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中的小糖豆

    一.古代的人過得是年,傳說有一隻叫年的怪物,危害人間,由於人們使用鞭炮把他趕走了,人們為了慶祝這一天,所以把這一天叫做年,所以呢,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二,在陝北地區還有剪紙貼年畫的習俗,家家戶戶都貼門神,貼窗花。南方有打年糕的習俗

  • 2 # 若有意請相忘

    我覺得詩經《七月》裡的一段最能體現古人過年的方式。“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酒。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 3 # 婉清月色

    按照民間諺語應當是以下這些工作:

    臘月二十三:做糖瓜和麵條供給灶王爺,然後焚香燒掉灶王爺的舊畫像,送灶王爺上天;

    臘月二十四:掃房、打掃房間衛生;男人剃頭,女人洗頭洗澡;

    (此後幾天,直到大年初五各神下界之前,不需擇日每日都能婚喪嫁娶。)

    臘月二十五:將所有房間窗戶紙都換上新的;

    臘月二十六:殺豬、製作豬血豆腐、灌腸;宰羊;

    臘月二十七:宰鵝、雞、鴨並燉好,凍在院子裡(初五之前不能動刀的時候吃);

    臘月二十八:發麵;

    臘月二十九:蒸很多饅頭,除了自家初五之前不能動刀必備的主食,還有走親戚送人的饅頭;

    除夕:貼春聯門神,燒香拜神、祭先祖,到家族祠堂集體拜祖宗;吃年夜飯,貼新的灶王爺畫像,迎灶君回家並熬年夜;

    大年初一:互相拜年;

    大年初四的五更前:迎財神;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包素餡餃子,表示一年都會素素靜靜的沒有麻煩;

    正月十五:過元宵節,觀燈、社火表演;

    此後這個春節就算過完了。

  • 4 # 閙市俠隱

    過年,又曰春節源於我國古代對祖宗的祭祀,所以古人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著祭祀開展的,

    宰殺三牲,家人團圓,上墳或祠堂祭祖等。

  • 5 # 玉明6767

    我小時候常聽我母親說,她們過年的事,我外家是紹興上虞人,其本情況和魯迅寫的《故鄉》裡過年的場景美不多。首先是送接灶神,祭祖祭(已去世的)老人,這中間要弄好多紹興地方過年必備的菜,先祭祀,然後吃年飯,再然後發押歲錢等等。說不好。報歉報歉!

  • 6 # 獵奇哈哈包袱鋪

    古人過春節要做什麼事,在每個朝代每個地區風俗都是不一樣的

    首先春節是指農曆新年,我們通常俗稱「過大年」,是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首。由天皇時期創造的干支曆法,經過上古時代祭祀演變而來的,時至今日,已歷數幾千個年頭。

    在古代春節,人們更多做的是拜神祭祖,源於祈福守歲,是原始的信仰。而現在雖然還儲存了一些傳統習俗,但人們更多做的是一份繼承,傳載著隆重的歷史文化,也是國人普天歡慶的大日子

    在夏商周以及秦朝時,分別以農曆一月、十二月、十一月、十月定為正月,那個時候春節也有宰羊醺酒,但是歡聚慶祝的場面並未普及。直到漢唐期發明了拜年帖,逐漸形成了壓歲錢,由長輩發給晚輩,寓意辟邪保平安,和關切之情

    宋朝開始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祭灶日,俗稱小年南、小年北,家家戶戶打掃除塵。二十五接玉皇,話說這一天玉帝親自下凡,糾察人間善惡,所以每個人言語要謹慎,來博取玉皇歡心。臘月二十六洗福祿,二十七洗邋遢,古人在這兩天集中洗澡洗衣,去除一年的晦氣。二十八、二十九要貼年紅,就是和現在一樣,貼對聯、年畫、窗花、門神等等。並且年前還要一次上墳祭祖,來紀念祖先。在大年當天,門頭放置兩塊碳,儲水的甕裡撒下蔥蒜,都是祈福迎歲的體現。除夕夜也同樣要守歲,整夜燈燭不滅,床頭放著鐵器,炮竹聲聲不斷。還有個是團年飯,全家人吃喝到深夜,表示一年到頭吃不完。大年初一要放開門炮仗,接下來就開始拜神祈福。這一天鄰里相見必須作揖鞠躬,相互問候「過年好」

