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逸書院
-
2 # 看海oscar
在廣州,不管孩子工作不工作,只要沒結婚,照例每年新年初一給紅包,結婚後可以不用給紅包,輪到他們發紅包了,哈哈!
-
3 # 秦一農夫
壓歲錢是我國春節傳統文化風俗習慣之一,據資料記載,至少起源於漢代,盛行於明,清。不過古代的"壓歲錢"並不是當時流行的貨幣,不能在市面上流通。古代的"壓歲錢“是一種用銅或鐵鑄成的貨幣仿製品,有“鎮邪","避崇"作用,上面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兇","長命富貴”……等吉祥文字及"龍鳳",“龜蛇“,”雙魚"等圖案,是專門用於過年給孩子們發"壓歲錢"用的,據說孩子收到"壓歲錢",一年四季都會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農夫從小時記事起,每年都能收到很多壓歲錢,脖子上帶的銀項圈上,常栓滿用紅頭繩扎著的,大,小不等面值的紙幣。同樣,農夫後來有了子女,孫輩後,每年也會給他們發"壓歲錢"。不過從去年開始,孫子,孫女都大學畢業上班後,不但不給他們發壓歲錢了,反而會收到他們發給爺爺的"紅包“。
-
4 # 西行者之123
對於參加工作的孩子,可能因人而異吧!“給”與“收”牽扯兩方面的人,如果一方想給,一方不予拒絕,那也未嘗不可。無論是父輩或爺輩給,或多或少,都只是代表他們的一份心意,只圖個滿堂歡樂,其樂融融罷了!
-
5 # 森林206081367
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比如說我們這裡一般讀大學,最多到大學畢業就不會再給壓歲錢了。如果是提前就業或者成家的也不給了。看各地的風俗。
-
6 # 落雪飛花40488859
傳統文化的承載。在長輩面前永遠是孩子。發壓歲錢只是討個好彩頭。和年齡是否工作無關,和壓歲錢多少無關。關鍵是拿到壓歲錢之後,給長輩行禮很關鍵。
-
7 # 勝君君君
沒成家的話會考慮基本都會給,和關係遠近有關。散散財,還是能交好運的。順便祝願所有看到該訊息的人幸福安康,平平安安度過2020[偷笑]。
過年了吧?要給壓歲錢了吧?錢包要縮水了吧?
我自己今年發壓歲錢發得心肝兒都顫抖了。默默的自己在被子裡想了一下,這些孩子們到底要發壓歲錢發到幾歲最合適,後來我認為如果超過了一個歲數,會對孩子不好。
比方說我們家族,約定俗成的傳統是小輩都應該給,但是,如果小輩上班了,就不給了。
但是今年又出現一個新情況,孩子已經讀研究生了,說起來她還在讀書,但是都已經20多快30的人了,這個壓歲錢是給還是不給呢?有的長輩選擇給,其他長輩也不好意思不給,所以,這個研究生的小輩兒又拿了一次壓歲錢。實話實說,其實我心裡還是有一些嫉妒的。
@我就叫A達:我研究生的室友,叫小夢,小夢現在已經24了。我十分的羨慕她,我都已經沒有壓歲錢領了,可是他家就有,今年小夢又拿了快五六千的壓歲錢。要知道,他已經讀研了。具體原因其實是因為,小夢家裡面約定俗成的給壓歲錢的方式是,結了婚的才不用給壓歲錢,如果沒結婚,甭管你多大,就算你七老八十了,父母還是會把壓歲錢放到你面前對你說,寶寶,給你壓歲。
可見,不同的地方甚至只是不同的家庭,對於壓歲錢的理解和傳統都是不一樣的。我自己這兩天琢磨,到底是發壓歲錢到幾歲比較好呢?其實我認為最好不要超過某一個年紀,否則其實對孩子並不好。
說起這個首先應該說一下,壓歲錢到底怎麼來的?很多人都拿過壓歲錢,但到底為什麼要壓歲就不知道了。我小時候其實還覺得很奇怪,明明長大一歲會更好,為什麼要壓著我的歲數不讓長了?
其實不是這樣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壓歲錢的歲,其實是“祟”,就是邪祟的意思。古代傳說有這樣一個妖怪,他喜歡在過年的時候,禍害那些正在成長的小朋友,但他特別怕錢。因為錢是,經過了很多人的手,有很重的陽氣,如果把錢壓在他的頭上,他就不敢妄動了。所以,大人們都會給孩子壓歲錢讓他健康長大。這也是因為古時候醫療不發達,對孩子們的成長,更多的是寄希望於你們自己加油。
但傳統文化裡,這個壓歲錢的由來便是如此,同樣也是告訴我們,壓歲錢應該給到幾歲比較合適。古時候孩子,我們認為14歲就已經算成年了,畢竟在古代很多小女孩13歲都已經當媽了。那麼就算是放在現代,我們按照18歲成年來定,孩子最多也只是應該發壓歲錢到18歲。
至於為什麼說,發的太久了,對孩子也並不好。因為我聽過一個奶奶跟我抱怨,說她的孩子現在已經24歲了,大學畢業之後也不找工作,天天打手機遊戲。然後因為是家裡的獨苗,親戚朋友們給他的壓歲錢也特別多。他拿著這些壓歲錢就經常不回家,在網咖,一個月一個月的包機器玩。
讓家裡很是頭疼。確實有很多小年輕在不用付出的情況下,把收紅包當成了一種收入來源,這對他們的發展非常不好。如果是再小一點的孩子,可以透過紅包壓歲錢來,對他們進行財商的教育,但是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他們如果不找工作,只是一昧的用壓歲錢來娛樂,對孩子身心發展,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