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那時的那個人
-
2 # 文雅歲月靜好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確實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所以學生的吃苦教育顯得更為重要,那麼我們如何引導學習吃苦教育呢?我是透過下面方法引導的
一天內需要到四個地方觀察周圍的人
第一個地方:長途汽車站
第二個地方:火車站
第三個地方:高鐵站
第四個地方:飛機候機室
要求觀察四個不同地點的人,寫一篇作文(需要外貌描寫)
-
3 # 劉江華老師教你說英語
我就拿英語學習舉例子:
很多人在學校有大把時間可以學習英語,可以記很多單詞,也可以熟悉語法規則,但他選擇了放棄。
當有天碰到一個很喜歡的工作,什麼都合格唯獨不會說英語,後來還是遺憾而走。
透過這個例子告訴他,一個人努力學習,將來的機會就越多。
-
4 # 林大饞
學習的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把一個正常的孩子逼瘋,人各有志,不是每一個人都得和馬雲一樣,馬雲成績也不是很好。
-
5 # 穩評說說
感謝提問。
建議分階段看辨析。大孩子另當別論,如果孩子太小,和他說今天苦和明天苦之間的哲學關係太深奧了。所謂孩子太小,不是大孩子和小孩子年齡上的絕對值,而是相對於你認為的在你想表達期望時的懵懵懂懂、點好就通、點不好就不通的孩子。建議用“三多”的辦法激發學習動力。
第一,多和孩子分享學習的快樂。提問中所說的孩子,應該是具有一定學習閱歷的孩子,他在之前的學習中從一無所知到有所知之,是一個獲得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快樂的,但有沒有人和他共同分享這個快樂,在分享中讓他有一種成就感,非同小可。作為家長或老師,如果能夠注重和孩子分享學習成果,孩子就會在學習分享中進入良性迴圈,不知不覺地便把苦的感覺張揚成甜的感受,就會不用揚鞭自奮蹄。
第二,多替孩子分解學習的壓力。現在的孩子,由於受成龍成鳳觀念的支配,不少都成為父母一廂情願的造化品,要早起還要晚睡,學校學還要家裡學,正課學還要開外學,要考試還要考級等等,重要的是有些學習並非自願而是父母和老師強加的額外負擔,造成今天吃了不知道為什麼吃的苦,也不知道明天還要吃什麼苦,更不知道吃了這些苦將來還會不會吃苦,只知道天天在吃苦。在苦與甜的問題上根本來不及思考,又沒有人來告訴他箇中道理,壓力自然增大,一旦壓力超過了承受限度,就會適得其反。
第三,多幫孩子分析學習的困惑。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在和孩子探討學習目的時候講的也沒有深度。孩子在學習遇到困惑時,需要我們幫助他認識、剖解和引領。我們可以告訴他,三十年後的生活質量是三十年前的努力決定的,這樣的大道理孩子能聽懂,但未必理解,不如用他自己的經歷告訴他,你今天所掌握的知識得益於你之前的努力。建議讓孩子多看看自己所喜歡的人物的勵志傳記,讓他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困惑中找到偶像,在偶像的經歷中強化吃苦的意志,在吃苦的認同感中明確“今天吃不了學習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的人生哲理。
-
6 # 知書大梨
我從河北的一個小鎮考出來以後,去了廈大發現人家本省啊,別的省的分數線比自己低三十甚至五十分。我常常想起自己的全封閉式魔鬼高中,一個月放假6小時,一週一次洗澡課千人搶位,因為去食堂的路上沒有跑步去被批評浪費時間,不到五分鐘的用餐(我高三打飯不敢點炒黃豆芽,因為沒有時間咀嚼),日復一日地考試,排名,檢討,搶分,崩潰。後來高考發揮得一般,被廈大錄取了。上頭清華北大省狀元的同學壓著,也沒有什麼人關注。我媽因為我考得太遠,也不太高興。那時候覺得自己吃了點苦,過得也不過就是那麼一種生活。但後來,我在條件優秀的宿舍裡研究牛津和劍橋的寒假交流活動時,高中同學群裡,只考上了本省二本的同學曬了張老舊宿舍圖抱怨供暖,用一種自嘲的語氣說自己每一天無所事事,從早睡到晚。舍友和她北大的小哥哥一起在家鄉創辦教輔機構時,初中同學群裡,有男生在找一份端盤子的工作,他告訴我們他交了新女朋友,和幾個朋友在五十塊包夜的KTⅤ劣質小包廂裡唱K認識的。我甚至還沒有完全踏入社會,就已經感覺到了所謂的 老大徒傷悲 。對比之下,也突然明白自己的付出為自己帶來了多大的意義。年輕時付出了,命運會給予回報。我對《斷頭皇后》中一句話記憶猶其深刻:她當時不明白,所有命運賜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村好了價格。所以,是真的請不要在年輕時偷懶。
-
7 # 青橙客讀書
其實這個道理對於每個成年人來說都是明白的,但為什麼很多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道理很簡單,學習的苦是“自找苦吃”,生活的苦是“苦來找你”,是被迫接受,說到底是自控力差,個人時間管理能力差,也缺少強烈的成功慾望的驅動。給大家推薦兩本書:《自控力》和《深度成長》仔細研讀或許能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學習是苦的?
我先來回答因為無聊,因為老師上課無趣,因為爸媽總是逼我學我不喜歡的,這是我聽到最多的孩子的回答,反思我們教育者,如何提高課堂興趣,讓大部分同學喜歡自己的課堂,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照本宣科誰都會,但是如何能提高效率,才是很重要的,我們的教育不改革,後面會隨著社會的浮躁更加的浮躁,現在我們的教育系統,引進了興趣課到各個學校,但是貫徹落實的效果如何?很多學校依然是分數至上,曾經一個孩子告訴我,老師,我們班主任不讓我參加繪畫人比賽,家長和班主任溝通了也不行,最後家長找到校方才得以批准;
為什麼不讓孩子更多的一些發展方向?就因為孩子每天下午要加練繪畫,會耽誤老師的加課,很讓人生氣。
現在很多家長的思想已經改變,不再是成績至尚,而希望孩子全面發展,這點很多老師都還是比較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