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字:新生
秋天陽光清朗
秋天像一幅斑斕多姿的畫。秋風瑟瑟,秋天總是醞釀著詩意,深得文人墨客喜愛。我們能看見的只有秋的清麗、秋的寂寥、秋的肅殺、秋的羈愁 。秋天的色彩,妙在天朗氣清與萬物生機勃勃的對比,一種極重的反差。秋天總是美好的;聽說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南國的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獨特的地方,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古人概括的立秋物候是: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時節,田間地頭處處可見人們"秋忙"的身影,農家小院曬滿了玉米、辣椒、大豆等農作物,呈現出詩一般的"曬秋"景象。 “不覺初秋夜漸長”。告別盛夏時節,暑氣消散,天高雲闊,秋涼宜人。雖有“自古逢秋悲寂寥”,可猶存“我言秋日勝春朝”;儘管看遍“綠池落盡紅蕖卻”,卻仍現“荷葉猶開最小錢”……秋,詩意充盈,萬物成熟之至而折返,悲慼如斯,倒不如看層林盡染,嘆一句“輕寒正是可人天”。 秋,因落木蕭蕭、紅葉百轉,給人以盛極而衰之感,故而自古吟秋多悲懷。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裡,把縷縷哀怨、愁緒,薰染得迷離盡致。而碧空萬里,白雲悠悠,明淨秀麗的秋高氣爽,亦為詩人筆下令人沉醉其中的開闊景象。
秋天真是讓人感覺悲涼的季節嗎?未必是這樣吧,輕微的寒冷正是最讓人感覺舒適的天氣。碧綠的荷葉雖快落盡,但粉紅的荷花卻仍在盛開…… 是初秋的晚上,庭園的草花,都在爭最後的光榮,開滿了紅綠的雜花。庭園的中間有一方池水,池水中間站著一個大理石刻的人魚,從她的臍裡在那裡噴出清涼的泉水來。月光灑滿了這園庭,遠處的樹林,頂上載著銀色的光華,林裡烘出濃厚的黑影,寂靜嚴肅的壓在那裡。噴水池的噴水,池裡的微波,都反射著皎潔的月色,在那裡盪漾,她腳下的綠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軟無聲的在受她的踐踏。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裡,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裡,在每一顆飽滿的穀粒裡。 聽聽,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地來,向遠方匆匆地去。天轉涼,秋意濃。北國的秋天來得高冷安靜,而南方的秋天充滿自由熱情。秋之末尾,伸手拍拍揉掉的碎葉,採幾縷潮溼的桂花,掬一捧回憶隨行,把秋天的所有美好,打包,封藏。秋池漸長,秋葉深黃。有人在體味秋天的無奈,有人在期待來年的豐收,有人在嘆息樹葉的不挽留,千百人心中藏著千百種感受。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淒涼一片秋聲。宋朝詞人蔣捷用風聲、雨聲、更聲、鈴聲、笳聲、砧聲、蛩聲、雁聲來形容秋天的到來,令人感受到一個有節奏的秋天。十月,秋之末尾,北國秋高氣爽,南方熱情自由,大地打翻了調色盤,一片錦繡。秋天是綠色的。萬物凋零之時,人們仍然在尋找那一抹堅強的綠;秋天是黃色的。雖枯木落葉風微涼,別灰心,還有溫暖為你飽藏;秋天是紅色的。她泛紅的臉頰上有一份熱情與期待,靦腆而羞澀;秋天是白色的。潔白相擁的棉花,溫暖貼心、誠實可靠;秋天是無色的。褪去浮華的色彩,只留住人生的輪廓和軌跡,願你的痛苦與失望,不再提起。歲月的秋,既是輪迴,也是新的開始。人生的秋,既是成熟,也是另一個路口。願你有夢想,也有遠方,既可朝九晚五,又可天涯遠望。雖然太陽的炎威依然沒有減卻,寒暑表上的熱度依然沒有降低,然而只當得餘威與殘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驅,大地的節候已從今移交於秋了。
秋,細數槐葉間一絲一絲漏下的日光。秋,親近一座帶著點桂花香味的古城。秋,安慰迷途的雁與落滿繁霜的花草。秋,擁月賞葉,圍爐吃蟹,讀書寫信。秋,漸瘦的晝,思念的心,好好地過。在北方,由立秋到處暑,秋爽確實立竿見影。即使響晴天氣,也不再有那種黏黏的悶熱感了,但南方依然很熱。《夏九九》說的是,夏至之後,"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很多人眼裡,立秋有點像是一張“空頭支票”,名字挺涼快,但天氣依然很熱。秋來了,清冷在一夜之間驟降人間,記憶停留在夏日的煙火裡。每年秋至,菊花便耀眼地盛開了。幾場秋風秋雨後,公園裡的花一片凋零。
秋風一吹,樹葉就黃了。再一吹,卡吧卡吧,樹葉就掉下來了。紛紛揚揚的,像墜落的花朵。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金秋時節,一隻鴻雁飛越高山,飛越大海,飛越平原,來到我的家園。它抖落一下羽毛,銜給我一粒帶著溫情和期望的種子。小鳥為她歌唱,花草為她跳舞。
而我獨愛秋天的落葉,秋天的美食,可能我愛的是生活。
