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眸子8552

    明朝先期,人民生活不錯。

    從永樂朝開始走下坡路了,除了要用大量的銀子養軍隊、軍戶。五次北伐韃靼和瓦剌,征討安南的反叛,鄭和七下西洋。大量消耗了國家賦稅,及僅有的一點盈餘。因此而造成財政危機,這也就為明朝走向衰敗,埋下了隱患。

    明朝的百姓,不善積存。加之文官與商賈,聯手壓低糧價,造成20餘年的糧價不斷上漲。又濫發紙幣,導致″鈔不如錢,錢不如銀"的局面。使初制的″胡貨幣體系"瓦解,以致通貸膨脹。於是,便加重了剝削,使階級矛盾不斷增加。在民不聊生的情況下,導致各地的農民不斷的起義。

    連年的災害,使秦晉,齊魯,吳越,荊楚,先後出現乾旱。同時又有鼠疫的爆發,直蔓延到京城。這也使京城的防務勢弱,輕易被攻破。

    百姓生活艱難,史載:"民外為盜賊所掠,內為郡縣所賦,生計無遺,加之饑饉無食,民始採樹皮、葉,或搗葉為末,或煮土而食之,諸物皆盡,乃自相食"。<明史、五行志三>稱:"崇禎元年,陝西飢,延、鞏民相聚為盜。二年,山西、陝西飢。五年,準、揚諸府飢。淮、揚飢,有夫妻雉徑於樹及投河者。鹽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縊於官署。七年,京師飢,御史龔廷獻繪<饑民圖>以進。太原大飢,人相食。九年,南陽大飢,有母烹其女者。十年,浙江大飢,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兩畿、山東、山西、陝西、江西飢,河南大飢,人相食。盧氏、嵩、伊陽三縣尤甚"。

    從這些記載中,可見當時人民的悲慘與痛苦,於是不得不反。這也是李自成造反的原因,同時也給了清兵入關創造了機會。乃致有些漢人,助力清軍,也反映出對朝庭的不滿。其實也是無耐之舉,為了活命。

  • 2 # 無慾金剛

    天災人禍,中原西北一帶顆粒無收,饑民成千上萬,著名的流民圖就是代表,江南一帶的老百姓生活還是比較穩定富裕的

  • 3 # 手機使用者5534444811

    沒讀過巜明史》說不上來。不過從巜朱元璋畫像》看明初百姓生活有所像徵:今己亥豬年六百六十年前己亥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愛情的看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