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曉醫生
-
2 # 李藥師談健康
高血壓高壓好降,低壓更難降?這是很多高血壓朋友在降血壓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加強低壓高問題的調理,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的探討一下。
首先是哪些朋友更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呢?相信65歲以上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遇到這個問題的機率應該是很低的,到了老年階段,隨著血管的老化彈性下降,舒張壓(低壓)通常情況下,想高都高不上去了,在這個階段控制血壓,反而是要做好平衡,在降低高壓的同時,也要注意低壓不要降的過低,以免影響身體各個臟器在血液迴流心臟時的血液灌注,從而影響身體健康。多數碰到低壓難降問題的朋友,都是中青年人,中青年人一般高血壓發生時間段,動脈血管硬化還不嚴重,血管彈性尚好,因此,往往呈現出低壓更高的特點。
對於很多中青年高血壓朋友,如果來對比其低壓和高壓的比值就會發現,經常會有1400/100,135/105這樣的血壓值出現,壓差雖然看似也正常,但實際上,從高血壓的測量診斷標準來說,這樣的一些血壓值,都屬於低壓偏高更嚴重的情況,因此,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感覺低壓更加難降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一位朋友的血壓情況是135/105,我們控制血壓的目標是多少呢?通常說來,一般要求高血壓患者經過將血壓控制到130/80以下,也就是說,對於這位朋友,他的高壓再將5mmhg就可以了,而低壓卻需要降低20mmhg以上才能夠達標,對於這樣的一種血壓情況,低壓當然相對的就更難降一些了。
中青年朋友的低壓之所以難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青年人往往高血壓不嚴重,心血管健康也還沒有出現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在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下,讓高血壓患者去加強嚴格的生活調理,改善原來的一些不良習慣,往往就更難,生活上不做調理改善,單靠吃一種或兩種降壓藥來控制血壓,是很難把血壓控制好的,而特別是對於低壓的控制,往往難度就更大。
中青年人低壓偏高,還很難降下來的原因,與中青年人的自身生理特點也有關係,很多低壓高降不下來的朋友,都存在自主神經失調,交感神經興奮性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過度啟用,心率偏快,肥胖,血脂偏高,血液粘稠度高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了,低壓高就很難徹底的控制好。
對於中青年低壓高的問題,如何加強高血壓中低壓的控制,給大家以下幾點建議——
1. 生活調理干預是重中之重,健康的飲食習慣,改掉久坐不運動的習慣,堅持合理運動鍛鍊,積極控制體重,把體重和腰圍都控制下來;不熬夜,不吸菸,不酗酒,這些方面都有助於加強低壓高的控制。
2. 心態要保持好,學會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長期的焦慮、緊張情緒影響我們的交感神經活性,之所以要把這一點單獨來說,是因為性格、情緒對於血壓的影響,特別是低壓的影響,往往是很大的,也往往是最難控制和改進的,如果能夠真的放鬆自己的心情,低壓高的問題可能會得到很大的改善,也就不再難控了。
3. 在控制好血壓的同時,要注意監測自己的血脂水平,特別是甘油三酯的水平,如果血脂偏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變慢,血液迴流心臟不充分,同樣也是導致低壓升高的重要因素,如果有甘油三酯高,血液粘稠等方面的問題,積極的做好調理,也是改善低壓高的重要方面。
4. 在藥物選擇方面,中青年人低壓高,可以首選沙坦或普利類降壓藥,這類藥物可以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活性,對於高腎素活性的高血壓控制效果更好,而如果有心率偏高問題的朋友,比如每分鐘心率超過80的情況下,首先推薦透過運動鍛鍊,增強心肌鍛鍊來降低心率,如果透過運動鍛鍊無法有效控制心率的話,應該考慮服用β受體阻滯劑來加強心率控制,心率降下來,低壓也會更好的得到控制。
總而言之,所謂的“低壓更難降”,也是相對的,想要把血壓控制好,還是要看你能做到多少,有沒有把低壓控制下來的決心,能不能改掉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能不能克服和改善一些不良生活因素,同時配合合理科學的用藥,相信低壓高壓都達標,也不是什麼難事。
回覆列表
為什麼對於高血壓,會有高壓容易降下來,低壓很難降下來的說法?
對於高血壓患者,經過臨床用藥發現,一般高壓容易降下來,而低壓不易降。且低壓增高明顯說明動脈粥樣硬化較嚴重,血管的彈性的較差,而且舒張壓增高一般藥物治療較難降低。
導致低壓增高的原因有:1、某種繼發性高血壓:如患急性腎小球腎炎,或者是嗜鉻細胞瘤突然發作,使血壓突然間升高,這種情況的出現,大多數都是年齡比較小的人。
2、情緒激動:低壓增高與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激動的刺激,或者飲用了某類茶飲。
3、其他:較少見的腎臟疾病和頸椎也可引起,可使得血壓突然升高。
4、心跳頻率的快慢對低壓有較大影響。心率增快,舒張期偏短,在較短時間流向外周的血液也較少,所以在心臟舒張期末主動脈中存流的血量增多,導致低壓高。
所以,高血壓出現高壓不高,低壓偏高,在臨床上是個難題。高血壓患者也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高壓升高,大部分人能夠降下來,一旦低壓升高,服藥很難降下來。因此及時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可先在早期進行非藥物治療,再結合藥物,兩者協同作用,使血壓達到正常範圍。1、改變生活方式: 戒菸限酒,規律飲食,充足睡眠,多運動,控制體重,對於治療起到重要作用。保持心態平穩,合理的安排日常的生活,不要長期的熬夜,作息要有規律,這樣能夠改善和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堅持下去對血壓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好處。
2、飲食習慣的改變,選擇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的食物,減少動物性肥肉、奶油、高糖的食物的攝入,這樣能夠減少體內膽固醇的成分。還要注意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做到清淡飲食。
3、適量運動,研究發現長期運動,對舒張壓下降比收縮壓下降更明顯。所以,低壓高的患者,應該堅持鍛鍊,運動種類以較長時間(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如快步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最佳,儘量不要做衝刺、登高樓等無氧劇烈運動。
4、使用藥物, 在合理生活方式,適當運動後,血壓控制不理想,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類藥,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降壓藥,效果不佳時加用利尿劑。除此之外,還可以口服維生素E、降脂類藥,起到保護血管內皮,軟化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