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上課不注意聽講,搞小動作意犯得錯誤缺點他都有,講道理他都懂。也打過罵過嚇過,還是改不了。崩潰了。
6
回覆列表
  • 1 # 葉展翼騰1

    對於教育孩子這種事,中國人真的應該學習外國人的先進經驗。

    一,每個人都是從小孩子長大來的。我們不妨想想自己是怎麼長大的,長大的過程我們經歷了什麼?我們小時候需要什麼?我們小時候那些方面外部教育影響最大?

    二,我個人是非常非常反感那個字——“管”。中國自古以來,這個“管”字提現得淋漓盡致。皇帝管大臣,大臣管百姓,父母管孩子,妻子管丈夫。整個社會無不有“管”的存在。中國的管,與管理的概念差距還蠻大。中國的管,就是領導、指揮、服從、令行禁止。整個社會生態整齊劃一,步調一致。凡是不一致的,會被認定為另類,刁民,調皮。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來說,就是刻畫和複製一個“我”。那麼問題來了,“我”是聖人嗎?“我”水平的高度是不是就註定了孩子的高度?中國為什麼不能有另類的生存空間?這些另類,在外國,會是奇才,在中國,就是壞人了。

    三,既然我們勞苦大眾改變不了社會生態,就要去適應。二年級的孩子,也就七八九歲之間,心智不成熟。按孔夫子的說法,玉要琢,不琢不成器。民間說法,樹有扶,不扶不成材。我們就要研究怎樣去琢,去扶。一個管字,就害人不淺。不如誘導。刻意地誘導。演一些戲,讓孩子的靈魂受到震撼。潛移默化,以身作則。從細微處發力。任何人包括孩子大人,對說教的接受度,都非常低,不如讓他自己經歷,這個太重要的。家長老師天天灌輸,這不行,那不對,這錯了,那偏了,不如讓孩子自己親身經歷而知道對錯,而明辨是非。這就是古話說的,經一事長一智。

    四,不管作為家長或者老師,都應該努力學習,與孩子一同成長。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科技在更新。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是活到老學到老。百年樹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調皮搗蛋的孩子,誘導得好的話,長大了一定是個人物。與孩子一同成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 2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這個問題裡有兩個關鍵詞:怎樣管和才能聽。

    現在的孩子怎麼越來越難帶了?這是很多家長所面臨的問題。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孩子的屋子很亂怎麼辦?孩子的作業寫得很慢怎麼辦?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高怎麼辦?……

    “我最害怕帶孩子寫作業,每天晚上媽媽爸爸輪流上都不能搞定,我們怎麼說他都不聽,一個寫字不要連筆,提醒了N遍也沒有用。每天不到11點,我們就別想睡覺!如果有一天孩子提前寫完了,我們全家人的臉上都會如釋重負,這,一點也不誇張!”這是一個媽媽對我說的話。

    我想從兩個角度來說一說:

    一方面,我想說,我不想培養“聽話”的孩子,因為我們是用聽話來衡量孩子的,所以孩子個性被束縛住了,失去了自我,成了一個不動腦子,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的孩子。這類的孩子沒有夢想,沒有活力,失去了原動力。

    曾經有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四年級的男孩來諮詢,孩子已經半年沒有去上學了。孩子進來問媽媽:“我能坐嗎?”媽媽說:“可以”,男孩怯怯地坐了下來。我問他吃飯了嗎?男孩說:”問我媽吧。”無論問他什麼,他的回答要不就是不知道,要不就是問我媽吧。家長怎樣培養的聽話,把孩子教育成了這個樣子,很令人寒心。

    另一方面,我想說,家長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孩子不是用來管的,孩子聽到了家長的話並能夠去照著做,關鍵不在我們家長如何去說?重點是聽者是否聽到了?聽進去了?這裡涉及到了一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問題,即與孩子的溝通是否有效?怎樣做到有效溝通呢?我想提一些建議:

    1、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理解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原因,當你理解孩子的時候,孩子才能心服口服地聽話。

    2、和孩子先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只有你和他的親子關係好了,他才更願意聽你的話。

    3、放平心態,允許孩子犯錯——孩子的成長就是不斷犯錯的過程。

    4、良好的教養方式——避免說教、訓斥、打罵、否定孩子,孩子才會聽。

    5、父母的自我完善——避免情緒化、說話不算數、朝令夕改等行為,讓孩子相信你,你的話孩子才會聽。

    6、尊重孩子——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讓他覺得他有責任,這是他自己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同樣是笑,為什麼有人看起來很真,有人看起來很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