所致,遂以健脾益氣、和胃消食手法推拿,第二天小瑩瑩就能吃得下飯了。連續調理了四五次以後,小瑩瑩原先鼓脹的肚子也癟了下去,舌苔薄了,胃口也好了,大便也通暢了,臉色也紅潤好看了。更讓家人高興的是,由於身體的康復,小瑩瑩的脾氣也變好了,她的母親張女士說,是小兒推拿送給了她一個活潑開朗樂觀愛笑嘴甜可愛的好女兒。

    同時提醒家長們,小兒脾胃功能較弱,不能給他吃大量肥膩食物,否則就會運化不開,造成積滯;另外,在時間上,晚上要儘量少吃,特別是少吃肉等難消化食物,同時要注意均衡飲食、搭配合理。一旦發生舌苔變厚的情況,在不嚴重的情況下,家長可為小兒做家庭推拿,方法如下:

    清補脾經:具體操作手法是,推拿者沿患兒拇指橈側緣(手掌向上,靠近大拇指一側為橈側,靠近小拇指一側為尺側)從指尖到指根來回推。作用:健脾調中,消食積化痰涎,補血生肌。

    脾貴在運,不在補。建議來回推脾的反射區。推拿頻率:200次/分鐘。

    清胃經:【功效】清脾胃積熱,降氣和胃,消導助運化,治肚子脹滿,積食腹痛,噁心嘔吐,便秘,厭食。【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魚際外緣黃白皮交匯處,離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為清法;反之為補;一般用清法。【演示】

    【功效】清利腸腑,主治腹瀉、便秘、積滯等。【手法】在食指外側,向指尖方向推為清,向虎口方向為補,來回推為清補,一般用清補法。【演示】

    四橫紋穴:5—10分鐘。【功效】調理臟腑,疏通氣機,主治腹脹、腹痛、積滯、納呆、便秘、乾咳少痰、洩瀉。【手法】以拇指指端從小兒手掌側面,自食指根部推至小指根部,來回推之。【演示】

    八卦穴:手掌面,掌心的周邊,順著時針的方向,劃一圓圈即是八卦穴。屬面型(也稱環型)穴位。操作方法:順運八卦——取左手順時針週而復始的推運。作用:和中利隔、順氣化痰、消宿食、開飽脹、調和五臟,有升清降濁之功。

    以上各穴各推5分鐘,清補脾經和四橫紋穴可延長時間。注意用力要柔和,推拿手法如媽媽撫摸寶寶的臉龐一樣,萌寶.愛嬰堂小兒推拿連鎖特別提醒:推拿頻率為200次/分鐘以上,一定不能太慢,切記!除做以上主穴的同時,還可加捏脊(兩食指抵於背脊之上,再以兩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挾住肌肉提起,而後食指向前、拇指向後退,做翻卷動作,兩手同時向前移動)5-7遍;每天堅持,必有良效。

    以上方法堅持每天一次,能夠起到調理脾胃、通調臟腑的功能,從而治療小兒舌苔厚上火的問題。如果感覺以上穴位複雜,就是單純順揉腹多揉一會兒,效果也委實不錯啦!

    順時針摩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雲智勇雙全,為何卻升不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