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218749151476
-
2 # 一枕黃梁
不是!首先文字成熟在秦統一後(書同文),其次我們以漢族自居是漢朝以後。在華夏還有更早的岣嶁文等(也可能是漢字前身),在世界還有別的不弱於華夏的文明文字!漢字只能說是古老文字之一,是流傳最久,使用最廣泛的最完美的文字!
-
3 # 希希陌上行
從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這個角度而言,世界上成熟的古老的文字有甲骨文、楔形文字、印章文字等。從現存文字的年代看來,楔形文字比甲骨文早。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似乎只有用特殊書寫材料、在特殊的自然環境(草木灰堆裡的甲骨文)裡才能儲存下來。那麼,中國有沒有更早的用其他書寫材料的文字呢?比如夏代?中國古代磚木結構建築上的文字不可能像金字塔上的文字那樣能夠儲存幾千年,中國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下在山石上書寫的文字也不可能像乾燥的兩河流域文字那樣可以久遠儲存,其他漢字書寫材料呢?似乎…所以,從自然地理決定的地域文化角度而言,斷言中國最早的文字是我們看到的那批甲骨文略有武斷之嫌。
因此,我們可以說,從現存文字看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沒有中斷傳承、仍在使用的文字是漢字。
-
4 # 曾祥耙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時期雋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卜辭,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所以也稱殷墟文字,甲骨文記載的內容不僅有政治、軍事、社會習俗、還有天文、曆法、醫藥等。
隨著歷史和文明的進步,甲骨文逐漸演變成金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國務院《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國家對漢字又進行了規範和簡化,簡化了一些繁體字,合併了一些異體字,今天的漢字是楷化後的今文簡化字(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為古文字。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為今文字)。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傳承5000多年,是因為漢字作為載體起到了一脈相承的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電腦的普及,人們對漢字的書寫和認識越來越弱化,提筆忘字、落筆錯別已成普遍現象,漢字的傳承第一次受到嚴重的衝擊,名人名校名地寫錯別字的現象已司空見慣,對漢字的認真學習已經刻不容緩。
漢字是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學好漢字是我們每位炎黃子孫傳承中華文明的義務。
-
5 # 老璞
如果說從誕生的年代來說,漢字並不是最早的文字。
人類文明誕生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文字。而目前主要的史前文明中,兩河流域蘇美爾楔形文字、尼羅河流域古埃及象形文字、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印章文字都要早於甲骨文。
蘇美爾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誕生年代都在距今五千年前,哈拉帕印章文字誕生在距今四千年到五千年,而目前發現的甲骨文最早的不超過距今四千年。
這四種文字都屬於非常成熟的系統文字,其中蘇美爾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已經被破譯,甲骨文目前發現單子四千多個,被破譯大約三分之一,哈拉帕印章文字發現文物兩千多個,單字元號四百到五百個,仍然沒有被破譯。
下圖分別為古埃及象形文字、蘇美爾楔形文字、哈拉帕印章文字、刻有甲骨文的龜甲和獸骨。
-
6 # 西張東望
不能說最早的,或可以說之一。從淵源上講,漢字的源頭甲骨文(3000多年前)已經系統化了,而再溯源能靠上刻劃的指事符號,如八卦和數字等,還有有陶器上畫的表意符號(8000年左右)。
但可以驕傲地說,漢字是我見過最美的文字!無數的異族統治者也不忍廢棄而盡折腰,所以僥倖地延綿不絕!
可是我最擔心的是漢字的將來,會不會被我們自己毀了!不繼承發揚毀,不與時俱進亦毀!
-
7 # 空空斯坦熊
中國古代文明創造了世界上最早文字之一:甲骨文慢慢透過象形文字演變成現在的漢字,在古代文明裡只有中國古代文明沒有因外在因素內部矛盾斷代,所以中國文字不是最早,但是絕對是最完整無缺的,文字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的痕跡,中國文字的演變是跳躍式的,是華麗的,是耐人尋味的,就如同中國的歷史一樣。中國人創造中國文字,中國文字也同樣引導著中國人前進。
-
8 # 宙生堂主
漢字是漢民族創造發明的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漢語言的書寫符號,對中華文明的記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漢字最早的芻形是甲骨文。也有蒼頡造字的傳說。但漢字應該是先人們勞動智慧的結晶,是人類認識世界,反映自然的歷史產物。漢字的成形演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字,它形聲兼備,形意兼融,詞彙豐富,語意完備,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漢字書寫工具充分,漢字書法是世界上唯一的字型創造的藝術。
漢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中華文明的要義在漢字和歷代浩繁的文獻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對人類文明的延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漢字經過演化書寫進一步定型,規範化,標準化,系統化,大眾化,普及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漢字必將為人類語言的世界化、統一化做出新的貢獻。
回覆列表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正楷。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