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文Reaction

    經常在武俠片裡看到那些大俠飛簷走壁,輕功獨步江湖,那麼在古代現實中有沒有輕功呢?

    我以前看過一本書,書中是教人練輕功的,但是裡面說的對人要求非常嚴格,還要練氣什麼的。而且得從小練起,對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不過書中說得比較玄乎,我也忘記在什麼樣的情景下看到的。

    我個人認為,古代還是存在輕功的,但是這個輕功並不是像電影裡面那種厲害,像什麼

    蜻蜓點水、輕功水上漂、踏雪無痕等等,這些只是一種藝術化而已,現實中是沒有的。

    古代的輕功更多的是跟現在練武的那樣,是其中一種功法招式,比如像現在的空翻、鯉魚打挺等等這樣。像現在那種人要表演輕功水上漂這樣的,都要在水上弄好木板,然後腳踏上去,這樣才可以。

    那為什麼到現在輕功沒有了呢,我認為主要是還是跟練習輕功的要求條件有關,對練習者要求非常高,而且又困難,時間長,付出常人所不一般的吃苦耐勞。就跟咱們看電影裡面的大俠練個厲害功法都不是一下子練成的,而且還是主角才能練成,不是主角的都根本無緣。

  • 2 # 第三梧桐

    這裡要先定義一下輕功和蜻蜓點水。點水應該是輕功的一種。所有可以減輕體重,加快速度的方法,都屬於輕功。但只有當速度快到一定程度,體重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點水”成功。這裡的點水也不只是在水裡,那種草上飛的原理也是差不多的。

    那麼,我們很容易想到,輕功肯定是有的。簡單說,透過練習,吐息,彈跳等簡單訓練,就可以讓身體輕健。再直白點,多練幾個月蛙跳,大多數人都能跳的更高,那麼這也是輕功了。

    但是要達到能“點水”的程度,應該是不太可能的。動物界有一種青蛙,可以高速在水面上跑。這個是真實的,當速度很快時,水的表面張力會在極短的時間內作用到物體上,使得物體所受衝力大增,所以不會掉到水裡。那麼,這個很快的速度需要多塊呢?那個只有鵪鶉蛋重量的青蛙需要速度達到火車的速度才能保證自己不掉進水裡。如果是人的體重,假設人的體重是青蛙的1000倍,那麼人的速度至少要超過音速才有可能“點水”而過。顯然,古人身體素質再好也不可能跑的比飛機還快吧。

    所以,輕功肯定是有的,但會輕功的肯定不能蜻蜓點水。

  • 3 # 尬聊歷史

    輕功一說,應該是有的,但絕非小說影視裡那般驚世駭俗、神乎其神。

    題主所說蜻蜓點水的輕功,似乎就是 水上漂吧。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就提到過水上漂的功夫。說的是鐵掌幫幫主裘千仞,身懷兩門絕學分別是鐵砂掌和水上漂。據說可以在水上行走而身體不溼,卻是太神奇!

    關於飛簷走壁

    中央電視臺曾經有一部紀錄片真實地拍攝了一名武當弟子表演的飛身摘燈籠的輕功絕技。這名武當弟子略微助跑,腳一蹬門柱,便飛身將懸掛在6、7米高的燈籠從門簷上摘了下來。這是現實中最為常見的輕功。但是無法像電視劇裡一樣,一躍數米,在房頂上健步如飛。現實中是必須要藉助外力的。

    關於水上漂

    泉州南少林有一名武僧,名叫釋理亮,是一名武功絕學的發燒友。他曾經挑戰過15米的水上漂輕功絕技。據他介紹,水上漂在其秘籍中只有短短數十字,並沒有介紹具體過程,且水的浮力是無法支撐一個人的體重,這是常識,所以釋理亮所展示0.4秒15米的水上漂也是需要藉助外力的。這種絕技需要在水面上鋪起草蓆,然後在草蓆上鋪上木板,在鋪好草蓆和木板之後才能進行,但一般人沒走幾步便會陷入水中,釋理亮卻可以身體輕盈的走15米,這和他平時的苦練是分不開的。負重跑步、跳遠、跳高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梯雲縱

    據說還有一種輕功叫做梯雲縱,是人在向上跳躍的時候,用左腳點右腳、右腳再點左腳還可以向上繼續跳躍,最多的人據說可以跳10多步,那也就10d多米了,只不過跳得高下不來就摔死了!大家當做段子看一下就可以了,不必當真!這在《倚天屠龍記》中也出現過。

    張無忌左手抓著圓音,右手提著禪杖,一躍而起,雙足分點圓心、圓業手中禪杖,只聽得嘿嘿兩聲,圓心和圓業同時仰天摔倒。眾人驚呼聲中,但見張無忌抓著圓音高大的身軀微一轉折,輕飄飄的落地。六大派中有七八個人叫了出來:“武當派的‘梯雲縱’!”燕子李三

    距離現在年代較近的輕功大師應該就是燕子李三了。注燕子李三在史學上公認的是李景華的“燕子三抄水”,傳說特別神奇,在地面上上竄下跳,也在水面上可貼水面跳躍,就像燕子掠水疾飛,因此才得名燕子李三。

    當然史實中的李景華是不會有傳說中的“燕子三抄水”的輕功的,不能在水面上點水而行。他可以頭朝下,藉助一些工具,身子像壁虎一樣緊貼牆壁往上爬;也可以將繫有長繩的鐵爪拋於高牆或樹枝之上,然後攀著繩子爬上去:還可以用腳蹬牆,借勁使力,巧妙地越過障礙;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撬開各種鎖子……由此可見,輕功大師也是需要一定的工具或外力才可以施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豆角幹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