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醒蓮7
-
2 # 姐是打工人
感謝誠邀;對於一些孩子輕視生命:1是對生命認識度不夠他們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不知道死亡意為著什麼?2是平時責任教育不到位,他不知道他的生命不僅是他的生命最少還是一個家庭快樂的廷續,他不知道他的離去對家庭意為著什麼?所以平時作為父母必須灌川孩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減壓意識。讓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
3 # 一路花開84413906
一、家庭方面因素:有的父母感情關係淡漠,經常吵架或冷戰。家長工作忙和孩子溝通時候少,忽略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父母比較嚴厲,考試不理想或做錯事批評指責多,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容易導致孩子自卑悲觀心理。
二、學校方面因素:有的老師只抓成績,分數標榜學生的優差,忽視學生心理輔導。家庭學校督促就是學習要成績。有的學生考得不理想害怕被家長責備,成績一直提不上去,所以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厭學心理。
三、心理因素:孩子自尊心強,當做錯事總是受到家長指責,得不到理解。猶其個性內向型的孩子不願向別人傾訴又找不到可傾訴的人,喜歡獨處,漸漸地變得少言寡語,不願吐露自己內心思想。成績不好害怕被家長嚴辭責罵,一到考試擔驚受怕如臨大敵!膽怯,孤僻、悲觀,覺得自己蠢笨。家長又疏忽對孩子心理關懷,只關心成績。所以感覺生活沒意思,總覺得死了就好了。
我曾經想過死了就可以天天睡覺,不必擔心明天考試會不會考好!時至今日時常夢見當年考試時的恐懼心理!
孩子對生命的輕視,是沒有對孩子正確的生命教育。
生命是美好的,他們沒有感覺到。
生命是永恆的,他們不知道。
生命是貴重的,他們被輕視。
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為什麼要自家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愛的教育,不是溺愛。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 22:6 和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