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處一觀察
-
2 # 地理愛好者
地震是不可準確預測的,不可能準確預測的,目前科技水平都達不到,何況在古代了。
地震,就是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地球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造成板塊之間的錯動和破裂,釋放出巨大能量,期間會產生地震波,地震波可以導致房屋倒塌、海嘯、山體滑坡、地表開裂等次生災害。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全球共有六大板塊和很多小板塊構成。六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交界處,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因此全球主要地震帶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
我國主要地震帶:主要分佈在五個區域:臺灣省、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目前地震不可預測,不能夠準確預報出地震的大小、時間、地點,頂多都是事後諸葛亮或者地震發起的前幾秒知道,這個作用不大。地震的災害不可阻擋,但是可以減小傷亡,比如高風險區採用防震材料或者建築強度有較高標準要求;地震自救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地震發生後的救治措施等。
簡單回答,期待更多優質答案!
-
3 # 尬聊歷史
說實話,就算現在高度發達的科技,也沒辦法準確的掌握地震發生的規律,更不能準確預測地震的時間與地點,要不然當年的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就不會造成這麼大損失了。
言歸正傳……
中國最早預測地震的國家。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就有發生地震的紀錄,並對地震進行一定程度的研究。
周臣伯陽甫稱:“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地震。”——《史記•周本紀》他認為,是陰陽失衡造成的地震,“陰陽”即“天地”,意思是地震與“天”“地”有關係。
利用“星的變化”預測地震
春秋晏子曾經對地震進行了預測,夜觀天象,發現星位變化,從而猜測出要發生地震。
“昔吾見鉤星在四心之間,地其動乎。”——《晏子春秋》意思就是,我昨天看見天上星星和以前不一樣,應該是要發生地震了!
利用“水的變化”預測地震
我國古人還是很聰明的,很早就發現了水與地震的關係,也總結出了很多很多經驗。如“水動則地震”“霪雨後見震”“大旱見地震”“水位變異則地震”等。
震前有“六端”。——《平寇記略》所謂“六端”指的是井水、池水、風浪、光線、雲彩、氣溫,就是說這些因素都是地震發生的預兆。
利用“地動儀”預測地震
這就厲害了,張衡所發明的地動儀是高科技產物,地動儀周圍有八條龍,代表八方,每條龍嘴裡銜著一枚銅丸,下面是八隻張著嘴的蛤蟆,銅丸掉到哪隻蛤蟆嘴裡說明哪個方向發生地震,據說十分靈驗。
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後漢書張衡傳》有一次,一條龍的機關發動了,可是洛陽並沒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學者都責怪它這次沒有應驗。幾天後,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來了,證明果然在隴西地區發生地震,大家這才都歎服地動儀的絕妙。從此以後,朝廷就責成史官根據地動儀記載每次地震發生的方位。
其他方法
當然,我多次強調古人智慧是無窮的,他們還根據雞鴨狗羊等動物的異常反應,還有井水、泉眼等特殊變化來預測地震,這放到現在也是很有科學依據的。比如蛤蟆上街、家畜不進圈、魚類躍出水面、井水無由發渾等……
回覆列表
肯定虛構的,時至今日,地震也只能是發生後才能確定。地震發生後,由地震中心向周邊擴散,由於地震擴散需要一點時間,可以在地震發生時向地震周邊民眾提前預報。這個時間由遠近距離而定,通常數十秒到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