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間的流浪者wo
-
2 # 水面染五彩
現在也有砂子炒花生,有點鹹味,酥香可口,花生不會炒黑。傳統的東西有很多好東西,要傳承下去。小時候吃點什麼香的厲害,現在吃什麼味道都不對。應該天天餓著點。
-
3 # 堤邊綠柳
我們這邊是裡下河平原,好像不產花生,很小的時候過年時,有的人家自己炒花生,放一些東西在裡面炒,估計應該是沙子,受熱均勻,防止炒黑,想起來,那時的生活充滿了自家廚房特有的味道,不像現在,生活是便捷,快速了,人也失去很多樂趣
-
4 # 陌路紅顏5879
小時候吃過沙子炒花生嗎?現在回憶起來是不是有懷念?
我們這裡因氣候的原因吧,記憶中從沒種過花生,更不用說吃沙炒花生了。倒是沙炒玉米花我們常吃,是兒時最美味的小吃。
每逢到了冬天,撿幾穗粒大飽滿乾透的玉米,先把挖來的白沙放在鍋裡炒熱,放入剝好的玉米粒,不停的翻炒,只聽噼噼啪啪一陣響後,鍋內就浮出一層白花花的玉米花,這時再改小火慢炒幾分鐘焙黃起鍋。用篩子篩去灰沙,就剩玉米花了。有炸開的和沒炸的,沒炸開花的人們叫它啞巴豆,吃著可香了。
我們上學的時候就會裝上滿滿的一口袋,路上或課餘時間吃,有時互換著吃,比著看誰家炒得色黃香脆。平時炒不炒不去講究,可十一月三十晚,是家家必炒,還有一句順口溜是這樣說的:三十炒,初一咬。
從此,沙炒玉米的時間和美味就深印在了我們心裡,令人懷念,揮之不去。
-
5 # 蔥油餅不帶蔥
早以前,很多農村地區家家戶戶吃的花生、葵花子都是自己種出來的。把果實摘下來洗乾淨,再晾曬一番,自己放到鍋裡炒著吃,和外面賣的其實差不了多少。不過,如果大家注意到就會發現,很多人在炒花生的時候,會在鐵鍋裡放沙子,這是為什麼呢?
以前的爐灶都是用泥土砌成的灶臺,上面架著大鐵鍋,下面生著柴火,火候不是很好掌控。再加上花生殼的熱傳導率極低,內外溫差很大,如果不放沙子的話,鍋裡的花生容易因受熱不均,而導致一半熟一半生的,還有的會炒糊。
而加了沙子,因為它質量大,熱導率處於花生和鐵鍋中間,可以吸收大量的熱,溫度還不會快速的升高,保持一個比較恆溫的狀態,同時散熱還慢,若是隨時看著點,並不停的翻動,花生便會隨著沙子的溫度均勻受熱,讓每一粒花生都炒熟的同時,還不至於糊掉,並且口感比較酥脆。
另外,花生的外殼比較薄、脆,果肉又比較厚實,當其受熱之後果肉極易膨脹,這樣一來果殼也容易爆開。但若是用沙子炒花生的話,它雖然受熱慢,但散熱速度也慢,在這樣的過程中,花生果肉可以緩慢受熱,果殼也不至於爆。
也因為這樣,炒制很多幹果都會用這一方法,比如板栗、瓜子等等。大家都有見過炒花生的時候,鍋裡放沙子嗎?
-
6 # 陳一222
小時候吃用沙子炒出來花生怎麼那麼香而脆呢?
童年的回憶!
我們老家一般都在要過年,大人們準備年貨時才找來沙子炒花生,當時不知為什麼要放沙子在鍋裡,每每到這時,孩子們會圍在廚房不願離開,大人們也時不時從鍋裡拿出一兩粒花生讓孩子們嚐嚐,“熟沒熟啊”?孩子們會說:燙、燙!
