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潘府家宴
-
2 # 張勁逸
在文史界,他又是一位集文字訓詁,詩詞,書畫,篆刻,古籍考據方面有貢獻的大家。
首先說他的書法,中國的書法大家,就像我們大地上的無數峻嶺高山,高聳入雲,令人仰望。這裡有的是以高度著稱,一峰獨秀。比如米芾以側鋒落筆中鋒鋪毫的刷式的行草,宋皇帝趙構《翰墨志》:"芾於真,楷,篆,隸不甚工,惟於行草誠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附在筆端故沉著痛快,進退裕如,無不當人意"。 有的是幾座山峰,令人神往。如王鐸行草漲墨誇張運用,結構上激盪跳躍,方折勁挺。形成了其剛健的線質和激盪起伏的用筆節奏。 而何紹基都不是,他不像是座引人矚目的山,更像是一條縱貫書法文化和歷史的山脈,這座山既有幾座高如雲天的大的群山,也有獨特的風格體系的獨嶺只峰,他不像那些書法大家的高度聞名,但他卻獨闢蹊徑,以廣度,深度,內涵上獨具優勢。裡面的每座山峰,都可以拿出來,獨擋一面,都可以和那些歷代大師們單獨較量和媲美。
他的成就表現在書法探索上 何紹基一生融匯碑帖,通貫南北流派。在書法實踐上成就非凡,被譽為“有清二百餘年一人”《清史稿》。其書法不止限於我們常見的行草,隸書,而且在篆,楷諸體也都有精深研究造詣,最主要是不限於各體,而能將它們融會貫通,為我所用,加上獨特的執筆方式,形成了何家獨一份的另類書法風神
在楷書上,他最早對顏真卿書體的下了很深功夫。年輕時就已臨遍了顏真卿所有楷體書法,但他不象錢南園那樣,是一個單純的顏體繼承者。而是對歐體特別是小歐的《道因法師碑》《張黑女墓誌》《黃庭經》《瘞鶴銘》等均心摹手追。再次,他對阮元,包世臣的書法理論極為推崇,主張楷書能具篆分之勢為最高,所以一生都在探索將篆隸之意貫入楷書,從而是他的楷書別開生面,內涵豐富。在館閣體盛行的清代,鶴立雞群,卓然古風令人神往。
在行草上,他的書法創作代表了他最高的成就,同時,也使他的書法思想得以在實踐上的全面表達。因為上面說過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沿襲二王,閣帖的尋常路。也沒有行鄧石如,包世臣的舊軌。他的行草根植於顏魯公的《座位帖》和李北海的《麓山寺碑》。然後以獨特的古篆優勢,融北碑的神韻,化入行草,孕育出“老辣”“蒼勁”的審美效果;再加上他又一大亮點和獨門絕技功夫,高懸臂的“迴腕法”。製出"生”,“澀“的效果。在墨法的成就上,他也用漲墨法,但他對漲墨的運用和王鐸大相徑庭,王鐸是落筆成點,筆畫起筆處反毫平鋪的運筆方法,誇張其落筆形,何道洲則是以漲墨加枯墨結合,製造出一種高古恬淡的澀意,
甚至連篆隸大師趙之謙都承認:”何道洲書有天仙化人之妙,餘書不過著衣吃飯,凡夫而已“。啥意思?與何道州大師相比,我趙之謙就一混吃混喝的江湖俗人而已,太逗了!
