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遙想當年馬弓手

    先說明個人觀點,個人認為隱居終南山並非真的想隱居;

    更多的目的,一是表達一種情懷:我是有才之士,為何你們都看不見呢?

    二是借終南山的名氣做它圖:你們看終南山這麼有名,來這隱居的都是有才的人,我也和他們一樣,這就是最大最優的人才市場;

    終南山俗稱南山,秦嶺的一段,離皇都長安近,皇都的後花園,達官顯貴,皇親國戚愛來這玩,這是它的地理優勢;終南山是道家的發祥地之一,這是它的文化底蘊;沒被朝廷直錄的人,或者官場失意的人,來這裡隱居,指不定哪天被皇親國戚給發現了,機會就又來了;

    真正的隱居,是不會被發現的,咋不隱居到大秦嶺深處呢?或者像盜墓筆記裡那樣,長白山、邙山……遠離市井,找個山崖洞窟去清修,摸金校尉們不去,永遠也不會有人瞭解到他們。

  • 2 # 歷史隆中對

    要想知道隱士為什麼要去終南山,那就要知道終南山是個什麼地方。

    相傳,春秋時期,秦國函谷關令尹喜在終南山結草為廬,每天觀望天象。突然有一天紫氣東來,尹喜算出有聖人將要到此,於是日日守候。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尹喜等到了老子,兩人一同上山,老子把《道德經》傳授給尹喜就飄走了。所以終南山有道家發源地之說,這就給終南山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讓人感覺終南山就是出聖人的地方。

    終南山一直給人一種很偏僻的感覺,所以隱士才喜歡往山裡走。但實際上,終南山是陝西跟外界溝通的交通要道,比較出名的有子午道,是通往四川和漢中的要道,魏延的奇襲子午谷指的就是走這條路;還有武關道,這條路是給楊貴妃送荔枝的,所以也叫荔子路,這條路還是西安商人與河南,荊楚之地進行貿易的便利通道。

    所以終南山並不是人跡罕至的,那隱士去哪裡歸什麼隱呢?其實他們並不是為了歸隱,而是為了沽名釣譽。終南山離洛陽,長安,汴京都很近,就是為了方便皇帝接近拜訪,住太遠還怕皇帝不來。

    我舉幾個例子,終南山比較知名的隱士有:姜子牙,張良,鍾馗,孫思邈,王維等。這些人哪個不是後來入朝為官的?

  • 3 # 愛歷史的庸庸

    感謝題主的問題,對於問題我想做出以下回答,如有不恰之處,請給予修改。

    當我看到題目當中的“終南山”時,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陶淵明在《飲酒(其五)》中的兩句古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自己在籬笆的東邊看著親手種下的菊花慢慢成熟是一種快感,抬起頭恰巧看見不遠處的南山,我想在那一刻這份悠然屬於那方天地下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不再是屬於任何人。這不就是天人共春的思想嗎?這不正是被儒家所提出的核心思想嗎?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給了當時隱者心中的一份慰藉,讓他們知道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隱者之所以會選擇歸隱山林,是感覺到自己的政治抱負得不到實行,感覺自己所想存在的天下與現實之間的差異是如此的巨大,讓他們不得不好好地重新觀賞一下“無能”的自己,觀賞一下這座“有能”的天下。可這天下依然如是,沒能顯現出什麼預兆來告訴他們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所以他們很迷茫,很困惑,很想和這座天下講一下道理,可是無人可說,無人可解。於是陶淵明的出現,準確的來說是“悠然”二字的出現拯救了他們的思想世界,從而證實了他們的做法是正確的,“天與人”的儒家思想得到了證實,天不在支配著人的意志而是人的意志可以得到一定的解放,於是乎眾多的隱者想去尋找“南山”,尋找自己心中的慰藉。因此終南山被古代隱者如此的喜愛可能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的“南山”佔據了大量的緣由。除此之外終南山還是道家福地,其“無為而治”的思想時刻影響著數以萬計的人,更別說那些心向光明,思想豐富的隱者了,他們所尋找的不就是這種思想境界嗎?

    而這份悠悠然之前,是否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柱呢?答案是肯定的,封建時期的小農經濟正好提供了物質的支撐。從小農思想上可以做出老死不相往來的準備,從小農實際上可以做出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給自足滿足自身日常生活的需要,這些都符合隱者的思想境界,使得他們都願意放棄自身在紅塵俗世的喧囂,放棄糾纏自身的是是非非從而歸隱心中的山林。

  • 4 # 鄧青山

    天下修道,終南為冠,不是浪得虛名。首先是昆明山的最末端,是通往神仙的山,距離神仙最近的地方,其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自然災難幾乎沒有,加上風景優美,四季分明,是隱修的理想之地。

    又說太乙近天都,風水與人文的多元優勢,歷來流傳的修行有成故事,更是成為修道者嚮往的世外桃源。

    更別說終南捷徑,更是文人墨客留戀往返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雷霆一旦掉到第七,雷霆會完成對勇士的黑七奇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