那時每家都是土磚砌的鍋灶,用的大鐵鍋,柴木作燃料,燒飯時火力大而不均難掌握火候,花生沒熟就焦糊了,所以人們想法用沙子放在鐵鍋裡炒熱後再放入帶殼花生,使花生受熱均勻,沙子不斷加熱慢慢浸潤花生外殼再進入花生仁,加之沙子散熱慢,一直供給花生熱力。所以炒出花生酥脆而香。
那時食物就是美味,小小的花生香脆更加激發孩子們對過年的期盼。
-
7 # 豫見我們
說起沙子炒花生就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感覺突然聞到了滿滿的花生香味呀!
小的時候我們那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花生,花生成熟的時候曬乾然後收起來,平時生吃或者用來煮粥,煮菜都能用,當然還會留一部分炒著吃。一般炒花生都會選擇在深秋或者冬季,那個時候天氣已經比較冷啦,冬天的農村也沒有什麼零食吃,所以大家就拿出自己庫存已久的花生,支起一口大鍋,找來幾根木頭就開始炒花生了。
炒花生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就是沙子啦!加入沙子一起炒可以避免花生炒糊,而且炒出來的花生特別的酥脆好吃。這個也是祖祖輩輩透過摸索流傳下來最原始的方法。
鄰居們邊吃花生邊聊天,一鍋炒出來的花生分給左鄰右舍嚐嚐,大家也都不客氣,你捏幾個我抓一把來吃,等到下一鍋出來又捏幾個嚐嚐。小孩子就圍著鍋臺你追我趕,大人們邊吃邊聊還能烤著火,熱鬧極了!
當然,現在科技也越來越發達,即使沒有了沙子仍然可以炒出來香噴噴的花生,但是那種熱鬧的氛圍卻再也不見了。
想起沙子炒花生我就想念起我那許久未見的鄉親們,想起那些年我們一起炒花生嘮家常的日子。
沙子炒花生是我童年時光最美好的記憶,讓我時常想起。
回覆列表
我靠近海邊,沙子對於我來說不是陌生的東西,而花生都是自己種出來的。把花生採摘回來,再進行晾曬一番。然後自己放到鍋裡炒著吃,味道和外面賣的其實差不了多少。沙子炒花生,能完整的保留花生的香味,是中原始的花生吃法。現在雖然使用沙子炒花生的人很少,但是沙子炒花生依舊是我記憶中的美味。
每當花生收穫的季節,奶奶就把曬乾的花生放在鍋裡面,和炒熱的沙子一起翻炒,整個廚房都瀰漫著沙子的味道。而當花生快熟的時候,花生皮被烤焦的香味傳出來。就要加快翻炒的速度,否則鍋裡的花生便很容易被炒糊。等到花生出鍋的時候,把混著的花生和沙子倒在地上,我便圍到那堆香香的沙堆裡,用棍子往外扒拉炒熟的花生,熱量是足夠的,但依舊抵擋不住兒時我的熱情,吃起來是香的,格外地香。
為什麼我那邊喜歡用沙子炒花生,因為以前的爐灶都是用泥土砌成的灶臺,上面架著大鐵鍋,下面生著柴火,火候不是很好掌控。再加上花生殼的熱傳導率極低,內外溫差很大,如果不放沙子的話,鍋裡的花生容易因受熱不均,而導致一半熟一半生的,還有的會炒糊。加上我那邊靠近海邊,沙子是隨時可以得到的東西。
鍋裡面加了沙子,因為它質量大,熱導率處於花生和鐵鍋中間,可以吸收大量的熱,溫度還不會快速的升高,保持一個比較恆溫的狀態,同時散熱還慢,若是隨時看著點,並不停的翻動,花生便會隨著沙子的溫度均勻受熱,讓每一粒花生都炒熟的同時,還不至於糊掉,並且口感比較酥脆。
另外花生的外殼比較薄、脆,果肉又比較厚實,當其受熱之後果肉極易膨脹,這樣一來果殼也容易爆開。但若是用沙子炒花生的話,它雖然受熱慢,但散熱速度也慢,在這樣的過程中,花生果肉可以緩慢受熱,果殼也不至於爆。