    而且每個地區風俗都是不一樣的,北方俗傳正月初一掃帚生日,這一天不動用掃帚,否則容易破財、掃走了好運氣。還有初三燒門紙,是穀子生日,要禁吃米飯,否則影響一年的收入

  • 7 # 義膽禪心

    在我國春節有4000多年的歷史,朝代不一樣,各民族的習俗也不一樣,但過春節的氣氛都是一樣的,充滿熱鬧,喜慶祥和。遠的咱不說,就說70年代吧,那時候過春節與現在截然不同,雖然說那時候生活困難,但年味總是濃濃的,28貼花花,不管窮富,過年總是貼對子買年畫的,大紅對子往門上一貼,買幾幅年畫往屋裡一掛,這就算開始過年了,30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一家人圍在桌子圓圈,一邊包餃子,一邊熬年,除夕夜是要熬年,那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春晚,就是一家人坐在屋裡拉拉家常,嘮嘮嗑,11點多開始煮餃子,等餃子煮好12點,先盛上一碗餃子放在桌上,敬祖宗神靈,然後放上一掛炮,一家人開始吃餃子,吃罷餃子這個除夕也就算過了,那個時候放炮是很熱鬧的,除夕夜挨家挨戶鞭炮齊鳴,一群小朋友挨家挨戶撿瞎火炮,然後回到自家一個一個點著放,初一的早上互相拜年,互相問好,上誰家拜年是有壓歲錢的?少則一角兩角,多則一塊5角,錢雖不多,足能讓小朋友們美上一陣子,大年初一,規矩很多,那一天是不準亂講話的,不吉利的話一概不能說,說了就被大人訓斥一頓,初一到初五是不準幹活的,是先把水挑滿缸,把屋裡屋外打掃乾淨,初一到初五連水都不準上外邊挑,不過初五,地也不準掃。那時候雖然窮,但年味總是濃濃的,從初一開始到正月十六都是非常熱鬧的,有打獅子耍龍燈的,還有踩高腳的,人山人海攆著看,每年村裡都會請上兩臺戲,唱它幾天,真是年味十足。

    80年代人們富裕了一點,每逢過年的時候大部分家庭都開始過油了,炸酥肉,炸丸子,油炸蓮菜夾子,炸魚,炸豆腐,包餃子。壓歲錢也漲了,一般在五角至5元之間,親朋好友互相拜年,一般中午都留在家裡吃上一頓飯,80年代後期人們的生活水平略有提高,到誰家去都能吃上幾個好菜,大人們開始喝酒了,那時候一般喝的是散酒,名曰一毛辣,就是一毛錢一兩的酒,那時候酒雖然便宜,說真的沒有假酒,一塊錢一斤的酒,比現在20塊錢一斤的還要好喝,這種現象持續到90年代末期,不知什麼時候年味慢慢的變淡了,人情味也淡了,攀比風盛行了,現在的人們追求浮華,家裡再窮兜裡也要裝上一包好煙,借錢要買上一身好衣服,為裡是裝大瓣蒜,拽排場。多了浮華的外表,少了傳統過年的氣氛。大過年的,圖個熱鬧,寫兩幅對聯增添點氣氛,

    上聯:天好地好春更好;

    下聯:豬多糧多福愈多。

    上聯;人開致富路;

    下聯;豬拱發財門。

    上聯:狗守太平歲;

    下聯:豬牽富裕年。

    橫批:人財兩旺。

  • 8 # 穿插游擊隊

    牛年大吉

    對華人來說,春節不僅是一年到頭的年終長假,更是在濃濃年味中,願舊年的一切都在除夕十二點鐘聲敲響的那一刻畫上句號。從新年的零點開始,永珍更新,好運連連。春節辭舊迎新的種種習俗,是從歷史文化中承襲而來。回看古人,除了為人熟知的祭灶、掃塵、守歲、拜年等習俗外,還有一些今天已不常見的活動,不僅儀式感十足,還深具“古風範兒”——風雅而別緻。完全復刻古早的春節過法似乎不太可能,但看一看總還行的,沒準還能給予我們一點新年啟發。

    從祭祀與迎春走來

    “過年”的儀式經歷了多代變遷才成為一種傳統節日。

    《說文》講:“年,谷熟也。”

    “年”為莊稼收穫之意。因此,最初古人把莊稼成熟的週期叫作“年”。

    據《詩經》記載,周代的農夫到年底十月,為慶祝豐收和改歲,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美酒和羔羊,祈願風調雨順。這時的一系列活動已具備了春節雛形,但它並沒固定在正月舉行,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春節。

    從夏到漢,歲首正月不斷改變,春節始終沒有定型。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正式實施《太初曆》,以夏曆正月為歲首。之後歷代曆法雖有變更,但基本上都用夏曆。自此,作為節日的春節初具雛形。

    據《禮記·月令》記載,現今沿襲下來的傳統春節習俗,不僅源於祭祀,也有迎春時節的各類習俗。在此基礎上,經過民間各地不同理解和改良,形成了中國大體相近卻又千姿百態的年節習俗。

    據漢代東方朔的《佔書》曰:

