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雯雯麻麻

    宮頸息肉(cervical polyp)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由於慢性炎症長期刺激,使宮頸管區域性黏膜增生,因子宮有排除異物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宮頸息肉分為兩種,一種來源於宮頸黏膜的息肉,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息肉可單發或多發,大小不等,直徑多在1cm以下,較大的息肉可能出現一定的臨床症狀,較小的息肉可無任何症狀,只是在婦科檢查時被發現。宮頸息肉有惡變的可能性(不到1%),一經確診應行息肉摘除術,標本送病理檢查。

    病因

    1.炎症因素

    一般認為是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引起。長期的炎症刺激,促使宮頸黏膜過度增生,加上子宮有排除異物的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2.內分泌紊亂

    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

    3.病原體感染

    通常由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手術操作或機械刺激、性交損傷子宮頸,病原體侵入引起感染而導致。

    臨床表現

    宮頸息肉易被忽略。因為1/3以上的患者缺乏明顯症狀,或僅有較輕微的症狀而被患者忽略。

    1.出血

    主要是少量點滴出血、鮮紅色,或在性生活後少量出血,少數人的出血量可與月經相似。還可表現為絕經後陰道流血。

    2.不正常白帶

    部分患者平時可有黃色白帶,多數有異味,或白帶中帶有血絲。

    3.其他

    未婚的患者因發現較晚,多表現為陰道口有腫物脫出。

    檢查

    1.婦科檢查

    多數宮頸息肉是在婦科檢查時才發現的。檢查可見宮頸外口突出腫物,可呈舌狀或球形,一般質軟,表面充血,可伴有分泌物增多,可有接觸性出血。息肉的根部大多附著在宮頸管內或宮頸的外口,直徑多在1釐米以下,單個或多個。也有較大者,直徑可達數釐米,有蒂,隨著生長而突出於宮頸口外。息肉小的,則仍留在宮頸管,僅微現於宮頸口。

    2.病理檢查

    可見息肉中央為一纖維結締組織形成的縱軸,其中血管多而密集,外有宮頸固有的組織,包括腺體與間質,表面被宮頸黏膜覆蓋,組織成分和結構基本上與正常宮頸組織相同,為典型的息肉組織相。同時可見充血、水腫和炎性細胞浸潤。

    3.陰道鏡檢查

    根據宮頸息肉表面被覆的上皮不同,陰道鏡下有兩種影象。

    (1)屬宮頸管黏膜過度增生堆集而形成者,陰道鏡下息肉呈鮮紅色,有一定光澤,單發者有一較細的蒂,多發者呈簇狀,基底較寬,蒂較短。質軟而脆,觸之易出血。

    (2)起源於宮頸陰道部表面被覆鱗狀上皮的息肉,由於間質內主要為纖維結締組織,所以息肉為粉紅色,從宮頸鱗狀上皮區突出,基底較寬,也有少數有一較細的蒂,質地較韌,觸之不易出血。

    4.其他

    宮頸刮片示巴氏Ⅱ級。病情較重者可做宮頸活檢以明確診斷。

    診斷

    息肉的一般病理特徵為:疏鬆的纖維組織為中心,內含不同數量的宮頸內膜、血管和炎性細胞,表面被筱宮頸柱狀上皮。

    治療

    宮頸息肉以手術切除為主,以防因治療不徹底而復發。藥物只是輔助治療。

    1.手術方法

    可行息肉摘除術或電切術。用血管鉗夾住息肉蒂部,向一個方向旋轉,予以擰除。小息肉用血管鉗即可鉗除,稍加壓迫止血,或在頸口處塞以紗布一塊,24小時取出。息肉較大,蒂較粗者,摘除後基底斷端可用燒灼止血。如為多發性,可稍擴張頸管後,徹底搔刮之,同時作診斷性刮宮。

    2.術後注意事項

    由於息肉易於復發,摘掉後還可再長,因此應定期複查,並應積極治療陰道炎。不應忽略的是應定期作宮頸刮片檢查,以除外惡性變。

    預防

    宮頸息肉可阻塞宮頸口,引起不孕症;造成性交出血,影響性生活;治療後易於復發;少數宮頸息肉可發生惡變,並容易與部分宮頸癌相混淆,因此應重視宮頸息肉,做好預防工作。

    1.做好經期、產後或流產後的保健;注意外陰部清潔,但清洗外陰時不要用刺激性洗滌劑。

    2.注意性生活衛生,性生活之前,男女雙方均應清洗外陰,男性陰莖包皮過長者更應徹底清洗,以防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悄悄”侵入。

    3.積極治療宮頸炎、陰道炎等婦科炎症。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