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兒你我說
-
2 # echo小茵茵
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和小朋友進行社交,最開始都是比較野蠻的打來打去,那是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在學習社交的方法。
當孩子打別人的時候我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制止,告訴孩子不可以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但這其實只完成了一半的教育,我們需要告訴孩子不可以怎麼樣做,更要告訴孩子可以怎麼樣做。這其實也是和家長自己平時和孩子相處的方式有關,如果家長本身在家和孩子相處就是一言不合就打就罵,那孩子自然會學到,人和人相處就是這樣的,我生氣了就可以打人。
身教永遠重於言傳,如果我們告訴孩子不能打人,要好好說,而自己對孩子卻是動不動就打就罵,那孩子一定只會學習你是怎麼做的,而不會聽你是怎麼說的。
如果對於五六歲的孩子還是經常打人,甚至是和小朋友相處不愉快只會用打來表示不滿的話,那一定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打以外的示範看到的太少了。孩子是很難在一個充滿焦慮和暴躁的環境中自己發展出心平氣和的本事的。
育兒就是育己,回憶一下自己面對孩子的不聽話是怎麼做的?我們在要求孩子心平氣和不打人之前,自己能否做到對孩子心平氣和好好說話?等到我們做到可以溫和對待孩子的時候,孩子自然也會慢慢學習到溫和對待別人。
-
3 # 慧美媽
這個時期的孩子腦部已高速發育,開始擁有自己的情緒和喜惡事情的能力,但語言能力還沒有發育好,孩子的一切想法思緒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若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孩子更是會不知怎麼辦。於是打人便成了他發洩自身想法情緒的行為。
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是可以的,但是打人這種行為確實是不對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如果孩子打人,做為家長要立刻制止,但是態度儘量溫和,用語言和自己制止的行為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可以不對的。
第二,與孩子交流。仔細觀察,可以把孩子此時具有的情緒用語言描述出來重複給孩子聽。比如:媽媽知道你因為~事情,現在比較生氣是嗎? 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孩子也會感覺到你真的在關心他(她),進而心情已經會好了一大半。
最後,家長們可以教孩子發洩出自己的情緒。可以讓孩子選擇出門玩耍或是在繪畫本上亂塗亂畫等。
都說疏導好了孩子的情緒,就會慢慢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是因為孩子的情緒有了安放的地方,便會更加坦蕩勇敢地做自己,去努力、去奮鬥。做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引導孩子的情緒。
回覆列表
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一般會維持幾個月時間,家長首先不要太緊張。越是嘮叨和提醒孩子不要打人。反而會強化打人的行為和習慣。家長應該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幫助孩子去適當的表達情緒。比如寶寶在和其他小朋友搶玩具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說:“你的玩具被搶了,我知道你很不高興,你願意和小朋友分享嗎?”如果孩子不願意,家長就要帶孩子去把玩具要回來教孩子禮貌的和對方說:“對不起,我現在不想和你分享我的玩具,請還給我。”或者適時地引導孩子交換分享:“我們再找一個玩具,你們可以一個人拿一個。”或者轉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