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蔥光明草
-
2 # 思悟心蕾
陳安之的培訓雖然沒聽過,但是能夠把自己實踐後總結成理念,並傳播給大家也是一種能力與自信的體現。而我們之所以缺乏上進的動力,就是缺乏相應的理論與自強不息的精神。
其實,任何一種踐行後歸納為理念的東西都是僵化的,傳播給大家的是一扇門、一把鑰匙,是否打得開也要看個人的意願、渴望與訴求。如果這三者達不到相應的力度,那麼即使你掌握了金山銀山,依然無法進行挖掘。
陳安之的講座也不錯,就是有一點過度膨脹的自我,表面看上去是一種無限的自信,但是其背後也隱藏著一種私利的極度膨脹的渴望與訴求。這是一種由內向極速轉向外向的一個標誌,甚至在某種情況下失去了自我規範上桎梏,雖然可以表現很好,但同時也開啟了另一種不利因素的嵌入。
任何一種上進的求知與求索精神,都可以稱得上心靈雞湯。而這份雞湯有著無數種的用法,只是看自己是如何方式來汲取的。人的自我求索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心靈雞湯衍生的過程,只是很多人過於現實而忘卻了精神層面對物質層面的潛力的挖掘。然而更多的人都習慣恥於形而上學,而寵於形而下學,這不是不好,而是要掌握一個度,必須讓自己的靈魂真正的復甦才能挖掘出自身真正的潛力。
我很少看心靈雞湯之類的文章,因為我自身就是一份美味的心靈雞湯。自我求索的精神力用之不盡、用之不竭,對每一種問題和需要幫助的話題都會傾盡全力去做,這就是一種永動力量的源泉。
每個曾經奮鬥過的成功者與失敗者背後,都有著自己的理論與概念。而他們永遠自我完善並且再次自信的站起來勇往直前,經過無數次之後的他們,不但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並且還有數不盡的心靈雞湯可以分享。
總之,心靈雞湯只對勇於求索的人有價值,而對於那些想著不勞而獲的人只是糟粕而已。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堅守就要有堅守的責任與勇氣,而不是坐吃山空的天天喝心靈雞湯就能萬事大吉。”
-
3 # 十里潭水
把陳安之看作如今的網紅,可能更能夠客觀地看待他的影響。
毫無疑問,陳安之的那一套,曾經是有效的,即使在今天,也還在很多方面影響著公司的員工培訓。有一些技巧,改頭換面變成了網路段子和雞湯。
陳安之的那套不是他發明,是從美國移植過來的,尤其是一個叫安東尼·羅賓的人,為他提供了整個框架。他們把個人激勵用到了極致,跟練某些功不差上下。
其套路可以總結為:
先包裝出一個屌絲逆襲的“神”
然後你要聽“神”的指示,你就能成“神”
“神”的指示不是白聽的,要花錢,花錢越多心就越誠
這種指示一定是在某個大會上跟一群顛狂的人在一起聆聽
典型的瘋狂洗腦。
在渠道不暢通、資訊不對稱的年代裡,陳安之那一套是很有效果的。像臺灣被取締的階梯公司,就把那一套用到了教育培訓的銷售上,一段時間裡欺騙了很多人,都快搞成傳銷了。但在今天,資訊已經高度發達,人們的辨別能力也在逐漸提高,商業競爭漸漸地回到了“物美價優“的本質,就算靠特殊手段短期內獲得了大量客戶,一旦使用者體驗不佳,也很難形成持續消費,使用者終將離你而去。靠陳安之那一套想形成長期競爭優勢,已沒有可能。
下一個十年,應該是優質產品逐漸迴歸的十年,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朝著這個大方向在前進。
-
4 # 黃聘
可以明確的說:有用。
陳老師的東西本來就是正確的廢話,放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話本身不會有錯的,比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然後把它做到最好”“成功者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成功者要有遠大的理想,但要有合理的目標”等等,有的人聽了,去真正行動了,就會產生結果,變得有用。
同時,目前國內培訓市場三分之一的老師只要涉及到心態、銷售等培訓的,他們的理論很多借鑑陳老師,這些老師又結合時代與自己的體系融合,催生出了符合時代的“成功學”,這樣他的體系其實還是在間接起作用。
還有前些年也有很多人跟著陳老師學,其中不乏有真正成功的,既然成功了那還得跟著學啊,而且還要影響身邊一波一波的朋友,陳老師的這種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學習這個東西,用了就會有用,如果只是用陳老師的雞湯麻痺自己,而不去行動,那會被雞湯給毒死的,不得不說前些年也讓很多雞湯分子最後真想喝點雞湯都沒錢喝了。
-
5 # 5250記住微笑
我身邊有親人接觸過,前幾年,花了幾萬塊錢,帶回來的就是書,而且沒什麼用的書!然後,精神方面狀況不佳!被他洗腦了!本人覺得成功有很多種,別人的成功,在當今社會,你如何去複製?清醒一下!潑盆冷水!
回覆列表
換一個問題可能更容易理解:釋迦釋尼那套大道理到今天仍有人信仰嗎?
當然有!
“信不足有不信”,換言之:總有人會信到十足。況且就算90%是歪理,若不夾雜10%的真理在裡面也做不到廣泛傳播。陳安之的演講在當年是很轟動的,我們公司有個應屆生買不到票也要買到教程——希望得到這種神化的銷售能力。最意外的是連辦公室裡搞衛生的大姐有天也神神秘秘地對我說她準備跳槽到大家樂,因為一起租房的鄰居是上過陳安之的課的,說話非常地“以理服人”,她要跟這樣的人幹。可想而之當年有多轟動,上到企業負責人下到清潔工都認同陳安之那一套。
後來可能因為傳銷名聲太壞,而陳的理論大部分適用於銷售,就漸漸沉淪了。但今天把它用於銷售“打雞血”,可能仍然是最work的,所以我猜仍有人會信仰——除非這世界不再有銷售壓力,這一套才可能永遠被歷史塵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