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內參

    談到《祭侄文稿》實在是一件痛切悲哀的事情,比王羲之的《喪亂貼》悲切有加,這一紙雲煙是生命和著血淚寫就的;這一紙的背後是一個家族付出二十多條生命的代價,為保家衛國,捍衛李唐王朝;這一紙的份量太重了,以致在中國文化史上也不多見。 顏氏家族一門忠烈,都在效忠李唐王室,維護皇統。顏真卿與堂兄顏杲卿分別擔任地方官員。安史之亂時,叛軍進逼,顏真卿任平原郡太守,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皆有護土之責,顏杲卿命他的第三個兒子顏季明,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訊息,使兩郡資訊暢通,共同抵抗叛軍。但因敵方勢力強大,兩郡招架不住,而最近的太原節度使卻擁兵不救,以至城破,顏杲卿與他的兒子顏季明先後戰死。 文中有“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事後顏真卿派長侄泉明前往善後,僅得杲卿一足、季明頭骨,悲痛之餘,作文以祭。故有《祭侄文稿》問世。顏真卿書寫時的心情可以想像,血淚交進,悲憤交加,字字和淚,情不能已。 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顏真卿不顧筆墨之工拙,字勢隨書家情緒起伏,完全是內心精神的自然流洩,這也是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直抒胸臆,無意於佳乃佳。據說寫完這件作品後,顏真卿心緒難平,將這一紙揉成團棄於廢紙簍,好在被他的書僮發現,私下珍藏起來,以致得以流傳至今。 《祭侄文稿》與王羲之的《蘭亭序》、蘇軾的《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也被稱頌為“天下行書第二”。但歷史上有人提出,祭侄文稿的藝術成就要高於蘭亭序,蘭亭應讓位於它,因為它更能反映中國士子階層那種臨危不懼,以家國為重的大愛情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三作業多不想寫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