兩個字:新生
秋天陽光清朗
秋天像一幅斑斕多姿的畫。秋風瑟瑟,秋天總是醞釀著詩意,深得文人墨客喜愛。我們能看見的只有秋的清麗、秋的寂寥、秋的肅殺、秋的羈愁 。秋天的色彩,妙在天朗氣清與萬物生機勃勃的對比,一種極重的反差。秋天總是美好的;聽說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南國的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獨特的地方,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古人概括的立秋物候是: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時節,田間地頭處處可見人們"秋忙"的身影,農家小院曬滿了玉米、辣椒、大豆等農作物,呈現出詩一般的"曬秋"景象。 “不覺初秋夜漸長”。告別盛夏時節,暑氣消散,天高雲闊,秋涼宜人。雖有“自古逢秋悲寂寥”,可猶存“我言秋日勝春朝”;儘管看遍“綠池落盡紅蕖卻”,卻仍現“荷葉猶開最小錢”……秋,詩意充盈,萬物成熟之至而折返,悲慼如斯,倒不如看層林盡染,嘆一句“輕寒正是可人天”。 秋,因落木蕭蕭、紅葉百轉,給人以盛極而衰之感,故而自古吟秋多悲懷。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裡,把縷縷哀怨、愁緒,薰染得迷離盡致。而碧空萬里,白雲悠悠,明淨秀麗的秋高氣爽,亦為詩人筆下令人沉醉其中的開闊景象。
秋天真是讓人感覺悲涼的季節嗎?未必是這樣吧,輕微的寒冷正是最讓人感覺舒適的天氣。碧綠的荷葉雖快落盡,但粉紅的荷花卻仍在盛開…… 是初秋的晚上,庭園的草花,都在爭最後的光榮,開滿了紅綠的雜花。庭園的中間有一方池水,池水中間站著一個大理石刻的人魚,從她的臍裡在那裡噴出清涼的泉水來。月光灑滿了這園庭,遠處的樹林,頂上載著銀色的光華,林裡烘出濃厚的黑影,寂靜嚴肅的壓在那裡。噴水池的噴水,池裡的微波,都反射著皎潔的月色,在那裡盪漾,她腳下的綠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軟無聲的在受她的踐踏。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裡,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裡,在每一顆飽滿的穀粒裡。 聽聽,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地來,向遠方匆匆地去。天轉涼,秋意濃。北國的秋天來得高冷安靜,而南方的秋天充滿自由熱情。秋之末尾,伸手拍拍揉掉的碎葉,採幾縷潮溼的桂花,掬一捧回憶隨行,把秋天的所有美好,打包,封藏。秋池漸長,秋葉深黃。有人在體味秋天的無奈,有人在期待來年的豐收,有人在嘆息樹葉的不挽留,千百人心中藏著千百種感受。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淒涼一片秋聲。宋朝詞人蔣捷用風聲、雨聲、更聲、鈴聲、笳聲、砧聲、蛩聲、雁聲來形容秋天的到來,令人感受到一個有節奏的秋天。十月,秋之末尾,北國秋高氣爽,南方熱情自由,大地打翻了調色盤,一片錦繡。秋天是綠色的。萬物凋零之時,人們仍然在尋找那一抹堅強的綠;秋天是黃色的。雖枯木落葉風微涼,別灰心,還有溫暖為你飽藏;秋天是紅色的。她泛紅的臉頰上有一份熱情與期待,靦腆而羞澀;秋天是白色的。潔白相擁的棉花,溫暖貼心、誠實可靠;秋天是無色的。褪去浮華的色彩,只留住人生的輪廓和軌跡,願你的痛苦與失望,不再提起。歲月的秋,既是輪迴,也是新的開始。人生的秋,既是成熟,也是另一個路口。願你有夢想,也有遠方,既可朝九晚五,又可天涯遠望。雖然太陽的炎威依然沒有減卻,寒暑表上的熱度依然沒有降低,然而只當得餘威與殘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驅,大地的節候已從今移交於秋了。
秋,細數槐葉間一絲一絲漏下的日光。秋,親近一座帶著點桂花香味的古城。秋,安慰迷途的雁與落滿繁霜的花草。秋,擁月賞葉,圍爐吃蟹,讀書寫信。秋,漸瘦的晝,思念的心,好好地過。在北方,由立秋到處暑,秋爽確實立竿見影。即使響晴天氣,也不再有那種黏黏的悶熱感了,但南方依然很熱。《夏九九》說的是,夏至之後,"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很多人眼裡,立秋有點像是一張“空頭支票”,名字挺涼快,但天氣依然很熱。秋來了,清冷在一夜之間驟降人間,記憶停留在夏日的煙火裡。每年秋至,菊花便耀眼地盛開了。幾場秋風秋雨後,公園裡的花一片凋零。
秋風一吹,樹葉就黃了。再一吹,卡吧卡吧,樹葉就掉下來了。紛紛揚揚的,像墜落的花朵。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金秋時節,一隻鴻雁飛越高山,飛越大海,飛越平原,來到我的家園。它抖落一下羽毛,銜給我一粒帶著溫情和期望的種子。小鳥為她歌唱,花草為她跳舞。
而我獨愛秋天的落葉,秋天的美食,可能我愛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