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生活中的噪音太多了,汽車聲、寵物叫聲、說話聲、工地施工啥的,解決難度大,但是可以減小噪音。可以使用一些隔音產品,注意傢俱擺放,關好門窗等等,多參考快適空間工房。

  • 2 # 起點投顧

    城市噪音由來已久,如何解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政府也在這方面釋出了一些相關規定,比如汽車進入市區禁止鳴喇叭,裝修房屋時禁止在休息時間段內施工!但由於城市居住人口密度高,汽車的密度大,建設工程的密集施工等,都難以做到絕對禁止。目前也沒有較好的辦法控制!

    我家就住在馬路邊上7樓,受到的影響非常大,汽車快速透過的聲音,喇叭聲,人聲,廣場舞大媽播發的音樂聲。等都讓我們深受其害,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更可惡的就是半夜三更的摩托車轟鳴聲,當夜深人靜休息的時候,被突然而至的轟鳴聲驚醒最讓我感到煩躁不安,特別是小孩,常常在半夜驚醒後不斷哭泣,更是讓我們煩不勝煩。如果不是違反法律的話,我真想一磚頭丟下去!教訓一下這幫囂張至極的人!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還給市民一片安寧的夜空勢在必行,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政府部門的作為,更需要全體公民的思想覺悟!才能打造安靜和諧的社會!只有提高全民素質教育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個人的修養和內涵,提升自身的素質,才能做到不擾民的舉措。

    想要達到這一目標,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們暫時只能靠自己,把房屋的隔音做好一點,條件好的可以在買房的地段上選擇更好一些的地方。而我就打算逃離這個喧囂的城市了!離開城市是我一直以來的最大心願,回到寧靜祥和的農村生活是我的最大的心願!這裡沒有尾氣,沒有汙染,更沒有汽車的轟鳴聲,這裡的天是藍的,水是清澈見底的,一畝薄田三分地,幾隻雞鴨一頭豬!閒時三五好友喝喝茶,這才是我最想要的生活,沒有城市裡的浮躁與喧囂,更沒有城市裡的汙染與匆忙腳步,只有寧靜與祥和!

  • 3 # 後生家

    城市環境問題有哪些?現代城市是人類進步、文化、知識、教育、醫療和技術革新的龍頭。中國現有人口13億多,未來將穩定在16億,是美國人口的6倍;中國人的人均生存空間是美國的1/10~1/15。

      2009年我國城鎮人口6.2186億,城鎮化水平達到46.59%,仍低於亞洲平均水平,我國的城市化程序仍在加速進行之中,到2020年,將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建設中的一些問題,嚴重影響城市人居環境的質量。

      城市的人居環境問題表現如下:排水設施普及率低,有30%~40%的建成區無排水設施或不足,一遇暴雨就會水浸屋;城市汙水絕大部分沒處理,造成水域和地下水的汙染。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6-7月遭遇內澇的城市多達14個:北京、武漢、深圳、杭州、南昌、長沙、合肥、南京、成都、揚州、江陰、咸寧、萬源、日照。住建部2010年調研結果顯示,全國三分之二的城市都曾發生過內澇事件。

      老城區的樓房居住密度較大,一些城中村的住宅見縫插針,樓房間距小,嚴重影響採光、隔聲;一些住宅小區綠地不足,公共設施配套不齊全。

      城市垃圾、糞便沒做到日產日清,相當部門垃圾運不出城外,糞便基本上沒經無害化處理。

      一些老城市的性質、功能不明確,諸如佈局混亂、住宅區人口過密、高樓林立、見縫插樓、設施雜亂、交通擁擠、垃圾成堆,噪聲、空氣汙染、水汙染等“城市病”使人民的生活環境質量下降。

      城市主幹道、立交橋旁、交叉大道、鐵路旁的噪聲和汽車、火車排放的尾氣多數達不到標準,對路旁居住者身心健康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事業。

      變電房、廣播、電視發射塔旁會產生很強的電磁波,如果人體長期接觸這種較強的電磁波,會使人的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受到破壞,可能會引起多種較嚴重的疾病;玻璃幕牆反射的光汙染,對人體健康不利。

  • 4 # 老伍觀臺

    所謂噪音,就是引起人們煩躁不安、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音。環境中噪音的分貝值超過了標準的規定值就是噪音汙染。

    如何整治城市噪音,減少噪音汙染?

    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強宣傳、監管,及時處理市民投訴案件。設定監督電話,及時對噪音源進行監測,發現超標的要及時處理,對產生噪音汙染的單位或個人給予制止,情節嚴重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對於城市建築工地產生的噪音,建設、環保、城管、街道辦事處等部門,要齊抓共管,促使施工單位儘量減少夜間施工。同時,增強施工人員環保意識,施工過程要採取隔音、降噪措施,以降低施工噪音。受施工噪音干擾的周圍居民,根據受噪音汙染的程度,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對於城市街道上車輛產生的噪音。隨著車流量的增大,街道上會經常發生擁堵現象,一些不耐煩的司機會時不時按喇叭,直接影響人們的休息、學習和工作。可根據路段的車流量情況,設定“禁止喇叭”標誌牌,對違反規定的要處罰。

    對於娛樂活動和集會產生的噪音。《噪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噪聲敏感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的,所使用的音響裝置音量不能過大,必須遵守相關部門的規定。超過規定的,應給予制止或處罰。

    總之,只要相關部門監管到位,市民自覺遵守,隔音、降噪措施到位,我們就能減少噪音汙染。讓市民擁有和諧、舒適的生活環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為了健康如何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