卿本佳人,何至於扮丫環。
在隸書上,漢以後,隸書開始衰落,走向了華美裝飾一路,格調不高。而由於自小就有有篆籀的功底,他一生更是臨遍了當世的各類隸碑,特別是對《張遷》功夫尤甚。加上他並無門戶之見,再結合清中,前期各位隸書大家的創新之成就。從而創作出了既有深厚功力,又有個性特色,超逸多姿的新風貌。
當代大師沙孟海評價其成就:”何紹基各體書,隸書第一,他的用筆極空靈,看過去很潦草,其實沒有絲毫苟且,比金農來得實在,比桂馥來得生動,大氣盤旋處,更非常人所能望其項背”。
在篆書成就上,何紹基直追秦漢以上的三代篆籀之法,融入小篆,又大膽引入了行書筆意,自出機杼。創造了小篆字型另類風格,就是一改古篆以靜為主的局面,有動有靜,用筆也打破了一律中鋒,而是方圓偏側齊上,墨法也豐富,濃淡枯乾並用,結體也敢有意犯險用偏,使以往單調古板的小篆增添了很多情趣,越賞越有回味
實際上,何紹基是一位身兼眾藝的書家,只因其書名太重,其他領域的成就就被忽視了。
他還是一位博通經史精於小學(金石,文字)的大家。《清史稿》稱:“其通經史,精律算,嘗據《大戴記》考證《禮經》貫通制度,又為《水經注》勘誤。就看這一水的典籍名稱,就夠我們喝一壺了; 別急還有,晚年,曾國藩,丁日昌慕名邀請何紹基,在蘇州揚州書局,校勘大字《十三經注疏》。對何紹基的學問甚為敬佩。
而在文字學術上,清史稿稱”於《說文》考訂尤深。“並著有《說文聲訂》《說文段注駁正》等書。
在詩歌,繪畫,刻印創作上也成就斐然,僅《何紹基文集》中,就有畫提詩216首,繪畫上造詣非凡。他的詩歌主要取法蘇東坡,黃庭堅,並主導並參與了當時著名的宋詩運動,他最著名的一句詩歌理論是:”凡做一事,必兼做別事,此一事方得好。專做詩,則詩不能工也,隨時隨事都不是詩,都是詩之所以然“。此語極富哲理,不但道出了學詩的要義,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對我們人生的所有事理,皆有啟悟。
-
3 # 校長趣品歷史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清道州(今湖南省道縣)人,清代詩人,學者,大書法家,畫家,尤其以書法成就最高,被當代學界推崇為一“清代書法第一人”,足見他在書法界地位之高,影響力之大。
一,文學成就。何紹基是一名學者,詩人,教育工作者。何紹基出身官宦世家,父親何凌漢是知名書法家,教育家,藏書家。受其父親嚴謹治學態度薰陶,何紹基從小就刻苦學習,興趣廣泛,通經史,律算,喜研究,對文學、金石學、地理學、漢書、周禮都有研究。早年做過翰林院編修,四川學政等職,後辭官創立草堂,講學授徒,主張“人與文一,先學為人,而後直抒性情,說自己的話”。他也諷刺時政,對外國侵略者盤踞租界深為憤慨,有中國人的愛國情懷。著作有《東洲草堂詩抄》、《東洲草堂文抄》、《惜道味齋經說》等等書。
二,藝術成就。何紹基是清代著名的畫家,大書法家。清代書法恐怕沒有第二人超越他。他的書法以顏體為根基,同時吸收歐體,北朝碑刻的長處,從而使他的書法自成一家。晩年書法更是爐火純青。“清秀”,“流美”,“俯仰不造作”,又被讚揚“清朝隸屬第一家”。
三,影響力。何紹基幾乎佔全了傳統文人所有特點,禮儀精,漢書熟,詩文好,書法更精。尤其在書法方面,草隸篆行,無一不能,無一不精,大字小字均能熔鑄百家,開宗立派。他的文學,書法對後世以及湖湘文化均產生深遠影響。清朝名人曾國藩、左宗棠、齊白石、譚延闓、王闓運、曾熙、李瑞清等等,他們的書法皆不同程度傳自何紹基的衣缽。
回覆列表
何紹基一生作書以行書最多,尤檀對聯,據說一天能寫一百餘聯,毫無倦意,也無懈筆。臨池時觸興口占,語句新雋工切,常有意想不到的妙處,且內容沒有雷同。書寫的風格,也是一幅有一幅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