    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陰則災。

    這一習俗在南北朝以後又增加了初九、初十兩天所謂“九菜、十果”的節俗。後來各代中,春節也稱元日、正日、朔旦、元旦,民間則稱“過年”。

    自春節成為重要的節日始,人們為過年的活動與準備不斷加碼,一些較為風雅的過年習俗,多與當年的迎春儀禮有關,發展到今天,亦能從中看到當前一些習俗的影子。

    穿青衣

    當前我們過年對於服裝的講究大抵有二——

    一是大年初一換新裝,取個永珍更新的好彩頭,年長一些的人鮮少添新衣,但也一定會洗弄乾淨,“不染舊塵”;

    二是過年的新衣顏色相對鮮豔,至少有一些紅色的點綴,寓意紅紅火火。

    而古人對衣服的執念,在色彩上跟我們有所不同。承襲自古時迎春禮儀的“穿青衣”,取得是萬物生髮的春季之色——青綠,寓意對新年充滿希望。

    咬春

    古時,民間在立春時,常吃新鮮蔬菜來預防疾病,於是便有了“咬春”。

    唐代《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因此,春盤又稱五辛盤,類似當前的春捲。

    昔日,吃春餅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裡分格碼放燻大肚、松仁小肚、爐肉、清醬肉、燻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燻雞、醬鴨等,吃時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捲進春餅裡吃。

    對此,清人還專門寫有《咬春詩》:

    暖律潛催臘底春,登筵生菜記芳辰。

    靈根屬土含冰脆,細縷堆盤切玉勻。

    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響動牙唇。

    帝城節物鄉園味,取次關心白髮新。

    一個“咬”字,是動作,是想將春天納入懷中的期待,更有一種百業待興的韌勁兒。這樣的心情,和今天的春節辭舊也有共通之處。

    除了春捲,古時迎春還會喝七菜粥,即取七種早春新鮮蔬菜做成粥或羹湯,以達到迎新去晦之意。

    在這裡,無論是五辛菜之“五”,還是七菜粥之“七”,抑或祈福必須用三牲、三碗飯、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拜三次這一習俗中的“三”,都與中國傳統觀念中與萬物和諧共處的哲學息息相關,其中古代“三才”即天、地、人,“三光”指日、月、星,都與宇宙萬物聯通來計數。五則指代五行,七即為陰陽與五行之和。這些樸素的價值觀念不僅在節日中會被次次重提,在我們生活中更是形成了慣例。

    過的是春節,嘗的是美味,品的是文化,煉的是修養。

    飲椒柏酒

    而在古人風雅的春節習俗裡,飲椒柏酒寄託了一種特殊的生命觀。

    “一年連兩歲,五更分二年。”

    除夕之夜是闔家團圓的時刻,需達旦不眠,謂之守歲。蘇東坡有“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喧譁。”的詩句,把親友共同跨的時刻刻畫得無比真實。

    從漢代始,除夕都要飲椒柏酒。在古人認知中,椒是精靈、柏是仙藥,這兩味草藥在漢代能免除百病。此外,還要飲用桃樹葉莖熬成的桃湯,以壓邪氣。魏晉以後,人們則改飲屠蘇酒,屠蘇是一種闊葉草,令人不染病瘟。

    春節實際上是年幼者得歲、年老者失歲,飲用的次序與傳統敬老次序相反,先少後老,體現出長輩對晚輩寄予的厚望。正如明代韓奕《新歲述懷》詩云:“白首坐中堂,屠蘇最後嘗。”

    歲朝清供

    “歲朝”即“一歲之始”。《漢書·五行志》雲:“歲首、正月、朔日,是為三朝”,即農曆的正月初一。“清供”的由來,歷史悠久,中國古人以供祭品祈求免禍得福。佛教傳入後,“禪房香花素果為供”的禮儀替代“告朔之牛羊”,並逐漸發展成為包括書畫、古器、盆景、奇石在內的文玩物品,統稱為“清供”。

    歲朝興起於宋代。歲朝圖多作於立春、春節(正月初一)前後,是古代節令繪畫的一種。歲朝圖記載了古代春節的各種習俗,比如掃塵、祭祖、儺祭、立桃人、掛桃符、掛年畫、貼門神、貼春聯、爆竹等,堪稱古人春節習俗的形象再現。

    歲朝是“迎春納福”的最佳時機,因此歲朝圖既有除兇辟邪、納福迎祥的寓意,又反映古代文人的古雅情趣和獨特的精神風貌,是雅俗共賞的珍貴藝術品。在歲朝圖中,出現最多的影象符號是“瓶和瓶花”,即“清供”時的貢品,多用於祝願一年平安幸福;其次是春節常見的爆竹和大紅燈籠,以及雞(與“吉”諧音,被視為吉祥之物;同時也是俗信中的鎮物,可以守門、除兇)。

