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氣候異常,災荒連年”和“黨爭”。
13
回覆列表
  • 1 # 無為無不為0632

    從來沒有天災亡國,有的只是人禍。

    根本上來說,天災只是一個誘因罷了。

    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勤勞最善良,也是最能承受苦難的。

    但凡有一點點的活路,都不會走上造反的地步。

    讀一下史書就知道,幾乎歷朝歷代農民起義

    都是將老百姓逼到了走頭無路的地步後才發生的

    大澤鄉起義如是,黃巾軍起義如是,李闖王起義如是,後面的太平天國起義也是如是

    階級壓迫那都不叫事

    只要還能讓百姓有口飯吃,有點活路,他們都會卑微的活著,為父盡孝,為君盡忠

    但統治階級卻總是不會意識到這一點

    壓迫再壓迫

    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貪汙腐敗魚肉百姓,土地兼併嚴重異常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平日這樣也罷了,但天災來臨時,饑民甚至是易子而食

    而統治階級卻依然不做改變

    造反也就不奇怪了

    明末農民起義就是這樣的原因。

    推翻明朝的,不是天災,不是起義軍,也不是吳三桂和關外清軍

    而是統治階級自己闖下的禍

    只是在天災來臨時,加速了一下罷了

  • 2 # 老友迷

    強藩(李自成),悍夷,黨爭,閹豎,六個亡國要素佔了四個。還處在小冰河期,北方連年乾旱,財政制度奇葩,民間地主豪紳富可敵國,國庫能餓死耗子。精英階層,嘴炮無敵屁本事沒有,自私自利還沒幾個有骨氣的,不是水太涼就是孫之獬,有幾個有本事的不是死了就是做了馮承疇。明亡的引子是天災,但主要責任是人禍。

  • 3 # 慢慢。

    天災人禍的原因都有吧,一個朝代的滅亡不可能是單單一個天災就可以導致的,興盛的王朝往往也會出現一些禍事,比如說清朝康熙的黃河水患等,但是國家屬於強盛之勢有強臣有明君也是可以解決的。明末趕上了比較大的天災但是主要的原因還是人,還是這個王朝的腐朽和官僚對皇室的不支援。在天災發生的時候,只要皇帝做出相對的應對措施,處理好大部分災民,是可以解決的。農民起義一般是在實在活不下去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才會造成國家的動亂,小規模的動亂往往是不會造成龐大帝國的消亡的。而明末國家的財政掌握在士紳手中,士紳對皇室不支援,皇帝沒有強有力的手段得到他們的支援,或者打破他們掌握財政的狀況,這是最大的問題。明實亡於士紳亡於士子,人禍也。一般來說外族入侵就是華夏有內亂,清就是這樣做了江山,而且迅速的以強有力的手段拿到了士紳手裡的錢財

  • 4 # 宇宙波吐司

    我覺得歷史發展到明朝,已經是封建社會走向衰落時期,封建專制日益強化,對人民的控制不斷加強,這種強化體現在思想、制度領域,日益腐朽的制度以及附生於制度上封建吸血階層,無不促使著明朝走向滅亡,明朝的滅亡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個人所能導致的,天災也只是明朝滅亡的一個誘因。

  • 5 # 滄瀾釣客_

    不用說必然是人禍。歷史上還沒有哪個朝代是因為天災而滅亡的,同樣,明朝也不是。總結來說明朝滅亡主要三大原因,第一就是土地兼併和吏治腐敗,明朝後期土地兼併很嚴重,權貴階級仗著自己的權勢,從底層人民手裡強取豪奪,搶佔土地,這就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國家稅收的減少,要知道在古代土地上的稅收可是佔很大部分,國家沒有稅收了,可不就要苦了普通老百姓了。第二個是戰爭,戰爭要花錢,沒錢就要徵稅,這是一個死迴圈。第三個就是統治者自身的問題,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奇葩皇帝最多的朝代,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還有個喜歡做木匠的皇帝,愛做買賣的皇帝,愛打仗的皇帝,個個都是奇葩。綜合以上三個原因,能不導致明朝由盛至衰最終滅亡麼

  • 6 # 村裡長工

    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崇禎皇帝的內心是不夠強大的,才會有許多錯誤的決策,如果他認真學習前輩王陽明的思想,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也許力挽狂瀾,不至於自己吊死煤山,連累幾萬萬漢族同胞被殺。

  • 7 # 心H棄疾

    天災有之 人禍更甚之

    天災是起因,腐朽的明朝經過幾世皇帝幾十年的荒唐統治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了,崇禎帝有雄心壯志奈何無力迴天,況且各大臣 士族和皇帝之間離心離德不看好明朝能繼續延續下去,只出主意不出財力人人自保!

    連生存都有危機的農民起義軍總是能死灰復燃,而且愈發得到百姓支援成為了壓垮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滿清得了一個大便宜!

  • 8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人類是生活在自然地理環境中的一分子,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會深刻影響整個自然地理環境的演化,同樣道理,當自然地理環境發生變化時也會深刻的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之前的“農業社會”時期,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就會更大。農業社會時期,農業生產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特別像我國這樣一個農耕文明國家,在古代更是把農業視為重中之重,一旦農業生產發生變化,就會動搖國家的根本。

    農業是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潛力,來栽培作物或者飼養動物,農業生產受到地形、氣候、水源和土壤等多種自然區位因素的影響,其中地形和土壤是相對較為穩定的因素,氣候是具有周期性波動變化的因素,水源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受到氣候的影響。以前,歷史學者對於我國朝代更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文方面的因素,近幾年,隨著交叉學科的興起,地理因素,特別是氣候變化從而引起朝代更迭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明朝是我國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時間是在1368年至1644年,那麼這一時期我國的氣候變化情況怎麼樣呢?根據氣象學家竺可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初步研究》表明,近5000千年來,我國氣候變化處在冷暖波動變化之中,從大的角度來說,可以分為兩大時期,分別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溫暖期和15世紀以來的寒冷期,而明朝所處的時間剛好位於“寒冷期”中。

    其實,在明朝剛建立的14世紀氣候就已經開始變冷,1351年公曆11月山東境內黃河就有冰塊順流而下,而現在12月份黃河才會有冰塊,所以當時的氣候比現在要冷。從15世紀開始至19世紀中的冬季是十分寒冷的,其中17世紀是最冷的一個世紀,特別是1650年至1700年間,我國的南方熱帶地區降雪也十分頻繁。所以,明朝所在的時期,氣候相對寒冷,使得熱量條件較差,有些年份甚至嚴重的影響了農業生產,對於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封建王朝,國之根本就發生了動搖,在一定程度上,明朝的滅亡是源於氣候變化。

  • 9 # 自在瞭然1

    人禍在天災時更猖蕨。沒有人禍,就可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如果救災款被貪官侵呑了。就天災人禍一起來了。朝庭的根基就會動搖。搖晃的次數多了,基石不穩,大廈就會垮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幻西遊萌新玩哪個門派好,不耗藍的,以娛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