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東方網記者解敏2月15日報道:截至2月14日22時,影片《流浪地球》票房突破31億元。至此,該片正式加入“30億俱樂部”,並一舉超過《我不是藥神》,躍升中國內地電影總票房第五位。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戰狼2》(56.7億元)、《紅海行動》(36.5億元)、《唐人街探案》(33.9億元)、《美人魚》(33.8億元)。(資料來
3
回覆列表
  • 1 # 聽雨軒SS

    年初三看的這部電影,對於國產首部科幻電影來說,已經做的挺不錯了,場面和視覺效果也很震撼,劇情發展稍微有點急促,可能跟刪減有關,希望國產科幻片能越來越好吧。

  • 2 # 清新的逗逼

    希望這部電影不要成為國產科幻電影的巔峰,也希望以後有更好的其他型別的國產科幻電影,更希望國產電影有一個好的環境。 批註:無腦黑國產電影的

  • 3 # 嘟嘟鼻

    以前大家提起中國的國產科幻片,都是一片唏噓。現在,《流浪地球》上映了,人們又重燃了對國產科幻片的希望。有人說,《流浪地球》開啟了國產科幻片的元年。

    不同於好萊塢電影,好萊塢的科幻電影都是超級英雄拯救全人類,而《流浪地球》中卻體現了全人類群策群力對抗困難。有中國特色。

  • 4 # 不瓜院

    看完《流浪地球》後,我的第一反應是:我的媽,我的頭要裂了。地球是宇宙間的一個星球,存活著數不勝數的人,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著地球的資源,地球遲早一天會不堪重負,不堪支撐,終究走向毀滅。《流浪地球》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尋找可以供人類繼續生存的其他星球,幻想而已,不必當真。重要的其實是我們的當下,珍惜一草一木一資源,儘可能地延長它的壽命,不要過度的開發,提前耗盡它的資源。人類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那就是收起我們的手,收起我們無窮的慾望,碎步慢跑,迴歸生態迴圈系統,人類僅作為地球良性迴圈中的一個生物存在,而不要成為迴圈系統的破壞者。

  • 5 # 沙漠梵海

    可以說用震撼來形容,雖然知道特效很重要,但是國內特效做到如此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而且並不比好萊塢差,整體故事銜接和內容雖然有小的瑕疵,但也足夠代表國內電影的開拓者了,用吳京的話懟那些黑流浪地球的人們,你們根本就是無知的,並不是只有美國佬可以當英雄,我們中國人怎麼就不行?難道中國的英雄還比美國少嗎?奉勸那些有色眼睛的人:有本事去美國生活,中國人需要中國的英雄,而你們去好好感受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權吧

  • 6 # 感謝有你58832543

    看完流浪地球之後,有些失望。之前看流浪地球豆瓣評分是8.5,期待蠻高的。編劇,導演,故事情節,表演在60分左右。

    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後來一直被流浪地球的廣告營銷轟炸,硬是把一部很普通的電影捧成了神話,太

  • 7 # 大理賬房先生

    是一部很好的電影。能看出來不管是所有的演員、導演和製作團隊用心對待實實在在做出來的電影。這樣的影片對得起觀眾更對的起你們所有參與制作的團隊。

    願你們新的影片越來越好,你們永遠是

  • 8 # 千果次元

    《流浪地球》劇情一般給6.5分,科幻特效是當今世界前例,總體給7.8分。科幻電影的元素最主要是給人新奇感和具有前瞻性。要是再多放進一些有科學依據的內容就更完美了。

  • 9 # 呵呵225588041

    我是前天看的,一是感動,二是震驚,三是自豪,用潮韻四句表達:

    紅紅舞獅亮新年 兄妹手足大有戲

    老爺愛孫親情味 觀看入戲變成伊滿目瘡痍故鄉情 冰冰冷冷山河川

    青山綠水在哪處 美好環境著記胸

    生生死死有輪迴 心中熱血永不衰

    中華兒女一口氣 科技強國華夏說

  • 10 # 93的流年留不等人

    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這句好也正好可以照著給中國電影圈提個醒:北京第三區影視委提醒您:爛片千萬部,獨尊戰狼小地球,吳京百億帝,傲視群雄誰來戰!