    最為著名的歲朝圖,當屬明代憲宗皇帝朱見深的《歲朝佳兆圖》。這幅畫作是專為過年而作,包含驅鬼、納福、百事如意三層意思:畫面中的形象是鍾馗,手裡架著如意,鍾馗是道教神仙,被稱為“賜福鎮宅聖君”,有求必應;小鬼託著的盤子裡面放著柏樹枝和柿子,寓意“百事如意”。鍾馗的目光盯著飛來的蝙蝠,寓意“福來”。畫中朱見深自題:“柏柿如意。一脈春回暖氣隨,風雲萬里值明時。畫圖今日來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反映歲朝清供的“歲朝清供圖”流行於清代,主要描繪清供的物品,並透過畫中物品的名稱諧音、民俗寓意或歷史掌故來表現美好的新年祝福,為春節平添喜慶氣氛。如畫百合、柿子、靈芝寓意“百事如意”;畫玉蘭、牡丹、海棠寓意“玉堂富貴”等。

    從各代歷史中走來

    各朝各代的發展中,人們過春節還出現許多新風俗,這一類大多傳承至今,不僅仍具古人風雅氣質,還是我們更為熟悉的“年味”體驗——

    唐·飾梅花妝

    古代,正月初七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

    傳說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人日臥含章殿,簷下梅花飄落在公主額上,形成一種裝飾,宮女見狀紛紛效仿,在額頭點上紅點形成“梅花妝”。這一風俗傳至唐宋,開始在民間流行,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樣式;塗唇則有“萬金紅、大紅春、內家圓”等名目。

    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有。長沙出土的楚國女俑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頗具“大唐氣象”。而在今天,女子在新年出門拜訪必會好好妝飾一番,既給自己提神增面兒,也讓親友更添喜愛,堪稱“美美與共”。

    唐·放燈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

    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曾寫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濃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據載,唐睿宗時,元夕做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金吾不禁夜”是說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

    今天,各式各樣的節日彩燈走進城市各個角落,將昔日看慣了的舊景裝點的年味十足。

    宋·燃爆竹

    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山臊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家喻戶曉的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更是對燃放爆竹成為春節之自然的寫照。

    范成大在《爆竹行》一詩中生動描寫了燃爆竹的過程——

    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餘威可驅癘。

    火藥發明後,爆竹經過了各式各樣的改良,南宋出現了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明代出現了“昇天雷”,即後來人說的“二踢腳”。

    宋·送名片拜年

    宋代開始,文人拜年用上了考究的名片,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

    文徵明《拜年》詩云——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原本是親友之間增進感情的拜年,被一張小紙片取代,主人還是會感到幾分失落。如今,迫於距離或疫情的需要,我們也只能用訊息作“名片”,給親友送去問候。但我們相信,只要情誼不散,待到國泰民安時,我們再相聚話短長。

    清·猜燈謎

    《武林舊事》載:“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衙,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喜歡猜謎的人會組織謎社,這在清代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謎手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傢俬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簽,一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籤,獲小禮品留念。

    因為燈謎難猜,清代顧震濤還因此寫下《打燈謎》一詩抱怨——

    一燈如豆掛門旁,草野能隨藝苑忙。

    欲問還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除各朝各代傳承至今的風俗,文人雅士也有一些過年韻事。如清代詩人袁枚和老師、兩江總督尹繼善經常吟詩唱和、各呈其能。某年除夕,袁枚派人在臨近子時之際給老師送去一首詩:“知公得句便傳箋,倚馬才高不讓先,今日教公輸一箸,新詩和到是明年。”(大意是 :您看到這首詩時已經新年了,即使您才思再敏捷,寫好和詩也是第二年的事了,您就認輸吧。)老師看完哈哈大笑。

    說的熱熱鬧鬧的,最後輪到國曆君給大家拜年了。

    健康、平安、開心

    迎來一個好運年、幸福年!

    新春

    祝語

    我們來年再見!對,明天見!

    參考文獻:柳倩:《中國古代春節風俗圖》,載《時代中國》,2010年第3期。何星亮:《春節禮俗與古代華人的和諧理念》,《金融博覽》,2019年第2期,第1頁。袁媛,殷曉峰:《從“歲朝圖”看春節習俗裡的宗教文化》,《中國宗教》,2019年第1期,第66-67頁。何星亮:《春節禮俗與古代華人的思維結構》,《思想戰線》,2013年第39卷第2期,第63-71頁。陳榮:《春節習俗源於古代冬春祭祀續考》,《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第35卷第1期,第77-81頁。陳榮:《春節習俗與古代冬春祭祀初考》,《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5期,第114-117頁。秦永洲:《爆竹聲中一歲除——古代春節風俗趣談》,《春秋》,2001年第1期第50-51頁。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劍魂史詩級加強,狂人劍魂傷害將碾壓旭旭寶寶的紅眼,是否影響遊戲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