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兔王豫生
-
2 # 一葉輕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里仁篇第四》:
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孔子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證“仁”是指人在社會人際關係中所應遵循的特定行為準則和由此表現出來的優秀品德。孔子認為“仁”所要求的人際基本準則就是“忠恕”之道。所謂“恕”指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指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講的是一個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不應強迫別人去做,進而在完成自己的事業時應該想到別人也欲如此,因而幫助別人也達成其事業。總之,在與他人發生社交時,自己應本著理解、體諒、尊重的心理去對待他人,從而在立己時不至於損人而是立人;在達己時不至於損人而是達人,這就是“恕忠”精神。
關於為何選用“仁”字來作為一個道德標準概括,我們無從考證,仁本指果核,我想大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愛思想是前人們所希望看到的道德規範,是做人的核心,“仁”與“人”諧音,又寓意為互愛的種子植於土便可生根發芽育養萬物之意吧!個人臆測。
孔子認為朝堂之人當以仁教化民眾,上行下效,深以為然;孔子認為仁者守的清貧,不以為然。飢寒起盜心人之常情,不應作為道德考量標準,若有寬鬆的環境一個好的社會公信,人人安居樂業,不起驕奢之風何來盜心?若盜心之人不可富貴豈不人人皆仁者,若盜心之人富貴,豈非人人學盜?仁者絕盜者興,立於世該行仁者學還是盜者學呢?如此看來道德沒有強力作用的干預,還是一紙空言。
我不知我可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我只信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幫助你的須有感恩之心,這樣幫助你的人才會更多,人人如此。說不重小利者必有大謀也罷,說仁人志士也罷,自己都養不活談什麼理想抱負呢?世道是朝堂的事,你我既不能有激烈的強力干涉,想那些作甚?
-
3 # Wenqi
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難是因為:
1、你根本意識不到,即便是情商高到天際的人,除非是太閒,否則也做不到時時要關心他人的微表情
2、很多時候,將心比心也只能是對很明顯的事,而我們中國人又講謙遜,所以很多時候,對方到底是真不想要還是客氣客氣,真是不好說啊
3、而在某些情況下,即便是對方真不欲,我們有時為了對方好,也得強之啊,比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之時,類似情況下,即便對方不欲,你能強之也應強之啊
說不難則很簡單,因為上述這些情況所導致的事情太複雜了,你不可能什麼大事小事都反覆揣摩之後再做,所以我們應該是提前對自己進行了足夠的反省和訓練,讓與人為善、將心比心透過反省與訓練,變為自己接人待物的一個基本原則,然後夫子有云: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也就是說,因為世界太複雜,什麼情況都有,所以我們要先對自己進行訓練,透過反省、訓練讓與人為善、將心比心作為自己接人待物的一個基本原則,然後日常根據自己的本能反應就可以了
-
4 # 塗之人995
“不欲”者,自己不願意接受者也。——莫名的侵擾,無端的指責,惡意的中傷,枉屈的訓誡……吾“不欲”也!一旦變為主動,絕“不施於人”,然而,實踐起來卻很難。
諺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非聖賢,自常有過。一旦知過則思考,則識過、改過。待人接物,謹慎小心,寧損己,勿傷人的認識,確實需要的。
雖然“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但是時時想到“己所不欲”的事體,三思而行,總會減少過失的。
回覆列表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自己都不喜歡做的事情,就不要強求他人去做。什麼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呢?一般來說,即每個人在成長環境中性格與外部世界碰撞後產生的內心牴觸點。世界是奇妙的,創造出的每個人都獨具特色,與人類社會遵循的道德倫理有一定差異,這就是世界精彩之處,正是由於這種精彩,我們的生活才充滿激情,人類社會也變得紛彩繽色,生機盎然。即然如此,已所不欲當然就是情理之中的。
而勿施於人則是知道了前提下每個人的反映,由於生存的客觀原因,人類社會逐漸演變進化成一套文明道德倫理,以保證整體社會的根本利益,防範超越這種利益的破壞行為。當然,這種道德綸理與個人的利益一定存在衝突,也就凸現個人處理糾紛能力,其最高境界不外乎上述所言,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千萬不要強求他人,你不全面瞭解他人,更不可能全面面對自己,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