    吳京的成功也是希望,我們中國之後的電影能真正用心的做好電影內容的產生,期待中國能擁有自己的好萊塢影業,讓國外以中國科幻電影為標杆,持續輸出中國的影視軟文化。

    《流浪地球》的開篇災難預警也是現在地球面臨的重要問題,資源耗盡,人口集聚增加,各種極端天氣產生,連續的海平面上升,南北極融化,不堪重負的地球也會如《2012》那般分崩離析,與其讓自然界為地球來一場適者生存的災難片,不如我們主動的約束自己,剋制一下或是主動的增加自然資源承載力,就像前段時間美國NASA公佈的資訊一樣,全世界尤其是中國增添了不少綠色,我們在點點滴滴努力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改變中國乃至世界的格局。

    人定勝天,人慾定天,天必滅人,希望未來的世界更加美好!!!

  • 11 # 趣投吧外匯社群app

    電影不僅在春節檔第三天實現票房從第四位到第一位的逆襲,還被譽為“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中國產科幻片,很多影評人稱其代表了“華語電影工業化程度的飛躍”。

    網路上對於《流浪地球》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這部電影填補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空白,也有人認為電影思考不足煽情痕跡太重,過於捧殺了。

    這一期街採,我們採訪了一批生活在中國的外華人,他們中有多少人看過《流浪地球》?又是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的呢?

    流浪地球理論上是不能實現的,但設定很有意思

    電影最核心的設定,太陽即將發生一場叫氦閃的劇烈爆炸,在一百年內就會不斷膨脹吞噬地球,對人類而言無異於滅頂之災。

    為了活下去,人類在地球上建立了噴射高度達萬米的行星發動機,產生推力,讓地球踏上長達2500年的未知航程逃離太陽系,去往新家園。

    很酷對不對。

    其中一位工程師說,這個邏輯上是存在一定bug的,但是不影響觀感,畢竟帶著地球去流浪,這個概念有趣又浪漫。

    這部電影的視效讓人起雞皮疙瘩

    其中一位外國小哥表示,他看過很多中國電影,看完《流浪星球》後他覺得很震撼,有生之年能以主角的視角眺望木星和宇宙,令人驚喜。

    昔日的繁華城池已被冰雪覆蓋失去生氣;地球停止自轉跨越晨昏線後迎來的永夜;逃生時被冰凍成雕塑的鯨魚在木星大紅斑的注視下成為永恆……

    “行人,車輛,大樓都被凍在冰牆上,那種真正的,冰冷的,黑暗的末日感。”

    觀影時最真實的感受是,好幾次都被震撼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華人很重視家庭,“歸根”這個概念在電影裡很好的體現了

    所有經典的科幻電影都脫離不了情感的核心。

    電影中兒子劉啟經歷了一切後,從原本離家出走的叛逆到最後千方百計想要回家;其爸爸劉培強結束服役準備回家與兒子團聚;而回家也是救援隊千萬戰士為之拼命的動力。

    透過所有光怪陸離的奇觀,回家,成為《流浪地球》中最能引起我們情感共鳴的東西。

    採訪中的老爺爺用《道德經》中的一段話來說明中國科幻片的特色就是來自這些古代文學和理念。

    我們會在電影裡找自己國家的國旗

    不同於以往我們對科幻片的認識,導演讓所有人集體上線,展現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一起拯救地球的中國式英雄主題。

    服裝真的很貴!

    這位充滿好奇心的義大利小姐姐就去查了電影中的服裝,主演們穿的宇航服是為電影量身打造的,製作繁瑣零部件數量巨大,分了一千多個零件;

    美華人絕對讀不懂“戶口”的梗

    電影中男主劉啟被稱為“戶口”,無論是漢字的結構還是“戶口”本身的含義,對外華人來說都是送命題。

    主演屈楚蕭的名字,對印度人來說簡直是災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武術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